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米线难题

春得园!

这几个字一出口,围观群众就更感兴趣了。

要知道,春得园可是近几年蒙自新兴的米线馆之一。

开店时间不到五年,但是据说店主高春德,家里有钱有关系,所以到处疯狂开连锁店。

蒙自开了两三家,昆明开了十多家,整个YN省加起来可能有五十家左右了。

这还不算完,据说高春德野心很大,后面还要开满全国,甚至还要出国的!

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作为蒙自人也应该自豪。

但是,作为春得园大股东兼总裁的高春德做的很多事就不地道了。

他为了获得一些配方、原料和客流,特地找遍了整个蒙自市,把那些出名的、有口碑的、有特色的米线馆全部打听了个遍,然后列了个清单。

列清单干什么?

收购!

一家一家地收购!

不管愿不愿意被收购,他给的价格都是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即使是有被收购意愿的,也因为那种超低的价格而拒绝。

更何况原本就没有转让意愿的米线店?

于是,高春德就开始了他的打压之路。

低价收购谈得拢,那就低价收购,店面易主换牌子,原班人马继续工作,配方拿走。

不愿意被收购的?

那行。

我利用关系人脉来威逼利诱米线店的供应链利益相关者。

什么是供应链利益相关者?

狭义来说,也就是供应商和顾客。

截断你的米线和肉菜供应方,线上线下同发力来抹黑你的口碑和招牌,影响顾客判断。

实在不行就采取另一个方略,那就是恶性竞争!

比如在你家对面开一家除了名字和价格外完全一模一样的米线馆,就连服装和店面布局都差不多。

你十块一碗米线,我就卖七块,你二十块一碗,我就卖十五块!

放同样多的料!买同一家米线厂的米线!买相同的佐料!

要知道,食客们并非各个都是美食家,在很多时候衡量的东西无非是美味程度和性价比之类的东西。

而美味程度上,差距可以说并不大,至少在他们口中尝出来的就是如此,但是性价比可就明显了。

就像米其林餐厅和大排档一样,大多数在乎的都是“同样的钱可以买多少相同的原材料”,而非其他,所以一部分人就因为这个才那么排斥米其林。

在价格战、营销战等各种明的暗的手段齐出之下,很少有米线店能扛得住的。

只不过今年以来,倒是有一家米线馆抗住了……

童氏米线馆!

童英和余阿叔以前就申请住的廉租房,生活拮据。

那么多年了,当初同一批那些开馆子赚了钱的人都去买房买车了,而他们两个依旧存着钱舍不得用。

于是,那些储蓄现在也展现出了效果。

最起码在价格战上没有输。

两个生活费很低,两个人的孩子花的也不多。

没有金钱的需求之下,他们度过了最开始最难熬的三个月。

不降价,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只不过料子的数量给了多一点。

不管别人说坏话,反正老顾客都知道童氏米线馆的口碑。

至于那些外面说他们坏话而减少的新顾客……少点就少点了,也没办法。

原材料方面不怕没有肉和菜,比之供应商的,全部买菜市场现成的确实贵了很多,但是也撑得住。

就这样,发现童氏米线馆难搞的春得园,开始使用下一个计策了。

那就是断米线!

但是和其他那些只会熬汤和加浓汤宝熬汤的米线馆不同,童孃小时候可是做过很多米线的!

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现代化米线厂!

所以,这个月以来,原本供应米线的小黑蛋的工厂那里频频断供,就是因为春得园的各种手段齐出所导致,小黑蛋也一直躲着不敢见童英。

所以童英也没想到,小黑蛋竟然反而主动出现在他们面前了。

憋了一个月的童英,那当然是忍不住要痛骂一顿了。

这途中童英和余阿叔不是没有去找过其他米线厂,但是要么就是惧怕春得园的威势,要么就是质量要求不过关,所以只有这样耗着。

要知道,春得园可是米线消耗大户,大型的米线厂对于这种大主顾可是宝贝得紧,巴之不得春得园把米线店开满全国才好呢,这样他们米线厂的收入可以更多。

小黑蛋的米线厂,也从一开始的供应不足,变成今天的彻底断供。

手工米线做一天还好,但是以童英五十多,余阿叔六十多的年纪,天天做肯定要累出毛病的。

所以……

“买个机械?”余阿叔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看起来十分沉稳,但是语气却是试探性的:“阿孃,现在多少米线店都是用机械的,你怕这怕那的搞不得吃啊!”

“不行!”

和余阿叔料想的一样,童英马上拒绝了:“机械不安全,还贵,而且人家看我们现场机械做出来,做的又没厂子里的好,肯定不爱吃!……算了,干脆我招学徒!”

“大姐!罢闹了!”余阿叔无奈道:“你都老成这样了,还教学徒?”

“那不然?”童英瞪了一眼余阿叔,泼辣之气油然而生:“不然干脆直接把店五万块转让给春得园算球!反正我家爹走以后,我也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了,算了,我也跟他走掉算了,嫁给你我也没怨言了,呜呜呜……”

童英一边说着,一边在哪儿揉眼睛,只不过硬是挤不出一滴眼泪,哭声倒是和刚刚的骂声差不多大。

“哭什么哭!”余阿叔恨恨瞥了一眼童英,满脸恨其不争地摇摇头:“头发长见识短……大不了再想办法!成天死死死,头发长见识短,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旁边几个没什么见识的阿姨也坐在旁边,此时顾客已经走完了,他们也收完了碗筷,所以跟着一起商量。

这些阿姨能在春得园强大的攻势下不畏惧,一方面是因为童英念旧,给他们的待遇都不错,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他们确实都是童氏米线馆的老人了,对这里有感情了。

所以,她们基本都是信得过的人,只是虽然信得过,但是却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只能听着童英和余阿叔商量。

“要不,你们问问你们家两个小娃?”专门舀汤放肉的阿姨犹豫道:“你们两个家小娃都是大学生,懂呢肯定多!说不定他们就……”

“不行!”

“咋个能!”

刚刚还在揉眼睛假哭的童英和颠着腿的余阿叔还没等阿姨说完就异口同声地断然拒绝。

他俩对视一眼,童英才道:“娃娃读着书,不能打扰他们!”

“是呢!”余阿叔的声音也很坚定:“大不了就是把店卖掉,砸锅卖铁都要供娃娃好好读下克!不能因为这些事影响娃娃读书!大不了我再骑自行车卖甜白酒养你们!”

此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迎来其他几个阿姨点头赞许或是眉目传情,也迎来童英笑弯了眼。

但是转眼间气氛又冷下来。

口号确实是喊得好了,话也说得不错,但是……

米线问题怎么解决?

“嘿,要我看,你们还是卖掉算了!阿叔,阿孃!”

在旁边看着他们讨论的小黑蛋一脸真诚和期待。

所以……把店卖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