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将军不入雁门关陈年旧事埋祸端

陨龙坡,雁门关外三十里的一处险地。

小公子的父亲此时才刚刚抵达陨龙坡,显然是晚了几个时辰。

五名武将踏马而来,凤臆龙鬐,颇有千军之势。

“将军,过了前面的雁门关,还有半日才可抵达都城。”

一名士兵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雁门关说道。

“天很深了,今日是到不了长平了,就地扎营吧”。

说话之人正是小公子的父亲,镇国大将军吕常胜。

吕常胜国字脸,身长八尺。

唐国战神,百姓心中的月亮。

大将军气宇轩昂,威武不凡,声音更似洪钟。

虽身长体宽,大将军却身轻似燕,一个翻身便是下了战马。

“诺。”

身旁之人皆是同声复命道。

雁门关,唐国重关。地势险要,是唐国腹地的最后一道防线。

关内就是一马平川。

此地距雁门关仅是三十里路程,快马加鞭就能抵达,好酒好菜热炕头。

露营,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事出反常,必然有因。

不过却是一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五年前,雁门关太守陈六斤突然向大将军求娃娃亲,大将军一口否决。

两家联姻,本是你情我愿。

再说还有人在大唐逼婚不成?

更不要说这可是镇国大将军,尊位堪比皇室的将军府。

可是奇怪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颇有盛名,深受百姓爱戴的陈六斤被拒后,竟然去将军府大吵大闹。

陈六斤在将军府外,指责将军不仅出尔反尔,恶语伤人。

将军府内众人不知所云,皆是一头雾水。

大将军念其也是一方巨擘,不忍伤了脸面,便差人前去相劝。

不曾想,陈六斤吵的更厉害了。

将军府外大吵大闹,自是不成体统。

大将军终是不顾身份,将其教训了一番,那太守才悻悻而归。

朝廷重臣,在都城大打出手,自然是引得多方打听。

幕后之人听得下人探而来报后,皆是捧腹大笑。

这天下,真还有人去惹那吕匹夫!

朝廷也是听之任之。

儿女情长,在官家眼里不过是坊间小事。

此事,后来成为了长平人茶饭余思的笑料。

大将军不入雁门关,只是不太喜欢陈六斤罢了,倒是没有其他的原因。

两人都镇守重关,自是不能交恶。

陈六斤敢向将军府提亲,自然是有着几把刷子的。

陈六斤贵为雁门关太守,深得百姓拥戴。

陈六斤出生贫苦,落地时重六斤,故其父母取了此名。

两个哥哥,都年少夭折。

陈六斤家境贫苦,幼学之年时,全家凑不出银两让其上学院。

终日在市井游手好闲。

本以为,一生蹉跎。

却不想路遇贵人,从此一鸣惊人。

一日。

陈六斤被镇上一屠猪辈拦住,指责六斤偷窃钱两。

围观之人,皆识六斤。

在众人眼里,终日无所事事的陈六斤做出此举,似乎合情合理。

送官之际,一书院老先生路过此地,见此地闹热,便是上前询问。

老先生听得前因后脉后质问众人。

“可有凭据?”

围观众人,面面相觑。

本就是图个闹热,哪里有什么证据。

老先生见状询问六斤。

“可自证清白否?”

许是见老先生不凡,陈六斤竟一改常态。

陈六斤先是向老先生施了一礼,挺身后直腰板道。

“可”。

围观众人看向了这突然陌生的陈六斤,不禁也来了兴趣。

陈六斤环顾众人道。

“我若偷了钱两,双手必沾满油腥。东边有一老者,其天生嗅觉灵敏,若请得此人,真相自当大白。”

众人听罢,皆是如梦初醒。

老先生对六斤的回答也是颇为满意。

六斤口中的老人,住在镇东边。

养花的老先生,人称:花老。

长平的大人们都喜欢花老种植的花。

花老天生嗅觉超群,若是请来,必定是能辨真假。

围观之人不由得信了陈六斤。

可是那卖肉的屠夫脸色难看,确似丢了银两。

一时间,老先生也是没了主意。

片刻后,众人只得出发前去拜访花老。

众人刚走了没几步,人群中传出坡口谩骂声。

只见一彪形女子冲破人群,来到人群中间。

此女子的腰,与李员外家门口的石狮子却是相差无几。

当真是活活的一只猛虎。

女子揪住屠夫耳朵骂道。

“老糊涂,银两是我拿去买了米。拿钱的时候,你双眼一直盯着买肉的李寡妇,此时更是冤枉了六斤。”

屠夫疼的苦不堪言。

真相大白,众人不由觉得好笑。

不足片刻,没了热闹,众人便各自散了去。

事后,陈六斤成为了先生的书童。

识文断字,也就有了如今的陈太守。

没有先生就没有陈太守。

六斤拜官之后多次相请先生安享晚年。

老先生万般推辞,只是让六斤多多送些古籍。

老先生百年之后,陈六斤辞官守孝三年,成为一段佳话。

雄踞一方,拥兵自重,唐国数的清的大人物。

如此这般,与将军府相比,还是难以望其项背。

将军府,那可是唐国开国的大家族。

皇权之下第一家族。

当今圣人,便是上代吕家家族钦定的。

当然,吕常胜大将军可不是什么势利小人。

不过是想让公子长大了自己决定。

皇亲国戚也好,寻常百姓也罢,自己的儿子喜欢就行。

天,眨眼间就黑了整个夜。

月亮也露出了头。

月色下,五人在喝酒吃肉。

(大家投投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点点收藏,作者在此谢谢大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