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选择了一把tx091多功能步枪,可以兼顾远程到近距离作战需求,缺点就是威力并不像专门枪械那么强大,不过胜在灵活多变。我本来还选择了一台功能最强大的弹道计算机,它可以捕获几公里之内的风向和风速,不过它的能耗实在是有些恐怖。最后权衡了一下还是放弃了。

至于护具我翻找了一下,看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型号,最拉风的要数狙击服了,它带有环境模拟功能,能够完全融入周围的环境,就是防护力和动能辅助方面弱了点。还有一种重型突击服,强大的护甲和充足的动力让它可以独立操作单兵重型武器,这个应该适合左图。最后我选择一套以探测和长距离移动为主的灰色突击服,并且定制了雪地迷彩。近战我选择了高频匕首搭配短筒霰弹枪。等我都选择完毕后所有人已经都离开了,只剩下托尼在一旁眨着四只电子眼好奇的看着我。

“他们都走了?”

托尼点点头说道:“最后一个人20分钟前离开了。”他的声音像是年轻的男性,有种大男孩的感觉。

“刚刚星辰有没有说什么时间开始行动。”我刚刚可能太过投入,完全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9小时之后将会在备用机库集合,这段时间主体将为你们定制装备,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调整好状态。”

在道谢后我离开了舰桥,托尼还对我挥了挥手。我一阵苦笑,对我最友好的居然是一台机器人。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储备精力和体力。

我提前半个小时在弹球的带领下来到了机库,这时机库里漆黑无比,没有其他人,头灯扫过,只见许多机器人在黑暗中来回忙碌穿梭,一件件装备与物资被集中到了机库,我看到了那件可以模拟环境的狙击服,这一定是奥黛的。而剩下的我都没有见过,尤其是那件表面都是奇怪纹路的防护服,走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纹路居然在不断的缓慢变化,也不知道这件防护服有什么是谁定制的。

防护服与突击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防护等级,突击服上有全身的护甲保护,而防护服只在要害处做了相应的防护,这些防护的作用也不是完全抵挡子弹或者激光,而是让攻击偏离。

这里最多的就是整齐放在一起的厚重的护甲,飘过去拿起过一块,这居然是一块多层的复合护甲,看样子部位很全,难道这些是为我们准备的?这些护甲未免也太多了些。

一台机器人飘了过来,将我挤到另一边,更多的机器人都飘了过来,开始对着复合护甲开始忙碌,也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另一边也亮起了焊接闪光和敲打的声音,灯光照过去,看到了一艘小型的登陆舰,十几台机器人正围着它进行改造,几台机器人正把一门夸张的炮安装在登陆舰上方,炮管的长度居然要比登陆舰长出三分之一。登陆舰下方还挂着一块巨大储能池。

突然机库内亮起了照明,我眯起了眼睛看向后方的入口,三个人从入口处飘了进来,是谢宗晨、奥黛和小野二郎,可能是没想到黑暗的机库内还有其他人,他们见到我后楞了一下,小野二郎与奥黛对视了一眼。

“没想到你来到这么早。”谢宗晨微笑的说道。

“我也没什么事,提前过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我同样微笑着回答。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人就是无法产生好感。而对其他几个人就没有这种感觉,不过可以得到星辰的认可,这几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奥黛来到了她的狙击服前开始检查装备,那把狙击枪居然超过了她的身高。小野二郎的是一套辅助功能的突击服,其背上就挂着那台耗能夸张弹道计算机,他的突击服腿部非常粗壮,看样子行动能力非常强。他们将计算和狙击分开,这样就避免了能源不足的情况,看他们配合熟练的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这么做。陆陆续续的所有人都按时来到机库,简单的打了招呼大家就开始检查自己的装备,托尼则在一边看着我们忙碌。

原来那件动态花纹的防护服是坦雅的,她旁边是左图,他穿上重装突击服后像极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

古斯塔夫是普通的宇航型防护服,手上还抓着一个箱子,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谢宗晨的是一件看起来非常高级的突击服,身上有许多不知道什么功能挂件。

只用了几分钟我就穿上了这件突击服,定制的装备的合身程度简直可怕,每处细节都是那么合适。随后我开始检查各种携带的食物、饮水和药品。所有人都已经整装完毕,可是旁边还有许多复合护甲,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这时星辰出现在了机库中,只听他说道:“刚刚得到信息,我们失去了所有的舰队。”

听到这个消息,气氛一下变得压抑,这意味着这个星系里只有我们这些人了,而且还有几十万人需要我们去拯救。想起了人造空间,突然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能不能告诉我舰队的任务是什么?”

星辰随即看向我,没有正面回答只听他说道:“运送几十万人到一个陌生的星球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

我突然明白的他的意思,这次的任务很可能是直接殖民这颗离地球几十光年外的星球,这可能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遥远的征程。

星辰的身影化作洞寒星的投影,我看到了午夜号和人造空间,接着图像开始运动,只见7个亮点从午夜号出发开始向着洞寒星飞去,接着7个亮点在绕着洞寒星进入了轨道,然后进入大气层,最后降落在了陆基空港附近。

“我们不是坐登陆舰登陆吗?为什么看上去好像不是这样?”说话的是坦雅,她的声音非常悦耳。

“洞寒星的大气密度非常高,而午夜号的任务只是护航并没有携带过多的隔热层,也没有携带制造隔热层的原料,登陆艇只能进行一次登陆与返回,所以这次需要你们进行单体登陆。等任务完成后登陆艇则负责将你们接回。”

我终于知道了那些复合护甲的的用途,这是让我们穿着这些护甲跳进行星。

“就这些东西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吗?”小野二郎拿着一块肩甲说道。

“所有的数据都经过多次计算,可行性在93.6%以上。”

小野二郎表情有些兴奋的将护甲放到了一边。对于这件事没有人再说什么,好像他们都充分的相信星辰。不过我还是对这种疯狂的想法有些发憷。

几十根机械手臂从天而降开始为我们穿戴护甲,很快我们一个个都被严密的包裹了起来,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流线型的巨大舱体,就连托尼也是一样,我们已经无法自己行动,机械手将我们运送到了机库的发射口,每个人都被固定在轨道上,看来这是要像发射战机一样将我们发射出去。而我们几个人的终端开始相互连接,连接的中心就是托尼。

我已经看不到外边的情况,只能看到一条条数据汇集、模拟的图形,我看到了计算结果和发射时间,那条曲线在渐渐的对准午夜号。我有些紧张,对一个有着致密大气的星球进行单兵登陆,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这么干,希望我不会被烧成灰。

在倒计时的同时,我也开始加速,能感觉到身体的速度越来越快,虚拟的曲线也向午夜靠近,在曲线与午夜号重合的同时,7个两点也同时高速的脱离了午夜号,我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太空。随后一个更大的亮点从午夜号上脱离,那是古斯塔夫驾驶的登陆艇,不过看样子他的轨道与我们不同。

脱离午夜号后我们还在加速,只有加速到一定速度并且保持合适的角度才能提供合适的升力,才不会一头撞在地面上。加速了持续了十分钟,然后就一直这样保持着向洞寒星急速飞去。飞行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终于我们接近了大气层,我呼吸的频率也在加快。

“你们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很快就会进入黑障状态,到时你们会收不到任何外界的信息,不过不用担心,你们背着的动力舱已经预制了程序,它会保证你们准确着陆。”

“收到。”

“收到。”……

我们的队形开始散开拉长,这可能是为了在进入大气后不会互相干扰。第一个人已经进入了大气,几分钟后是第二个,我是第三个。在进入大气层的瞬间并没有什么感觉,不过随着高度的下降,颠簸开始变得剧烈。而与其他人的连接也开始变得断断续续,最后则干脆完全失去了联系。几分钟后突击服的外表也开始升温,维生系统开始全力降温。我知道只要再过几分钟我就会到达地面了,可是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震荡后,身体开始不受控制的翻滚,而身体也感觉到了温度升高。

“发生什么了,我的姿态失去了控制。”没有任何回音。

“有人听到吗。”我惊恐的在频道里喊着。依旧没有人回答。

突然眼前的一亮,头部的隔热护甲已经破损燃烧殆尽。眼前是不断翻转的大地,通过头盔后部的电子眼看到背后的动力舱展开了一对双翼,不过有一个已经破损了一半,舱体前方正全力的喷射着蓝色的火焰。我的下落速度也在降低,不过就算这样我依旧会撞在地面上,而我距离地面的高度也只剩下了300米,还剩十几秒我就会一头撞在地面上,这么短的时间我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就在我打算闭眼等死的时候突然身体被猛的向上一拉,姿态也变成了头上脚下。我抬头向上看去,只见一面巨大的减速伞在头顶绽开。不过我的速度依旧非常快,浑圆的减速伞已经有了被撕裂的趋势。

看着不断靠近的地面我已经做好了身首异处的准备,身体与动力舱在着陆前迅速分离。我已经放弃了挣扎,直接闭上了眼睛,可是想象中的撞击并没有发生。身体毫无声息砸入了地面。过了几秒后身体才停止了向下陷落。拼命的大口呼吸着,过了一会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死。睁眼看去,周围黑乎乎的,面罩上是许多水滴。过了好久我才恢复了过来,重新感觉了一下身体,发现并没有什么不适。动了下手脚,行动非常费力。打开了头灯这才发现面罩外都是白色的雪,我应该是一头扎进了不知有多深的雪地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没有死。不过这里的雪非常奇怪,好像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让我有些无法着力。

“有人吗?谁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是魏式,有人听到吗?”

频道里没有任何声音。我又尝试了几分钟,还是没有回音。只好尝试自己向外挖掘、游动,这里的雪异常松软,灯光照上去散射着五色六的反光,花了两个小时我才从泡沫一样的雪中半游半爬的爬上了一块不大的雪块。我趴在雪块上不敢起身,生怕这块还算坚硬的雪块无法承担我的重量。

又花了十几分钟爬到了相邻的一块黑色岩石上,这才站起身看向四周,这里是一处山峦环抱的盆地,周围是一些不算高的山峰,这些黑色的山峰像是插进天空的利刃。通过刀锋之间的缝隙应该可以离开这里。

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不过我好像偏离的预定的着陆地点。我看着恒星的位置开启了定位功能,就算没有卫星,还是可以通过恒星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来算出我现在的位置,很快我就知道了结果,现在所处的这个山谷距离陆基空港足足有1200公里,如此远的距离只靠双腿是不可能短时间到达的。

“有人吗?我的登陆出了点问题,有人听到吗?”

“……。”

远处有一道浓烟正在飘散,那是动力舱坠落的位置,看了看我和动力舱之间的距离,都是那种松软的雪地。又在四周寻找了一遍,只有一条勉强可以过去的路,途中还得爬一段距离。花费了一番功夫我终于来到了还在冒烟的深坑旁,动力舱大体保持着完整,看来这些松软的积雪抵消了大部分冲击力。

我进到坑底打开了动力舱,里边的存放着我的武器和补给。这些补给只能够维持两周的时间,要在补给耗尽之前赶到陆基空港,否则我的麻烦就大了。看着流线型的动力舱和它后边拖着的减速伞,我几乎是立刻就有了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将动力舱拖出了坑底,舱体平滑表面再加上积雪让我没费多少力气就将动力舱拖了出来。趁着太阳还没有落下我开始暴力拆解动力舱内的东西,首先要拆除发动机和燃料室,这两部分是最重的,然后是一些控制组件,总之除了结构部分其他的全都被我拆除了,只剩了的一个空壳。再下来切除还算完好的那段机翼。

将所有事做完后我坐在岩石上,看着已经落到了连绵山峰后的夕阳,与地球不同这里的夕阳没有任何暖意,依旧是那样冰冷。这一刻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孤独,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交流。寒风卷着轻薄的白雪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不大的旋涡。

开始刮风了,我钻进了已经宽敞许多的动力舱内,再次尝试联系其他人,可是依旧没有任何回音,也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了,顺利登陆了没有。

不知道在恒星的第一晚会遇到什么,在我进入动力舱不久外边的风就越来越大,一开始只能听到风扫过雪地的声音,渐渐的沙沙声连成了一片,还伴随着碎石撞击舱壁的声音,舱体被风吹得滑动了一段距离然后撞到了岩石上。大风整整刮了3个小时才减弱,白天的高度集中的精神和拆解动力舱让我有些疲惫,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就在我睡的正香的时候,好像感觉到了晃动,以为只是又刮风了,朦胧中也没有在意,隔了一会舱体又晃动了起来。突然我意识到了不对,现在外边已经没有风声了,那晃动是怎么回事?我一下就清醒了过来。手也摸向了旁边的霰弹枪,只要有什么东西想要打开舱盖,我就会给点惊喜。

等了好久,外边没了一点声音。我也稍微放下了些警惕。星辰没说过这颗星球上有原生物种,刚刚可能是我的错觉,一个人在陌生的星球上独自过夜我也只是在书中看到过,这种环境让我有些精神多少有些紧张。

我再次闭上眼睛,半梦半醒的迷糊了过去。朦胧中我再次感觉到了晃动,这次我非常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在推动舱体。我重新拿起了霰弹枪对准了舱盖,接着我就听到摩擦声,像是有什么身体柔软而表面坚硬的生物贴着舱壁移动,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蛇或者鳄鱼什么的,看来这个冰冷的星球上真有土着生物?

声音在不断的向上,我也把枪对准了舱盖,本来舱盖有完整的密封锁止结构,不过我嫌它太麻烦就给拆掉了,现在的舱盖我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个插销,希望这个东西的智力和力量都不算太高,打不开舱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