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孩子才做选择

李世民淡淡一笑:“你虽然年纪尚轻,但朕知道,你只是不喜欢太漏锋芒,但聪明是尽有的。而且你在朝堂上也看到了,老大和老四那个样子,这案子,朕交给太子的人去办,老四必定会暗中掣肘。交给老四的人办,老大一定会从中作梗。交给老三办,他们两个都会使绊子,也只有你去办,朝廷内部的阻力才会小些,这个案子才有可能办好。”

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李世民没说,他有意借这次的案子考较下李治,但这话不能明说。

“儿子明白了。”李治坚定的点头。

李世民问:“接下来你想怎么办?”

李治想了想:“如果是用兵方略的案子,三哥的办法不成,高句丽的使节有嫌疑不假,但他们就算是想偷,谋划的一定非常谨慎,使节表面上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原因很简单,只要他们留下一点把柄被朝廷攥住,立即就会成为朝廷出兵的理由,所以高句丽的使节就算参与了,一定也是谨小慎微,很难查出什么有力的证据。”

李世民点头:“那你说该怎么查?”

李治显然早就有了成算,按照现代刑侦理论,谁获益最大,最动机就最强:“他们拿到了方略,不会留在手里,只有把方略原文或是大略传到渊盖苏文手中,才有意义,所以不管是使节还是商人拿到了方略,不管是送的是原文还是概略,贼人都会往高句丽国内送,所以儿臣想,咱们在长安城内还要秘密查,但内松外紧,重点是要排查长安出城的通道。尤其是两京道上,甚至洛阳那边也要查。”

李世民沉思片刻:“如果他们不走陆路传递书信,如果是飞鸽传书呢?”

李治摇头:“飞鸽传书只能传短信,鸽子腿上绑的小纸条,最多只能写几十个字,传不了太多字的东西,如果想把详细的方略传回辽东,必定还得用书信。”

李世民点头,脸上露出赞赏之色,这个儿子虽然年少,但头脑清楚,聪明机灵,而且为人宽厚,假以时日……

想着,李世民又问:“用兵方略不是第一要务,突利设的案子你想怎么查?”

李治想了想:“这个事儿臣还没想好,儿臣想先看看审案的卷宗,见见突利设所住的馆驿的驿长和驿夫,从他们身上,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李世民说:“去驿馆之前,你先去趟李道宗那。李道宗的闺女李月如已被册封为文成公主,本打算今年送去西边跟吐蕃和亲的,但昨天李道宗来报,说李月如突然疯了,你去看看情况。如果是真疯了,那就麻烦了,得赶紧想法子换人。”

李治点头,文成公主嘛,历史课本上学过,西边高原那苦寒之地,真正的文成公主本人未必愿意去,留在长安这花花世界有多好?所以出嫁前装疯卖傻不想去,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这种和亲的事,总不能让皇帝派个亲生女儿去吧,当爹的可狠不下心。

李世民又说:“若是李道宗滑头,不想送女儿去,朕也要心里有数。记住,这件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吐蕃有使节在长安,若是被吐蕃使节听到了风声,把消息传给吐蕃国主,那就是大麻烦了。”

李治明白,李世民口中的大麻烦,恐怕就是道兵相见了。

北面有薛延坨,东边有高句丽,如果这时候西边的吐蕃再生事,大唐三面受敌,那可真是难办了。

李世民将最后一个卷轴递给李治:“这是凌烟阁执事和骨干的情况。”说着便起身,转身要往楼下走。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什么:“在你开始着手查案子前,有件事先告诉你,同安长公主来见朕,想给你说一门亲事。”

李治心想:该不会是王家的那位吧?

李世民说:“同安长公主嫁到了太原王氏,她说的姑娘也是太原王氏的,叫王……对,叫王芊羽。”

李治暗道,果然被自己猜中了。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没错。

李世民又说:“太原王氏,五姓之首,比咱们李家门第还高,娶了王家姑娘,也不算委屈了你。但是昨天萧瑀也找到朕,说他有个侄孙女,知书达理、美貌贤德,跟你年纪相当。”

李治想了想,那这个萧家的姑娘,应该就是萧淑妃了,听说她长的非常漂亮。

李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就听李世民又说:“萧家姑娘,既然是萧瑀的侄孙女,那就也是帝室之后,南梁萧氏,江南世家领袖。王谢袁萧,都是江南第一流的世家,王家和萧家,这两家门第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让你娶王家女子,自然能让中原大世家归心,娶萧家的女子,也能收服江南世家的人心,朕思来想去,也没想到该定下哪个。”

李治暗道,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选择是都要。更何况李治知道,最终结果王芊羽最终胜出,萧家女子也被收进了后宫,反正早晚是自己的人,该推还是推,先见见无妨,想到这里,李治说:“父皇,能不能让儿子……”

李世民看出了李治的心思:“怎么?你还想见见?自己选?”

李治点头。

李世民想了想:“也罢,有机会你去见见,想好了跟朕说。”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想起了什么,走到窗口,对着北面打了个呼哨。

很快,远方出现四个人影。四个人来的速度很快,很快就到了楼下。李治暗道这就是轻功吧。

四个人,三瘦一胖,

李世民一摆手,四个人会意,纵身一跃,朝三楼飞了上来。

好轻功,轻功的奥妙,就是能让肥猪一样的人,飞到半空。

哎呀,但是意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三个瘦子成功跳入栏杆之内,平稳的站李世民父子面前。

但那个胖子在跃如栏杆的时候,脚绊到了栏杆的横杆上,结果就是头和脸先落了地。

脸着地是很疼的,所以那胖子发出了杀猪一样的惨叫,当然了,李治也记得,杀猪的嚎叫是轻功的另一个奥妙。

李世民一皱眉,但也只是冷冷哼了一声,没有训斥。

李世民挨个介绍:“他是北风,擅长跟踪觅迹。他是南风,擅长易容伪装。他是西风,是内家功夫的高手。”

北风、南风、西风,你老李是要打麻将吗?李治心想,就剩绊倒在栏杆前的胖子了,他应该叫东风吧。

不料李世民却说:“他是啸天,擅长……擅长轻功。”

李治脸上出现了几道黑线,好好一个人,为什么要起个狗名字。而且这父皇也真幽默,刚才这胖子摔的那个清新脱俗,你竟然还说他擅长轻功。

凌烟阁,还有这些擅长跟踪盯梢的密探,这不是跟锦衣卫军统差不多了吗?

怎么自己没当上太子,反倒先当上特务头子了?

这剧本不对呀?

李世民看出了李治的疑惑:“敖烈和东风还在齐州。他们四个,你可以任意调遣。”说着就往楼下走。

“父皇,如果这个差事,儿子没办好……”李治突然问。

李世民回头看向李治:“那就只有兵来将挡了。”说着便头也不回的下了楼。

李治想了想,现在是五件事:一是查用兵方略,二是查突利设失踪,三是去见王芊羽和萧淑月,四是去李道宗府看文成公主,五是去见李祐。

王芊羽和萧淑月以后再见也来得及,早晚得上自己的床,先排除。

用兵方略和突利设比较难查,但是紧急,需要优先办。

去看李月如需要的时间不长,看一眼就可以走了,这个优先。

不过在去看李月如之前,还是先去看看李祐吧,毕竟话都说出去了,说出去的话就像撒出去的尿,是不能收回的。

其实李治跟李祐没什么感情,既不是一母所生,从小也很少在一起。

李祐几年前就去了齐州,两人更是多年未见了。

但李祐毕竟也是李世民的儿子,他谋反的事太轰动,朝野上下都在看皇帝如何处置。

这个时候,只要自己表现出友爱兄弟,可以在朝臣中给自己增加声望。

毕竟后世那位伟大的教员和舵手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最重要的是,去探望李祐能给自己在父皇心中加分。

-----------------------

台狱,在大唐的司法体系中,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这监狱的规模不大,主要负责羁押皇帝亲自交办的要案的人犯,所以这台狱就设在御史台衙署之内,也就是在皇城之内。

换句话说,若不是钦命要犯,想进台狱,还没那待遇。

台狱的小吏一见是晋王亲至,不敢怠慢,赶紧巴巴的带着李治来见李祐。

李祐的牢房,是个单间,总体来说待遇还不错。

李治猜想,这多半是韦挺打过招呼了。

那老狐狸,知道自己会来探望李祐,如果给李祐的关押条件不好,怕自己回去跟皇帝告状,皇帝对李祐态度不明,那么可能会迁怒于韦挺,这老货,看押个犯人都这么多算计。

“殿下小心,人犯没有带镣铐。”小吏一边开锁一边

“什么人?谁?”牢房里传来李祐沙哑而悲凉的声音。

“你们下去吧,没我的招呼不要过来。”李治打发了小吏们走了。

“五哥,弟弟来看你了。”

“老九,老九!是老九。”李祐说不上是激动还是惊喜,反正他是哭了,冲上来抱住李治哭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