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上市和夸赞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四百七十一章,上市和夸赞基地里,许多年看到白豆腐的时候,发现她已经黑了几度。

皮肤也干燥了一些,不如以前那么水灵了。

该!

“鉴于你们两个公然违反命令,胡作非为,从现在开始,你们都做好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吧。”

看着白豆腐和李修伦两人,许多年冷声道:

“先来一组负重五十公斤,十公里的热身跑步吧,五十分钟内完成,现在开始计时!”

“爸,喂”

白豆腐直接傻眼,还想撒娇讨价还价,结果却是被李修伦拖着离开了。

这小子还想自己负重一百公斤跑步,结果自然是跑不动了。

真当他是神仙啊?

如果是许多年,别说是一百公斤,五百公斤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而白豆腐也明显生气了,一声不吭就背起五十公斤的弹药,快步跑了起来。

从小到大,她每天在海边练拳,跑步这些,也不是白练习的。

现如今,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加上过去半个月的时间,她也在训练基地这边,练习了不少,力量、速度、耐力等也都加强了很多。

只不过,十公里越野跑步,明显只是热身罢了。

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加魔鬼一般的训练。

旁边跟着一起跑步的还有许多年,他也背着五十公斤的枪械,却是十分悠闲、轻松自如的样子。

“现在已经过去十分钟了,你们才跑了一点八公里”

实时报数的许多年,让李修伦和白豆腐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基地内的其他士兵,看到这一幕,几乎全都傻眼了。

五十公斤的负重,就足以劝退很多士兵了。

更别说,限时五十分钟内跑完十公里,就这,还只是热身。

恐怖如斯啊!

接下来一天,许多年亲自盯着白豆腐和李修伦,让他们两人差点累倒在地。

太辛苦了!

白豆腐没喊累,即便是摔倒了几次,膝盖也受伤了,可她还是嘴硬地没喊疼。

如果是秦淮茹看到这一幕,估计早就心疼起来了。

不过,许多年也不是真的铁石心肠,他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中午的时候,他就打了一个电话,差不多晚上的时候,小豆包和小团子就过来了。

休息室里面,两个姐姐过来给白豆腐做按摩等身体调理工作,白豆腐终于忍不住了,哭得很凶。

太辛苦了!

小豆包两姐妹看着她身体里的伤口,也挺心疼的,一边小声责怪她们爸爸心狠,一边劝说白豆腐太倔强。

不听话,就要接受惩罚,现在知道疼痛了吧?

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许多年依然十分有耐心地陪着白豆腐和李修伦两人训练。

即便白豆腐求饶,表示知道错了,许多年还是没有结束这个惩罚。

知错归知错,白豆腐也不是小女孩了,做这件事之前,难道她不知道错吗?

明明知道是不能做的事儿,偏偏,她就做了。

只能说活该!

直到第十九天,文津街那边打来电话,让他回京一趟。

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了。

白豆腐接受惩罚,小豆包和小团子,也被迫留在西水村这边。

真的是殃及池鱼了。

文津街,许多年到了之后,领导就针对之前他提及的那些计划,一一开会,再三确认具体的细节。

投资额度能不能减少,那些是应该出的钱,那些可以不用出,可以省下来。

以及后续的收益问题等等。

当然了,不管是高速公路也好,高铁也罢,其实都是许多年出钱,文津街这边从其他地方补偿。

比如免税政策,比如土地免费使用多少年等等。

或者说部分资金是相当于国债,文津街这边支付利息,借多少年之类的。

大概就是这些解决办法。

否则的话,以现如今文津街的财力,还真没有多少钱,可以再次完成高速公路和高铁计划。

拿到确认方案之后,许多年也开始调兵遣将了。

他现在是钱太多了,不花出去,那绝对是不行的。

港岛是他的大本营没错,但内地更是他的基本盘呢。

何况,他现在都已经有意识地从港岛慢慢转移到白云城了。

并非是港岛不可靠,而是港岛作为前沿码头港口,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太严重了。

没有内地作为靠山,凭什么劳斯莱斯集团、苹果公司、惠民超市等公司,可以在海外大肆捞钱呢?

真的以为人家白头鹰是纸糊的吗?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广场协议,读过金融的人也都知道东京房地产泡沫。

在七九年这个时间点,东京这座城市,号称可以买下白头鹰。

再过几年,等到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房地产泡沫出现了,那个时候,东京人认为可以把白头鹰买下来,当做他们东京的一个县城。

可想而知,那会儿的泡沫有多么严重,那个时候的东京人有多么猖狂了。

现在的港岛,多多少少跟东京有些类似。

为何要签订广场协议呢?

那是因为东京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得太迅猛了,导致白头鹰那边很多企业都竞争不过。

并且东京的GDP排在老二这个位置上面,已经很多年了。

这么赚钱,那肯定不行啊。

港岛的手机行业,零售业、航空业等,也是一样,在全球捞钱。

比如惠民超市和全家便利店,这两家零售企业,每年从白头鹰这边,赚走了多少钱啊!

别说几百亿,一两百亿美金,绝对是只多不少的。

七九年的一两百亿美金,那可是非常值钱的。

白头鹰不眼馋么?

苹果公司也一样,虽然它不是上市公司,但它在白头鹰这边出了多少货,人家白头鹰能不知道吗?

这么赚钱的行业,作为金融那么牛逼的白头鹰,肯定要通过金融手段来搞事儿啊。

广场协议就是白头鹰牵头,联合其他半导体行业很牛逼的高卢鸡、西柏林等国家,逼迫东京签下这份协议。

协议签订之后,就一点,日元跟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升值。

从七三年开始实行自由浮动汇率以来,港币也同样在升值,但它升值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日元。

后者那是在协议签订之后,迅猛飙升,而港币想要升值这么多,最起码要六七年。

因此,港币的升值,还算在正常范围内。

并且,港岛是自由贸易港口城市,港币本身又不具备什么价值。

但不要忘记了,人家想要掠夺港岛的财富,那肯定会提前布局了。

因此,许多年想要港岛摆脱东京的那种命运,那肯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啊。

不要等到时候,人家动手收拾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因此,必须要建立起护城河,不能让白头鹰轻轻松松就把钱财给捞走了。

正因为如此,许多年这才慢慢准备,甚至要让环球宇宙银行取代汇丰银行的领导地位。

虽说许多年也入股了汇丰银行,但没用啊,汇丰的股东只有分红权,可没有管理权呢。

这些权力都在大不列颠那边。

总督府的大卫,在港岛经营了十多年,也已经掠夺了不少权力。

比如汇丰银行的部分权力,就落入了大卫手中。

但大卫还得听大不列颠那边的啊,所以不可能完全听从许多年这边。

至于说如何度过类似广场协议这样的难关,或者说经济危机,许多年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头部企业有劳斯莱斯集团、惠民超市、苹果公司等,但它们这些公司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

无法让那些当局者投鼠忌器。

更何况,人家肯定是挥动金融的利刃,来切割港岛这块大蛋糕的利润。

毕竟从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港岛这块蛋糕,已经十分诱人了。

几乎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千万人口级别的超级大城市,齐聚航空、手机等众多高科技企业,以及零售、房地产、娱乐旅游等行业也同样非常繁荣。

这些,都是钱啊。

华尔街那些资本家,看了都流口水啊。

否则的话,花旗银行也不会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又搞了好几家分行了。

港岛白加道,四十三号别墅。

许多年把杨军、吴昊、巴特尔等一众好友喊了过来,一起吃顿饭闲聊。

他自然不是闲着没事干,把这些老朋友叫回来吃饭的。

吃饭叙旧只是顺带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带他们搞钱!

“现在内地已经开始改开了,今年是第二年,明年就是第三年了.”

开场白便是关于内地的事儿,许多年的主题已经十分鲜明了。

“从明年开始,伱们都要陆陆续续强大起来,成立属于你们自己的集团公司”

“以后如果不是遇到生死难关的大事儿,就尽量不要来找我问什么计策.”

“内地那边,只要你们勤勤恳恳地做事,不去搞什么歪门邪道,我可以保证你们能赚到你们几辈子都无法想象的财富.”

话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许多年就是希望他们能强大起来,而他个人能力、时间毕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帮他们。

但同时,许多年又需要他们的帮忙。

未来港岛遇到危机,那肯定需要他们帮忙了。

杨军、殷旭东、巴特尔他们这群人,都是他的老朋友、老同事了,关系肯定是非常铁的。

会议开完之后,杨军他们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

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许多年并不知道。

但他们只要不蠢,按照许多年的规划和建议,绝对能走得很远。

转过天,许多年又把霍建东、黄嘉诚、许继常、包玉刚等约到他四哥开的饭店里面吃饭。

娄半城已经不再管事了,他身体不太行,管不了那么多了。

现如今,饭店、房屋出租等这些产业,都交给许千年和娄晓娥两人来打理了。

而娄半城自己,则是待在别墅里,颐养天年了。

“老许,你今天不会是单纯约我们吃饭的吧?”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之后,包玉刚便突然笑着问道。

许多年微笑了一下,道:

“难道我还不能约大家吃吃饭,吹牛聊天吗?”

可以是可以,但大家都知道,许多年并不是这样的人啊。

因此,大家都只是笑笑,然后静等许多年接下来的话。

闲扯淡之后,许多年拿出了文件。

还是之前那两份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计划书。

霍建东等人翻看过后,各自的表现却不尽相同了。

黄嘉诚等几人就默不吭声,并没有开口说话,霍建东沉吟了一下,道:

“老许,按理说这样的计划,利国利民,我应该鼎力支持。”

“但是你也知道,我最近在番禺南沙那边投资超过十五亿港币,手中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听到这里,许多年哪里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啊。

虽说他可以理解,但这变脸速度有点快啊。

既然这样,当初咋还跟他开口要收购九龙仓集团呢?

真的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算了,反正投资这样的项目,确实是量力而行。

并且许多年也对他们这群人没有太多的期待,能出点力气就好。

只是,除了霍建东拿出八亿来投资之外,黄嘉诚、包玉刚等人也只是认购了一亿或者两亿的份额,真的让许多年满心失望了。

从福田小渔村到白云城这段路,投资最少五百亿港币。

结果,他们就只是拿出这样少的资金?

擦!

看来他们果然靠不住啊,还得他自己来。

既然这样,到时候港岛经历危机,也别怪他不出手相救了。

这场聚会,有些虎头蛇尾。

虽然后面,黄嘉诚他们都各自哭穷,但许多年也只是勉强笑着敷衍了应付过去。

转过天,许多年就发起了收购大战。

在接下来一周时间内,置地集团和会德丰集团,率先支撑不住,宣布董事局改革,大老板换人了。

许多年并没有出现在董事局会议上面,但代表他出席会议的却是神话资本的温鸿文。

温鸿文是谁,港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很清楚。

神话资本背后站着的便是许多年,黄嘉诚等人看到这些新闻,心中后悔不已。

随后,温鸿文宣布置地集团和会德丰集团在接下来一个月内进行私有化退市,不得延期。

和黄集团、怡和集团和太古集团三家顿时瑟瑟发抖当中,急忙从其他地方抽调资金守住自己的股份。

然而,不到一周的时间,和记黄埔集团和太古集团相继宣布再次换了大股东。

这次是劳斯莱斯集团出手收购的,还好吧,这是英资之间的内战。

毕竟劳斯莱斯集团本身就是大不列颠那边的人,大老板迈克尔也是大不列颠人。

因此这就是英资集团的内战罢了。

然而,怡和集团却直接傻眼了。

半个月前,英资还有四大洋行,结果现在却只剩下它一家了。

尽管劳斯莱斯集团也是英资,但怡和却跟对方不是一路货色。

并且在过去这段时间,怡和集团也在努力调查,确认那些小股东到底有多少人当了叛徒。

结果却让凯瑟克家族浑身冰冷。

因为整个怡和集团,除去置地集团的百分之二十股份,以及他们凯瑟克家族持有的百分之二十三股份,其他都被神秘人收购了。

其实,较早之前,凯瑟克家族还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然而,由于他们太过贪婪,陆陆续续地减持股份,用于怡和集团收购其他公司,以及他们凯瑟克家族的挥霍。

所以股份才会从三十降到了现在的二十三。

现如今,置地集团持有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会变成致命的一刀。

仅仅只是凯瑟克家族自有的百分之二十三的股份,以及持有的置地集团百分之十二股份,根本挡不住。

特别是置地集团这边,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在神话资本要求私有化退市之后,凯瑟克家族已经坐等命运的审判了。

在他们瑟瑟发抖中,七九年还没走完,怡和集团的新主人终于出现了。

这次宣布收购他们的却是另外一家新的资本,名叫环亚控股集团。

环亚控股集团的股东身份,没人知道,因为背后全都是其他空壳的控股公司,注册地要么在白头鹰,要么在开曼群岛。

而环亚控股集团的总经理也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年轻人,叫霍建宁。

此君一九五二年出生,今年也才二十七岁罢了。

并且履历也十分一般,就是明尼苏达州圣约翰大学的本科生,有会计资格证罢了。

比他强的人,不要太多,但却是他成为了总经理。

怡和集团被收购之后,自此,港岛的四大洋行,几乎成为了历史。

当然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背后完全就是许多年在搞鬼。

反正外界只会认为港岛目前的经济并非华资的天下,这就足够了。

否则的话,华资太强势,只怕会更早招惹其他人的注意。

饶是如此,许多年也已经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港岛市场,结合外部环境,一场经济危机,几乎快要袭来了。

除此之外,港岛房地产经济也几乎到了最巅峰,快到了经历房价下跌的时候了。

以现如今港币如此强势的时间点,绝对有可能会出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