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超度法事

朝日迎来,天边第一缕红霞,照耀在众人身上。

李元吞吐朝霞紫气,舒展身体后,睁开眼睛,就看到同样一夜未眠的太白金星,也是精气神十足。

“金星真是好雅兴!日常作息堪比我大唐武圣了,要来练两手吗?”

太白连忙摆手道:“不不不,老朽只是年纪大了,睡得少,可不是练武的体格。”

李元也不勉强,只道:“怕是初次来到人间,有时间差,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吧!”

太白摇头道:“天上人间区别也并不大,只是年纪大了,总是会忘记还有睡觉这回事而已!”

李元也没有再谈这个东西,转而谈起了其他的东西。

太阳再升高一些的时候。

三藏也晨起了,见到李元后带着敬佩招呼,他感觉自己已经足够自律了。

没想到李元还能够更加的自律。

大唐有这样的将军,实乃大唐幸事。

“法师今日要帮刘伯钦家做些法事吗?”

李元问。

“是的。”三藏点头,询问道,“今天将军要开始诛妖伏魔了吗?

“贫僧既然已经答应了太保要做些法事,那么在明日之前,怕是都没有空再做别的事了。”

李元摆手道:“这不打紧,我们可以明天再开始诛妖,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你今日多做好些法事,然后让刘伯钦能够更无障碍的帮忙诛妖,也算是促进这件大好事的多赢局面。”

三藏念诵佛号道:“如此,就多谢将军体谅了。”

很快。

他吃了素斋,净了手后,开始了繁杂的法事程序。

在这过程中。

李元作为旁观者,并不打扰,却也不会帮什么忙,因为过程比较枯燥乏味。

在见证三藏法师的日常后。

他可以感觉到,这位的耐性究竟有多好,难怪能成为佛门首席。

待繁杂的前奏程序结束后,已经日上三高。

三藏这才敲响了木鱼,耐心的念诵着净口业的真言,一字不差,之后是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再开【度亡经一卷】,揭示背诵。

且看其熟稔情况,怕是早已经倒背如流,所以可以做到声情并茂。

刘伯钦作为亡者亲子,都有些按捺不住,见三藏如此耐性,心中惭愧,这才又平复情绪,遵循着流程,等到三藏将这些经文都念诵完毕了,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高声朗诵。

到这一步的时候。

李元已经离得远了,开始主要将注意力放到了长安那边,准备调控接下来的诛妖之事。

旁边,太白同样是有些难得逃出生天的感觉,没有再旁观法事,倒是让李元疑惑。

没想到这些天庭神仙,现在连耐心都没有了,或许是因为神仙的日子,实际上远比凡尘所想象的要逍遥的多?

固然人间常有话语说,都道神仙好,富贵忘不了。

可看每一次的瑶池盛会,那些神仙来往,哪一个是真的清心寡欲了呢?

短生种最大的傲慢,就或许就是妄图揣测长生种的心态了吧!

但他身为大唐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博一博这次胜负。

即使生命短暂,法力低微,只是凡人,又如何?

好在。

猪活了一万年也仍旧是猪。

特殊时间点下。

活得太久,可能是一种优势,也可能会成为另一种劣势。

时间。

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变量。

太白待在李元附近,总感觉到李元的位置似乎变得很远,又似乎变得很近,尽管能够正常聊天做事,却又像人已经不在这里了一般。

他心中升起了种种推测,思虑着要不要趁机想办法溜走,只是又按捺住了。

前面已经被抓现行蛮多次的了。

在不能动用法术、神通的情况下,单纯靠他这个体格,要逃出一位武圣的手里,还是有点太难了。

而在这一日。

伴随着长安精准的律令传来,以及对应的大将动身,边境这边的粮草也在以最快的速度准备着。

机枪左移一百米这种微操,一般只会取得负面效果。

但李元现在这个情况还是有区别的。

他真的在现场,且有对应的战场经验累计,以及对应的情报收集等。

这就使得他的命令只要不是机枪左移十公分这么精细的微操,都是没有问题的。

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这是兵家胜率最高的手段。

将胜负的可能性按在战争之前,那么等到实际战斗的时候,按部就班,一切就都很简单了。

同一日。

三藏依旧还在耐心的帮着刘伯钦一家做着法事。

因为专业度极高的缘故。

哪怕只有他一个和尚在做这件事情,看起来也像是一家寺庙在帮忙一样,整个过程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哪怕一点毛病。

下午。

在吃过午斋后,三藏先后念诵【法毕经】、【弥陀经】等,各诵几遍,皆是娴熟无比。

等到诸多讲经说事结束后,天色已经晚了。

在三藏主持下,献过了种种香火,烧了推亡文书,佛事这才结束,此时已经来到了休息时间。

不过程序繁杂归繁杂。

经过观摩。

李元运用《业火焚天经》,眼中黑雾腾起,可以发现,在三藏这一番繁杂程序结束后,刘伯钦的父亲竟然真的已经被超度成功,可以安心进入轮回的下一世。

这个过程中,他也在逐渐领悟超度的本质,观察人的魂魄轮回诸事。

“仙佛统御三界不知多少纪元,果然已经参透生死,世间轮回,所以可以代替本来没有自主意识的天地形式,维持神佛秩序。”

李元幽幽长叹。

这种秩序自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它已经是一种延续了很多年的,极其强大的力量。

人族要从中超脱出来,确实是难上难。

双方的跑道根本就不是一个起点的,甚至载步工具都差了不止一个纪元。

太白看李元叹息,安慰道:“将军何必叹息?依着将军之功,百年之后,或许可以为天庭一方大将,镇守四方,岂不美哉?!”

李元摇头:“只是些许感慨而已!我为人间将,怎贪天上官?

“活人永远比死人更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