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雍奴田豫

黄巾之乱中,幽州不比中原各大州,这里虽然战略地位不低,却是苦寒之地,对于后勤不足的黄巾军来说,无疑不是首要之地。

正史中黄巾军并没有渠帅级别的将领在幽州作乱,但在演义中,程远志和邓茂在幽州聚众十余万,在涿郡作乱,最后程远志和邓茂分别被二爷、三爷手起刀落,成了桃园三兄弟的‘垫脚石’。

对于这个平行世界会不会出现演义中的人物,陈非并不怀疑,连水浒好汉都出来了,没道理程远志这种‘经验怪’会不出现。

有先知优势在,陈非和武松进城之后,就在留意黄巾教徒的动静,这一时间即便是起义在即,黄巾教徒已经刻意在掩藏种种行为,可还是被有心观察的陈非瞧出了一丝端倪。

在渔阳郡城,黄巾教徒在陈非眼中跟明灯一般,忽视不了,尤其是郡守府和城防周围,更是尤为明显。

探查黄巾教的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陈非旨在市井访贤,可惜这一时期桃园三兄弟已经结拜了,他没法挖墙角了。

陈非穿越以来,一直在回忆前世所了解的有关于三国人才的信息,在这幽州,正史中最耀眼的人才无疑是桃园三兄弟和公孙瓒,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位真正称得上是大才的人,而此人正是渔阳人氏。

渔阳,雍奴。

雍奴田氏,也是渔阳的有名人家,陈非要找的便是田家子田豫,一个几乎贯穿汉末到三国整片历史进程的名臣,田豫这时候才十三四岁,只是在本地初具才名。但陈非知道,田豫之才,丝毫不弱于曹老板创业之初的毛阶,戏志才等人。若能将之招入麾下,说是足抵万军也不为过,要知道田豫不仅能治民,更能统军,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全才,有了田豫出谋划策,他在创业之初就有了一位帮他一条明确的路线方向的名士。

田府。

“公子,府外来了两位客人,自称来自冀州,特意来拜访您的。”老仆禀报道。

“拜访我?冀州的么?随我去见一见。”田豫尽管年仅十三,但却早走才名,田家事务大部分他都在打理,所以并不轻易对一件事情有太多的犹疑。

陈非左右看看田府陈设,一派书香气息,完全不同于渔阳这样的边塞之地的粗犷,能看出田家不浅的世家底蕴。

正暗自点头之时,内堂走出一位披着黑色大髦的少年,少年虽样貌不显,却有着令人无法忽略的独特气质,两人目光短暂碰撞,不约而同地笑了一阵。

“检测到本土人才田豫,巅峰期田豫为准橙色品质人才。”

果然!陈非心中了然,招揽之心愈发迫切这是名符其实的将相之才啊!

“今日陈某冒昧来访,非为他事,只为能求得贤才与陈某共创大业,田国让之名,小小年纪便名扬四方,若能得先生相助,可谓是人生之大幸事也。”陈非仗着有点文学功底,扮起求贤若渴的模样倒也像模像样。

“不知阁下意欲何为?当今天子虽昏聩,然社稷仍在,民尚丰足,何须豫出一份力?”田豫并未直接回应态度,而是含笑反问了一句。

“先生说笑了,想必先生是十分清楚当今天下如同一幢年久失修的房舍,早已危如累卵,只需一阵风便能使之崩塌,在下不才,愿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尽自己一份心力。先生有大才,若肯助非成就大业,非定不负先生,不负天下苍生。”陈非听出了田豫并不想多说无益的话,他便直接和盘托出了。

田豫倒是没想过陈非真的如此光棍直接说了真正的意图,深思半晌,说道:“国让何德何能能让陈公子如此礼遇,不若这样,天下若真有变,凭公子这份礼遇,无需公子来请,豫会毛遂自荐,为公子大业尽绵薄之力,如何?”田豫并非迂腐之人,相反他早已看透这天下所蕴藏的危机,他心里是十分认同陈非的话的,这便是他决定答应相助陈非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此大善,那非便恭候先生大驾了。”陈非大喜过望,他此刻能体会到三国里刘备曹操得到大才时的欣喜了,田豫虽在三国里名声不显,但不代表他功绩不大,相反他的功绩在陈非看来并不逊于四大谋士之流。

“检测到宿主成功招募到本土人才,完成成就任务‘市井访贤’,奖励高级招募令一张,由于田氏在雍奴县影响力巨大,系统默认宿主掌控雍奴县,发放基础奖励一次。”

“???”陈非懵了一下,隐藏任务?不过,终归这是好事,一张高级招募令,如同及时雨一般能给他极大的助力。“招募一百名一级弩兵以及一百名一级枪兵。”

“消耗一万单位木材、一万单位粮草、一万单位矿石,招募一百名一级弩兵、一百名一级枪兵,招募时间一小时四十分钟。”

陈非下令让手下军队全部进驻雍奴县城里,并实际控制了县府,雍奴一个万人的小县,三百整装齐备的军队便是一股绝对无人敢挑衅的武力。县令也是一个地方乡绅买的官而已,见田家这样的本土豪族都没动静,他很光棍的就挂印走人了。

乱世就是这样,手中有兵马就有权利,陈非顺理成章地自领了雍奴县令后,第一时间让武松接管了城防,这个时空黄巾之乱还没爆发下的大汉现如今还在人口的高峰,雍奴有民五千余户,城防府兵也有一千余众,武松凭着县尉官印和强悍的军力,很快取得了这些乡兵的认可,顺利接管了城防。

陈非察查了县里的府库后,不由得咂舌,感叹这个年代贪官的毫不遮掩,空空如也的库房,连老鼠都会嫌弃,可见此时的朝廷腐败之深,早已是病入骨髓,得根治了。他一面下令武松严查县里有劣迹,平素里爱欺压乡里的豪强,对瞒报佃户的予以不同程度的惩处,一面让武松负责操练城防营,县里仅有的几名铁匠也在加班加点地打造军械战甲。

在明处大张旗鼓进行改革,暗地里陈非也在指派机变灵通之士查探黄巾教徒的活动踪迹,旦有所动,便以雷霆之势扫除,以免大乱将至,后院起火。

田府。

“军备齐整的三百精兵?难道是冀州哪个大家族的子弟?”田豫听了府里家丁的禀告,颇有些意外。

“是啊!家主,那些个骑兵全是一水的匈奴宝马,个个甲兵齐备,连马都披着厚厚的皮甲,比郡城的官军军备还要好啊!”家丁也是惊奇地说道。

“如此说来,这位陈公子确是一位少年英才啊!近日黄巾教众愈加不安分了,这幽州地界大乱将起,若有这样一位手握精兵,心思缜密之人主政幽州不失为幽州万民之福。”田豫听闻陈非领了雍奴后的一系列举措,也不禁赞叹,愈加认定自己的抉择是十分明智的,而在数年以后,他不止一次地为自己得遇明主而幸运。

大半月后,田豫接受陈非再次邀请,成为其第一位幕僚,田家也全力襄助于陈非,使陈非藉由田氏这一本土世族进而在整个幽州地界的世家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为他日后主政渔阳甚至幽州提供了难得的基础。

“先生,我得到消息,黄巾贼人被其教众唐周出卖,原定于三月的起事改于近日,这幽州该如何自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请先生指教。”陈非得到了系统的提示,问计于田豫。

“主公,幽州黄巾绝非黄巾军主力,主公手下有精兵强将,属下拙见,一旦黄巾事起,主公大可以先将境内黄巾驱逐出去,而后登高振臂一呼,四民必群起响应,主公的上千精兵,幽州黄巾又有哪一支能威胁得到主公?主公只需以精骑为先锋,步军随后,先行接管附近几县,进而进占整个渔阳郡。拿下渔阳郡后,便先肃清境内黄巾余孽,整军御敌于境外。”田豫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大致的方略。

“黄巾贼众之中不乏能人,先生如何能说他们定会退出渔阳呢?”陈非当然是认同田豫的话的,事实上他也是这样想的,然而他担心的是黄巾军并没有如此听话。

“主公宽心,幽州苦寒之地,黄巾军见幽州战事不顺,断然不会久留,中原地界地广民丰,那里才有他们要的钱粮,他们不会为一个幽州便徒耗时间。幽州若他们拿下来,还需分兵防备异族入关抢地抢人,属下想这不是他们所愿意做的。”田豫淡然一笑道。

“国让说得不错!如此,我便前去布置一番,以逸待劳啦!”陈非心中对幽州黄巾的实力也有大概的预估,实际上他的想法与田豫的别无二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