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电影首映大成功

《我是谁》的首日票房,刷新了动作片首映的历史记录。

其实在一开始,电影官方流出的花絮片段,就让很多人颠覆了对流量明星主演电影的印象。

在李即非之前,偶像出道的演员,通常都是拍一些流水线出产的脑残爱情剧。

剧情?不重要。演技?不在乎。

难道哥/姐这张绝世的脸庞还不够看的嘛?

当然,在院线电影中,也经常会有他们的身影出现。

一般来说都是作为打酱油的角色,给自己的履历镀镀金。露脸一分钟,粉丝狂吹一整年,仿佛这部电影没了他家哥哥/姐姐,票房至少少一半。

而真正作为主演的流量偶像,通常是被背后的资本强推到台前,他们只是一个符号,是用来捞钱的道具。

他们明明可以直接去抢,但还是送你一部电影看。

即使这样强行给观众喂s,但还是有一大群忠实粉丝为之洗地。

我的偶像可以演的不好,但是你们不能说出来!

当然,在对这些流量偶像的信任消耗殆尽之前,他们就已经成为娱乐圈中的边缘人物了。

所以在李即非作为电影主演的消息,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被大众所看好。

有不少娱乐博主都对此发出了质疑。

“文艺片导演带着流量偶像拍了一部动作电影,这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违和的事情。”

“虽然在这个流量的时代,偶像们通常都会在各种剧集电影上出面客串。但是做为刚出道的选手,刚在音乐上有所建树,就马上投身于电影行业当中,不免让人觉得太过心急,这无疑是他背后推手的一招败棋。”

“背后推手”指的当然是程华了。

程华:啥,关我啥事?我们小非自己可有主意了!

还有一些态度并不友善的博主,比如董方,直接破口大骂:

“李即非就是典型的资本运作产物!通过大量的营销,营造出一副爆火的样子。而且骗人骗久了,李即非竟然真的相信自己是天才了,这次不光是自己主演,甚至连剧本都是自己胡编乱造的!不过电影市场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你和你的粉丝玩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相信不久的将来,票房就会告诉你世界的残酷。”

“撤回上面一句话,李即非自己恐怕没有自己写剧本的能力,八成是请的枪手,硬要营销自己的创作能力罢了。”

不得不说,董方对于李即非的关注度,简直比真爱粉还高……

不过在他上次被人挖出绿色往事之后,就没人在乎他究竟发布什么内容了。

“董哥,你这份认真用在感情上,慧慧也不至于离开你。”

“当初慧慧也是这样质疑你的吗?”

“内容是什么我还没看,但是这白底黑字越看越绿。”

“……”

董方在哭了一场之后,开启了评论精选。

带着不被看好的质疑,李即非拍摄期间的花絮在全网放出。

城市追逐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是实地拍摄。哪怕是对打的戏份,李即非也没有使用替身,而是凭着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完成一个个漂亮的动作。

当让在电影的拍摄中,失误和重拍总是在所难免的,但他每一次都是一丝不苟,几十倍大戏的演员误伤,亦或者自己的动作失误,他都不会有任何抱怨,只是调整了一下就大喊“再来一次”。

因为是花絮,没有具体的剧情放出,但是李即非漂亮的动作和诚恳的态度,让不少不看好他的人有所改观。

“电影最终会呈现出的样子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仅在花絮中,李即非的表现就已经超乎了我的预料,我们有多久没看见如此真实地动作戏了?一拳一脚打在身上,而不是靠着剪辑与替身糊弄观众,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那些年轻演员汗颜。”

“不惜成本地在全球各地取景,在道具场景上也是精益求精,在花絮中,我们看到每一位演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写着‘认真’二字,相信作为编剧兼主演的李即非,会给我们带来一部诚意之作。”

在以往以偶像为主演的电影中,全片的经费大部分都花在他们的片酬上。

而在《我是谁》前期放出的片段中,明眼人都能看出钱花在了哪里。

看来这个初出茅庐的“小鲜肉”,可能真的与其他人不一样。

当然,不相信李即非亲自上阵,没使用替身演员的声音始终此起彼伏。就算实拍的场景扔在他脸上,他们也会找出一些莫须有的细节出来。

在电影发布会之后,李即非在直播间,几万人的注视下,亲自表演了那些在花絮中的高难动作。

这次,终于没人有话说了。

大年初一,《我是谁》隆重首映,不少人都带着好奇的心理,来到电影院一探究竟。

这个在下半年刚刚出道就横扫歌坛的偶像,自编自演的动作电影到底程度如何呢?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所有人都张着嘴巴从电影院走出,拿起手机向亲朋好友们安利:

“兄弟,赶紧买票,www.youxs.org,你相信我的眼光!”

“舅妈,我弟在干什么呢?今晚没事我带他去看电影,《我是谁》他绝对会喜欢,我刚看完……再看一次怎么了?要是不过瘾我还要三刷四刷呢。”

“李即非太帅了,顾青虹太美了,不看真的亏大了!”

“喂?小蓝,快点买票!非哥这部电影是真的好看!”

“……”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些看了首映的观众纷纷化身“自来水”,一时间,《我是谁》的热度力压同期的所有电影,排在了榜首。

新人新片+扑街导演,竟然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让好多电影“专家”都有些坐不住。

“这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看不到任何意义,我不知道它能给观众带来怎么样的人生启发。”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有内容的,是有深度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显然,《我是谁》并不具备以上这些素质。”

身为文艺片导演出身的张纪谋,对于这些指控十分恼火,他一改往日懦弱的形象,拿起键盘开始了一场“舌战群儒”。

玩这种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辩经,这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当然,无论“专家”们怎么说,电影的票房才是实打实的。

说到底,谁愿意在大过年的时候还要被人教训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