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秦弩兵的设想

拿到秦弩图纸,姜去疾马不停蹄的带着齐文来到了匠造局。

匠造局内,一些匠师正在带着自己徒弟铸造各种铁器,姜去疾叫来负责人,叫他带领自己找到此地铸造技术最好的人。

负责人带领一行人来到一个铁炉旁,一个接近五十多岁赤裸着上身的男子此刻正在用力挥舞着铁锤。

精壮的身躯在火炉的照耀下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铁锤落下,敲打在铁毡上,如此周而复始,一种独特的韵味油然而生。

看到这样的情景,姜去疾也是有些讶异,从表面看来这匠师还是有点东西的。

“南王殿下,这就是我们匠所技术最高的匠师了,李铁,还不过来拜见南王?”

“匠师李铁,参见南王殿下!”

姜去疾也没多说什么废话,直接拿出了秦弩图纸递了过去。

“这秦弩如何?”

李铁看完图纸后,思索许久,还拿出了一些工具比划着,经过一番测量验证后,说道:

“王爷,这弩设计巧妙,用料稀少,相比较于姜国现在的军弩,威力不仅增加了许多,还舍弃了一些无用的器件,制造时间也减少了,实乃大师之作。”

得到李铁如此评价,姜去疾也不意外,若无它的独到之处,如何能成为大秦征服其余七国的代表武器。

并且秦弩杀伤距离长,能够充分抵消骑兵机动力的优势。

南疆虽然没什么好马,拿不出手好的骑兵,但你也别想在我的秦弩兵面前占到多大便宜。

李铁更是感叹道:

“这秦弩分为蹶张和臂张两种,蹶张弩是脚踏弓于,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威力甚大。”

“制造一张秦弩的时间需要多久?”

李铁想片刻后回道:“臂张刚开始五天左右,后面熟练以后,三四天应该能完成。蹶张的话,估计熟练后也只能缩短在五天左右的样子。”

听到这么长时间,姜去疾对古代这种工匠制度是没话说了。

并非说古代这种工匠制度不好,而是不适合这种大规模建造。

现在制度为了防止工匠们以次充好,所以对于自己打造的武器都会刻上自己的标志,证明是何人所做。

这样下来虽然武器虽然变得更加精密耐用,但制造时间也被延长了许多,有些得不偿失。

并且各个匠师虽然铸造的是同样的武器,但尺寸零件大小不一,不同匠师同种武器零件根本不能相互更换,稍有损坏便只能弃之不用。

但是如果按照标准化流程后,每个人负责一个零件,制定标准大小,模块化制作。

复杂的零件就交于有经验的匠师,而一些普通的就可以交于学徒制作。

这样下来不仅能减少许多制造时间,以后武器的维修,更换也会变的十分方便,简洁。

姜去疾直接召集匠造局全体成员,开会宣布标准化运行事宜,以及一系列的实行制度。

听到姜去疾宣布废除原来的工匠制度,重新建立新的制度。

匠师们面带不悦之色,以前这种制度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大家都这样工作下来的,怎么现在说改变就要突然改变了,一点准备都没有。

南王又如何?一个外行人什么都不懂就来指手画脚,到时候弄出乱摊子,他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我们自己头疼。

也有匠师觉得按照姜去疾这套标准化流程下来,大大降低了优秀工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希望能稍作修改。

匠师自己带着学徒按照自己的流程来,本来能制造出一把优秀的武器,被这样一弄就只会变的很普通,除了速度快一点,毫无其它优点。

姜去疾直接回应到自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一把优秀的弓弩需要一个工匠三日才能做出来,但如果按照标准化流程来,三日能铸造出多少普通的弓弩?

告诉你们,不是十把,不是几十把,是几百把。

战争的时候是你那一把优秀的弓弩有用还是那几百把普通的有用。

话已到此,姜去疾也没有再去解释的欲望,管你们理解不理解,照着本王的指令干就是了。

什么?你说你不想干,还是以前那种想法,好,现在可是按照数量发薪酬,你真觉得三天一把能养活你自己?

还有我设下的各种激励手段,各种金钱土地奖励,你不心动?

你要还这么清高,坚持自己的想法,还真要高看你一眼。

现在只需要李铁打造出第一把秦弩,铸造好模具,规定好标准尺寸后,就可以大批量开工了。

而且因为铸造了许多水车,有十几台也被分配给了匠造局,有了水力带动,很多东西都会变得更加省力许多,铸造起来也会变得方便许多。

目前匠造局人数稀少,加上学徒不到百人,这样可不行,接下来可要流水化生产,人数不够怎么行。

吩咐齐文大批量找人,要那种心灵手巧的,学的快的,男女不限,甚至年龄也不限。

什么,你说他们不会?

找一个师傅带三五天,专门制造一个简单的零件,这样你都学不会,那还留下干嘛,脑子稍微没点问题就能搞定吧。

人数也不要太多,直接先来个两千人。

主要秦弩材料太充足了啊,木料就不用说了,弓弦也由于兽潮贡献了大量的兽筋,不缺。

并且秦弩装的是青铜弩机,并非铁。

铁矿价格昂贵,姜去疾是负担不起,但青铜价格可就便宜多了啊。

彭州城运送过来的物资里面就有大量青铜。

月底不拿个几千把秦弩出来都对不起这天时地利人和。

军队也可以扩张了,两千人远远不够,再增加两千人姜去疾都嫌少,弩兵又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你就只需要知道听命令,拉弓弦就够了。

只要人数够多,见面就先给你来一手万箭齐发。

什么?对面还有余力,继续上弦,又是万箭齐发。

什么都别想,只需要重复那几个动作就够了。

拉弓,上弦,射!

只需要射,射的越多越好,要射的对面求饶,射的对面叫爸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