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分布兵马

兰獨的这三点,可以说是奔着北辽和北狄的未来,能够欣欣向荣的发展而提到的最适合的决策。

如果真按照兰獨的决策来,不出二十年,两地绝对是一番崭新的景象。

接下来的这几天。

楚天九直接让兰獨跟他一起住在了王营大帐。

这几日,楚天九什么也没干,就督促着兰獨,详细的写下这三点决策,而且考虑的层面越来越详细,客观因素也越来越丰富。

当然,楚天九不在乎什么困难和问题。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在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事能够一帆风顺。

至少,这条康庄大道,目的是明确的,未来是美好的。

只要稳定了北狄的局势,楚天九才能够继续往被开拓。

当然这都是后话,楚天九安顿了北狄,才能够加没有后顾之忧的逐鹿中原。

一直到了第五天。

聂燃,方蛟,李元项和方延相继回到了王营。

“末将等,不辱使命,将各部落首领,附属国国王,尽数带回!”

四人同时向楚天九叩拜。

“诸位将军,请起。”

“谢,王爷!”

楚天九问道:“带来的人呢?”

“均在外面跪拜。”

楚天九转而看向了坐在右侧的兰獨。

此刻的兰獨,还在勤勤恳恳的书写着,这几天,他一天只睡了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忙于书写和改正。

“兰獨,一起去看看?”

兰獨站起身,对楚天九施礼:“遵命!”

楚天九起身向大营外走去。

几十个人,跪在了大营外,一个个心惊胆战的。

“这位就是并肩王。”方蛟说道。

“叩见并肩王!”

楚天九看着众人,说道:“都起来吧。”

这些人不敢置信,他们本以为死定了,听到楚天九的话音,恐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还愣着干什么,王爷让你们起来。”方蛟提醒了一句。

“谢王爷!”

众人起身之后,楚天九说道:“想必,你们对九年前,北辽二十万大军,葬身北狄的事不陌生吧?”

“本王便是当年的北辽王楚雄的第九子,楚易寒。”

“此番平了胡国,并非要对你等赶尽杀绝,只不过是要报当年血仇,本王知道,这些事与你等无关,所以,不必担惊受怕,本王不杀你们。”

听到这话,所有人提起来的心,都放了下去。

“既然都来了,也省的本王逐一去叫了,都进来吧。”

楚天九将这些人带进了王营内,坐回了位置之后,说道:“你们可认识他?”

众人看向兰獨,纷纷点头。

“胡国的军师,我们自然认识。”

“兰獨大人是你们北狄的奇才,只可惜,胡国单于并未听他的,才导致一败涂地,如今我北辽占据了胡国的领土,你们该表态了。”楚天九说道。

“王爷,之前我们都是臣服于胡国,既然胡国覆灭了,那么胡国自然是并肩王的天下,我们自然是拥护并肩王,为北狄的新王。”乌王说道。

“不错,我们对胡国的进贡,自然也会对北辽进贡。”鲜王也说道。

楚天九看着众人,说道:“本王问你们,之前派去的兵马,可否滥杀无辜,可否伤及你们的百姓?”

众人相视一眼,纷纷摇头。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在绕弯子了,本王要的是整个北狄。”楚天九说道。

“王爷能不能说的在明白点?”鲜王问道。

“王爷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你等做汉臣。”兰獨言道。

此言一出,众人闻之色变。

“王爷,我们北狄乃是游牧民族,中原的制度,在我们这里未必行的通啊。”乌王说道。

“南蛮如何?”

“西戎如何?”

“他们都可做汉臣,你们北狄为何不行?”楚天九质问道。

此话一出,众人哑口无言。

“本王知道,你们担心地位不保,本王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老老实实听话,本王不会亏待你们,还会让你们继续做首领,但是国,只能有一个。”

“第二:如果你们有人不愿意,不过就是多一个掉个脑袋,换一个人上位。”

“好好考虑考虑。”

楚天九的这番话,让这些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除了乌王和鲜王之外,剩下的部落首领纷纷下跪。

“我等愿意唯并肩王马首是瞻。”

这些部落本来就不大,胡国在的时候,他们也听命于单于,只有乌国和鲜国才有话语权。

至于丁国,那是鲜国的附属国。

楚天九看过地图,丁国已经到了东欧的边缘了,这几人跟兰獨交流之下,也知道了,丁国的百姓有一部分东欧的血统。

乌王和鲜王见状,也只能随波逐流。

“愿唯并肩王马首是瞻。”

“这不就好商量了吗。”楚天九的语气也松了下来,说道:“这段时间,你们就不必回去了,接下来,本王会告诉你们,北狄该如何整顿。”

“等一切安排妥当,本王自然会派人送你等回去。”

“是!”

楚天九留下了这些人,一忙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楚天九将北狄取消了部落和附属国,形成了一个整体。

整个北狄现有的区域,形成一个国家,国号为:辽。

北狄的四个方位,也分为辽东,辽西,辽北,辽南。

附属国为州,部落划分为郡县。

庞大的工作量,在没有文臣辅佐的情况下,都是楚天九和兰獨两个人协商完成,然后由各部落首领和两国的国王去执行。

乌王和鲜王,被封为了州牧。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楚天九对于北国的官职,有了新的整改。

而州牧自然也就是一州之长。

不过,这个州牧的权利只限于内务,而兵权,自然是楚天九派人驻扎,兵也是楚天九派去的兵。

楚天九并没有将原有的兵马放回去,而是派去了北辽的兵,由各军营的正四品忠武将军,带兵驻扎。

州,驻扎三千兵马。

郡,驻扎一千兵马。

县,驻扎三百兵马。

整个北狄,划分出四州之地,二十个郡,六十个县。

初步计算,第一批留下来的北狄兵马,共计是五万兵马。

也正好与之前兰獨借来的五万多兵马相吻合,这些兵马虽然比不上之前的北狄精锐骑兵。

但是目前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北狄人的底子在,楚天九相信,只要训练得当,这些骑兵也都能成为精锐。

除此之外,胡国还有三万兵马,当初是分布在饶河两侧,并未参战。

因为胡国覆灭,这三万人也投降了。

楚天九准备将这近九万兵马,都带回北辽。

随之同行的,还有一部分各国和部落的贵族子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