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忆,王琼出狱

“您要问高廷和的事?”

空旷的钟鼓司一处角落,刘瑾屏退一众太监,与陆淇对坐饮茶,此时他吸口气,压低声音惊道。

陆淇点了点头:“那时我在宫内巡视,不知寝宫之事,刘公公可知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刘瑾眯着眼睛骂了两句:“陆侍读你好大胆子!这等事情也是你能多问的?仔细让万岁爷知晓,失了圣恩!”

“多谢公公教诲。”陆淇心中也带着些忐忑不安:“我只是打听打听。”

见陆淇固执地询问,刘瑾这才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细节说出来。

“其实先皇大行那日,咱家也在乾清宫,只是没进寝宫,而是跟随太子爷身边儿,在东边暖阁伺候。

那会儿外头吵吵嚷嚷的,咱家也没听全乎,只听说寝宫那边报信,前院判刘文泰说先帝病势沉重了,要人去找事疾御医高廷和进宫来。”

陆淇插嘴道:“原来御医事疾,不是住在宫里的吗?“

“规矩如此,寻常时候宫里也不会轻易留人过夜。”刘瑾摇头:“那时当刘文泰值守,高廷和住在京里一个医馆内,底下人赶忙去找。

时间紧,还特许高廷和坐宫外的马车进来呢!写了方子下去煎药,没一刻便听见寝宫一片大乱,张瑜跑来又哭又喊,说先皇忽然血流不止。

太子爷和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轿辇也顾不上乘,一股脑冲到了寝宫,当时先皇血殷透了四五张锦帕,面色已有大行之状,只拉着万岁嘱咐了几句话,便……”

那一日陆淇见到过那辆宫外的马车,从角门驶入,由太监领着,急匆匆往寝宫而去,原来那里面的就是高廷和吗?

陆淇仔细听完,沉思了片刻:“也就是说,高廷和来了后没一刻钟,先皇就流血不止,大行而去了?”

刘瑾目光放远,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天的雷雨:“不错,因此万岁爷大怒,问张瑜和刘、高等人事疾不力之罪,把刘、高两家抄家,听说连那个给高廷和借住的医馆都抄了。”

给高廷和借住的正是崔氏医馆,至此陆淇才明白,高廷和只是被抄家,没有夷族,为什么崔大夫却会被连坐。

只是还有一事不明。

“高廷和到后没有一刻钟,先皇便大行而去,改方煎药怕是来不及吧?”陆淇附耳上去轻声问道。

这话把刘瑾问住了,毕竟当时情况紧急,先皇这边正在血流不止,那边太子娘娘哭声大作乱成一团,谁会去关心刚才某位御医开的药有没有用上呢?

“当时寝宫里只有张瑜三人,现在都已经伏法,死无对证了。”

刘瑾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陆侍读,您是个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咱家没读过什么书,可咱家却比你明白一个道理。

不论咱们为谁办差,其实最后都是为万岁办差,天底下从没有什么要紧事,唯有万岁的事才是要紧的。

不论这高廷和是陆侍读的什么人,万岁杀了他就杀了,不能为了旁人损害了皇家颜面。”

陆淇明白他的意思。

离开钟鼓司,陆淇走到了当初他见到高廷和马车的地方。

按照平常陆淇巡视的步伐,从看见马车走到听见钟声的地方,需要的时间确实不到一刻钟,乃至连半刻也用不着。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改方、煎药再给先帝服下,再等药效发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此可见,高廷和或许真的是无辜的,应该是前院判刘文泰撰的方子,才致使先帝血流不止。

先帝身体不佳已经很久了,有可能刘、高两人只是倒霉撞上了而已。

陆淇长叹一声。

……

当日傍晚的顺天府大牢,礼部尚书王琼终于等来了赦令,得以重见天日。

早听说了消息的一众同僚,包括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本部下属与乡党等人,一早就把大牢的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王尚书受苦了!”

“王兄此回,极为光耀啊!”

在这些日子里,王琼直言进谏,被皇帝关入大牢的事情,早已经在文人士子中传开了。

朝内到处盛传王琼的美名,说他是一位忠直之士,尤其有一帮文人开始效仿这种做法,故意激怒皇帝,换取刚正不阿的美名,比如今日朝会上的那封奏折就是如此。

王琼接过王景隆递来的外衣披在肩上,向众位同僚行礼:“多谢,有众位同僚仗义出言,实乃王某之幸!社稷之福!”

经过这些日子的牢狱之灾,王琼不但没有消瘦萎靡,反而精神矍铄,脸也圆润了许多。

顺天府尹蔺琪取来一个青瓷酒壶:“下官别无可奉,今日略备薄酒,为王大人接风除秽。”

王琼接过杯子:“这些日子承蒙蔺大人照顾,感怀不尽。”

“哪里哪里,这是下官该做的。”

饮罢酒,阁臣部官们迎接老同僚的仪式已然结束,众人约好下次宴饮,王琼便在王景隆的搀扶下登上了轿子。

回到尚书府,府内听说王琼被释放,早已经张灯结彩,连门子的脸上也带着喜气。

妻妾女眷早都等得心如火烤,派人去催了两三回,直到亲眼见老爷安然无恙才放下心来,抱头哭了一场。

妻妾们都担心王琼在牢里受了苦,虽然有王景隆每日去探望,还有蔺琪嘱咐狱卒伺候,依旧备下了好酒好菜给他接风洗尘。

吃完饭时间已近三更,王琼唤来管家:“去把三少爷找来。”

“老爷,这会儿已是三更天,三少爷怕是睡了。”

王琼一皱眉:“做老子的还没睡,儿子怎么就先睡了?去叫来!”

管家忙连声应是,一边往外走一边嘴里嘀咕着:“三少爷,不是老奴不帮您遮掩,只是老爷催得紧,您还是快回来吧!”

“嗯?”王琼的耳朵较以往灵敏了许多:“你说什么?三少爷让你帮忙遮掩什么?”

……

而此刻,王景隆还不知道老父在找他,正和童子墨在青楼的一间屋里碰头。

“兄长,此事可清楚了?”王景隆压低声音。

童子墨放下酒杯:“那还能有假?京城内一家医馆的仆役报案说,馆主昨夜与夫人争吵,被他听了一耳朵,知道昨夜馆主收治了一个叫云卿的逃犯。

而后那逃犯被两名年轻人带走了,说来只是一面之词,又无实证,府尹便不予采信。

只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为兄听说此事便想起景隆所言前夜之事,时间上也对得齐,只可惜那陆筠的宅邸有亲兵把守,我左等右等也见不着真人。

景隆,要想再往细查,恐怕得动用王尚书的人脉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