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别开生面的早朝

自元以来,各地灾祸不断,尤其是饥荒,几乎任何一种灾祸都会伴随着它的到来。

尤其是在冬天,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恐怖的梦魇,随时随地都有生命的危险。

可如果有了番薯、马铃薯之类的“圣物”,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老二!你菜地这东西真的一年可以种两次?”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激动不已。

事关大明朝数以万万计的百姓,他自然要问个清楚。

“当然了!我们完全可以种植番薯、马铃薯之类的作物,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七千斤,最少的也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斤。”

砰!

朱樉此言一出,朱元璋与朱标皆是目瞪口呆,嘴巴大的可以塞下一枚鸡蛋。

震惊!

惊世骇俗!

最大的产量是七千斤,最小都有一千五!

这意味着什么?

根据去年的数据,最好的一块地,也就是五百余斤左右,这还是少数,平均下来,也就三百多一点。

但是朱樉告诉他,番薯和马铃薯的亩产都在一千五百斤以上!

比之前最好的良田还要高出三倍不止!

如果真的像朱樉说的那样,届时在国内推广开来,那么大明就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

“哈哈,圣人,我们老朱家终于出了个铭记史册的大圣人呐!”

朱元璋面色涨的通红,喜极而泣。

朱标也是满脸通红,他整了整衣服,朝着朱樉恭敬的行了一礼。

“二弟!大哥代天下苍生,感谢你!”

……

第二天。

早朝。

朱樉被朱标的一个小太监叫了起来,告诉他,今日必须要去参加朝会。

还在迷迷糊糊中的他,就这么被带到了朱标的住处。

“大哥。”

看到朱标,朱樉半眯着睡眼行礼道。

“二弟,今天是你首次参加早朝,到时你站我身边,不要乱说话。”

朱标对着朱樉说道。

“大哥,这早朝莫非是要给我宣亲?不然叫我去干嘛?”

“嘿嘿,这你就别操心了,反正是对你有好处的!”

朱标冲他使了个眼色,然后和朱樉一起走向了皇宫正殿。

奉天殿。

“陛下万寿无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们一起恭声喊道。

“起来吧!”

老方心情好的时候,倒是没什么架子,温和的说道。

很多文武百官按照自己的位置纷纷站好。

这时,宋濂出列道:“陛下!微臣有一事……”

“准!”

“臣愚昧胡涂,就在昨天,莫名其妙的指责秦王贪张枉法。”

“殊不知秦王为了天下苍生,将所有的钱财都捐了,还将自己的宅院出租出售了……”

宋濂努力的表现着,几乎是用上了生平最好的演技。

说着说着,眼泪汪汪的,将朱樉说的天花乱坠,说得朱樉都是面红耳赤。

难为宋老头了。

“秦王念在微臣年事已高,不屑于追究微臣责任,但微臣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无视国家的律法。”

“所以,微臣愿将所有的财产都捐给秦王,让殿下过上好日子,把秦王府换回来。”

宋濂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阵骚动。

昨天宋濂对朱樉的指控,就已经传遍了全城。

整个京师谁不知历史上最贫穷的皇子是秦王殿下?

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宅院都出租,就是因为要为战死的士兵家属捐款。

这样的义举,让所有的朝臣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现在,宋濂竟然又提起了这事,而且说的如此动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紧接着。

刘伯温亦是拱手出列,朗声说道:“秦王如此大度,实乃我等之典范,刘伯温亦大受触动,特献百两银子,百石粮食。”

呼……

刘伯温一说,群臣这才反应过来。

感情这是想让他们捐款呐!

特别是刘伯温的捐款,一下子就将满朝文武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逼着他们捐!

“臣徐达,愿捐出五十石米,一百两银子!”

“微臣李粗,愿捐六十石米,五十两白银!”

“臣胡惟庸,愿出五十五石米,六十两白银!”

“微臣……”

这下……

一次前所未有的早朝开启了!

朱樉望着一位位大臣们的捐赠,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可是捐给自己的,等到时候自己再反手一捐,那系统的奖励还不是哐哐就来?

“这次朝会,二弟可喜欢?”

朱标推了推他,挤眉弄眼的说道。

“喜欢!”

朱樉连连颔首,似乎已经看到了无数系统奖励已经到来。

“不错!”

“秦王朱樉忠心耿耿,作为一个皇子,竟然如此关心百姓,关心将士,甚至将自己的宅院都捐了出来,这让咱很是高兴。”

“奖励秦王朱樉粮食三千石!皇家丝绸两百匹!龙眼夜明珠三十颗!金丝蟒甲一件!”

高台龙椅之上,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忽然高呼道:“陛下!”

“出大事了!燕王不见了!”

“什么?!”

听到这话,朱元璋霍然起身,瞪大了双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