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差点酿成事故的‘应援活动’!(1/4)求鲜花,求评论,跪求一切票!

刚吩咐完仆役。

杨锜转头就见前方乌央乌央的聚集了一大群人。

目测足有数百人。

将近十余丈宽的道路,都被他们给堵塞的水泄不通。

“这是怎么了?”

李琩也疑惑,

“还未到晚上,怎么就聚集了如此多人。”

此时他们一行车队,正好经过崇仁坊。

要说这崇仁坊,可是长安城有名的夜生活中心。

因为它西面是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选官应试很方便;

东南面是东市(长安城两大CBD之一),逛街方便;

南面则是平康坊(长安城红灯区),找艺妓娘子们谈心方便……

因为有这些好处,

这崇仁坊就成了外地来长安的官员文人们,首选的居住集中地。

所以坊内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

尤其是晚上坊门关闭后,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热闹程度比之蓝星后世的大都市也丝毫不差。

可现在才刚过巳时六刻(上午十点半左右),

按说正是崇仁坊内那帮‘熬夜党’睡回笼觉的时候。

什么事这么重要,

能让他们从温暖的床榻和小娘子怀中起身,

来这街道上忍受寒风冻骨?

李琩这正纳闷呢,

就听远处人群爆发出一片欢呼。

尤其是见到他骑在‘照夜白’上时,

那欢呼更是声势震天,宛如东市开肆前的报时鼓。

“是寿王!”

“是创出寿王楷,瘦金体的开文公!”

“是写了‘黄金一千两,笑敬杨氏叔’的寿王开文公!”

……

嗯?

李琩骤然听到如此欢呼,也是一怔。

待仔细一看,

见前方聚集人群大多是年轻士子,且个个身穿白衣后才恍然。

“这都是我的粉丝啊!”

不过现在的粉丝又没应援团,又没‘围脖’的。

怎么消息这般灵通?

不但知道自己出行的路线。

连今早游戏之作的一句打油诗,

将昨日收的千两黄金润笔费给加在回门礼单上的事,也这么快都知道了?

……

原来这消息走露之处,却是杨玄珪府上的大管家。

话说这两年的杨府,

因为钱财窘迫,都被逼到典房卖地的程度了,

在崇仁坊内的好多酒楼饭店,自然也欠债良多。

所以,前几日杨府大管家来崇仁坊,

想要寻个知名酒楼的厨子,去府上置办今日的回门酒宴席时,都没有酒楼肯接。

逼得杨玄珪东挪西凑,才筹了近三百贯钱,

寻思由自家厨子作上几席,也就糊弄过去了。

可今日得了李琩的回门礼。

尤其是那礼单中的千两黄金一至,

杨玄珪当即便让管家带着金子来崇仁坊了。

先将之前所欠的钱财尽数还清。

再极为豪气的于‘庭轩楼’内定了一桌最上等的‘烧尾宴’。

还将酒楼内手艺最好的大师傅全请去府上置席。

要知道,庭轩楼可是崇仁坊最大最知名的酒楼,

说是长安城酒店行业的龙头,也毫不为过。

没有千八百贯钱,手艺最好的大师傅根本不会上门置席。

而且不仅如此,

那杨府大管家还在长安最大最知名的青楼,

也就是瑄瑄大家所在的‘白玉楼’,包了十几名舞姬乐伎。

说是要在今日的酒席上,给寿王歌舞助兴。

这一番挥金如土的豪气之举,

顿时便在崇仁、平康二坊内引起了轰动。

面对一众商家的追问,

从未如此扬眉吐气的杨府大管家,

便将自家姑爷,当今圣人第十八子寿王李琩,

给了黄金一千两作为回门礼一事宣扬了出去。

好家伙!

黄金一千两!

按照现在黄金与开元通宝的兑价,

一两黄金能兑六千文,也就是六贯钱。

黄金一千两就是六千贯钱。

若是折合成蓝星后世的华夏币,那就是1200万。

就算是放在此时的唐朝,也相当于普通五品官一百多年的俸禄。

都能在长安城顶好的地段,买上八九套宅子了。

更何况。

这始作俑者,

还是昨日在胡寺开业时,传播出豁大名声,

连大书法家‘张旭’都要称一声开文公的寿王李琩。

于是。

在一众商家惊叹羡慕之中,

寿王李琩今日要回杨府吃‘回门酒’的事,

便如风一般在整个崇仁坊、平康坊传开了。

那些本来已经快要进入梦乡的‘熬夜党’,骤然听闻此消息,哪还有心思睡觉。

当即换上连夜抢购的寿王同款月白道服。

实在抢不到,或是买不起的,

也得换上一身素白衣服,

再手拿毛笔、签纸,迅速集结在崇仁坊东侧的街道上。

因为这里正是从寿王府所在的大宁坊,去往杨府所在永宁坊的必经之路。

所以。

李琩这会就见到,周围尽是举着纸笔,

宛如蓝星后世粉丝探班,索要签名的年轻士子们。

“开文公,学生沂州林驰……”

“开文公,学生卢州于华……”

“开文公……”

若不是寿王府的侍卫拼命阻拦,

李琩都怀疑,自己会被这些狂热的士子掀下马来。

不过这等增加人望,获取声望值的好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于是。

李琩一边向四周挥手,

一边捡那看上去颇为英挺帅气的年轻士子,

接过他们手中挥舞的纸笔,签上诸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金榜题名,仕途高中’等一类的吉祥鼓励话。

而眼见有人获得李琩手书墨宝,激涌的人群顿时更加疯狂。

一旁的杨锜眼见不对,连忙让人唤来崇仁坊街角武侯铺里的‘武侯’。

这帮武侯,皆是在市井街道厮混,素有恶迹者,

被官府征用后,才成为负责侦缉逮捕,维持治安的小吏,

故而又被称为不良人。

他们个个手里拿着短棒,

过来之后也不废话,见人就打。

当即就有四五名士子被闷棍打翻在地。

“住手!”

……

继续求花,求评论,求各种票!

300鲜花,100评价票,1000打赏可加更。

各位老爷们,砸死大瞎吧!

评论多了,尤其是精华评论,大瞎看情况加更。

欢迎诸位老爷评论。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