第219章 招待赵有牛

这一道回锅肉着实不错,色香俱全,让正在正堂说话的赵三富和赵有牛都忍不住口水直流。

在院里玩耍的五丫、六丫、七丫也扒在厨房门口,直往里面往望。

接着贺传雯又烧了一大锅鸡蛋汤,做法十分简单,先在锅里烧水,然后水开放入一勺猪肉,接着倒入一小碗调好的红薯面粉让汤便浓稠,最后倒入鸡蛋液,再放入食盐、点缀上葱花。

当然,贺传雯觉得要是有番茄的话,这味道能更好。

虽然只做了一菜一汤,但胜在量大,并且做了一大锅白米饭,一家人连同赵有牛都吃得很开心。

赵有牛边吃心里边感慨,赵婶子一家真没把自己当外人,瞧瞧这回锅肉,瞧瞧这鸡蛋汤,瞧瞧这大米饭,真香!

待众人吃饱喝足,因赵有牛回家心切,于是贺传雯就让老三去送赵有牛,顺便记住赵有牛家住在哪里,以后好当做亲戚走动。

老三驾着牛车送赵有牛离开后,因为还有一大下午的时间,贺传雯便让老五将租来的牛架上犁,继续去耕地,忙活了一下午,又开出半亩荒地。

这时有不少青竹村的人在播种了,因为赵家不是本地人,对本地人的农事不太清楚,于是她准备再耕两天地后,也跟村里人一样播种,免得错过农时。

赶了一个半时辰的路,赵三富与赵有牛快到落凤村了。

但落凤村里的路都是小路,不大好走,于是赵三富让赵有牛牵着牛,自己将牛板车卸下来,路宽时推着走,路窄时扛着走,对于赵三富这吃过大力丸的人来说,一点儿东西不算什么。

因为赵有牛家住在村尾,所以二人一牛穿过落凤村的山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因为落凤村村民大多数是许义送来的百姓,因此他们也认得赵三富。

故看着赵有牛牵着的牛有些眼热。

落凤村可没有青竹村那般好,还每人有一亩现成的土地分配。

落凤村是几个月前刚建立的村落,以前就落凤村的村长一家在村里住,所以这些人到落凤村落户后,不但没有现成的房子,直到现在还住着用树叶和树枝做得棚屋,幸好依山县还没下过雨,要不然他们更惨。

并且为了来年不饿肚子,村民们连修个不漏雨的屋子都没时间,夜以继日地拿起农具开荒。

但他们没有牛,光凭双手拿着锄头刨地,这大半个月来,一百多人的村子,现在一共才开了四、五亩地。

当然赵有牛家也好不了多少,所以熊氏带着女儿、儿子去山上挖了许多土疙瘩。

村里不少没有存粮的人也跟熊氏一般。

幸好以前落凤村旁边的山没多少人去过,因此一开始还能找到不少吃的,也算解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另外七八天前,许义托人来过落凤村一次,用自己的银钱买了不少粟米赠给村民们,虽然分到每个人手里的粟米寥寥无几。

但因为许义此举,原本还有些埋怨许义的百姓,顿时对许义感恩戴德。

“娘子,我回来了。”

赵有牛冲着在山坡上,正坐在一间茅草屋、一间棚屋的妇人喊。

听见人声,熊氏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甩了甩沾在手上的金银花,然后往身上的围裙上擦干净

手上的水,对正带着弟弟赵冬来理榆钱的赵翠花道:“那是不是你爹?我瞧着咋他后边还牵着牛?”

闻言,赵翠花连跑出门,站在大门口,踮起脚往远处望,接着兴高采烈道:“娘,是爹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个人。”

听见闺女的话,熊氏从小木墩子上起身,近来她晚上做绣活,眼睛不太好使,因此看不大清楚。

见赵有牛和赵三富走近了,熊氏才看清楚,忙喊赵翠花道:“是你赵三叔来了,丫头,赶紧去倒水。”

“哎!”

听了亲娘的话,赵翠花也欢喜地跑进棚屋,她和二丫、四丫年纪相仿,因此在逃荒路上,与二丫、四丫处得很好。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