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初步与国家合作

贺部长得到汇总的信息,立刻就召开了会议。

参会人员看到李建军的发明履历直呼不可思议。

不可能有这样的人!

然而事实摆在面前,容不得他们否认。

再说李建军的人品。

从下乡开始,就帮助老乡。先是发明的收割机,脱粒机,减轻老乡负担。

又将京市的供销社拉过去,购买山货,给老乡增加副业。

之后的一个个动作都是在帮助老乡脱贫致富。

他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

疏于对家人的陪伴,极少的休息时间。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好人呢?

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和李建军的合作,势必要进行。

张斌辉俩人接到通知后也兴奋了。

立刻拟好合同去找李建军。

他们对那个未公开的实验室可太好奇了。

等他们到了生产队后,发现李建军去了隔壁生产队。

俩人又马不停蹄的赶过去。路上还感叹,李建军实在是太忙了。

等三人回到李建军家里,都过了中午了。

俩人甚至等不及吃午饭,就要立刻看看那间神秘的实验室,里面到底有什么。

李建军将两人带到农机厂里的一间锁着的屋子前。

当他将门打开,张斌辉俩人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天才!

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人远远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人的参差是在出身时就被定义了。天才真的是天生的。

李建军和他们一一介绍。

“这是彩色电视机。因为装了彩色显像管,所以画面显示出来是彩色的。”

“这是太阳能热水器,这是太阳能板。只要吸收太阳光,就能加热管子里的水,就可以用这里的热水洗澡。”

“不过这不适合东北。北方太冷了,会把管子冻裂,所以我又改了一下。”

“这边是电热水器,南北方都适用。只要插上电,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就能洗澡。”

“这是洗衣机,听名字就知道,洗衣服用的。但同时它还带烘干功能。在南方,冬天洗了衣服总不干,就可以用这个烘干。”

“这是电冰箱,可以给食物保鲜的。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剩饭剩菜,但以后总会有的。有了这个,就能减少粮食浪费。”

“这是空调,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夏天热了,就把它打开。一会儿温度就能降下来。”

“还有低端一些的电风扇。插电就能送风。这个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就可以备上一台。”

“这是电吹风,可以快速把头发吹干的。长头发的女孩子,冬天洗完头总不干,容易着凉。用这个就挺好。”

“这个是卷发棒。年前回京城,我看见很多女孩子都烫了卷发。用的是火筷子。容易把头发烫糊不说,还容易烫伤。这个就不会,就是摸上去都没事儿。”

张斌辉俩人从最开始的惊叹到麻木,也不过就是看过了半间屋子罢了。

实在无法想象,这些全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

李建军要那半成利润,果然是因为研究经费紧张吧。

所以,他们是赚了的吧?

等他们把这一间屋子里的研究成果都汇报上去,领导们会高兴疯了的吧!

因为他们此刻就快要疯了!

他们所在的房间好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或者说是甩开了这个世界几十年。

一墙之隔,分明是两个时代。

兴农生产队之外和兴农生产队之间又好像隔了一个时代。

而这些都是眼前的这个男人造就的!

张斌辉二人看向李建军的眼神带上了崇敬。

别说,眼神热烈的让李建军都有些害怕了。

“李建军同志,我代表第四机械工业部,谢谢您。”

“代表老百姓谢谢您。”

“代表国家谢谢您。您给了我们机会。有这些发明,我们一定能打破西方的封锁,突破外汇储备为零的困境。”

“谢谢。”

李建军平时对谁都是笑脸相迎,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随和的人。

然而这次,他难得的没有笑。

“不用谢谢我,国旗也在我的头顶飘扬,我也受国家庇护,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怎么能不为国家出力!”

张斌辉二人听了心里更是敬佩。

要知道,这些发明所能创造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但李建兵说捐出去就捐出去了,没有半分不舍。

虽然要了半成的利润,但那也是为了做研究。

在张炳辉二人心里,最高尚的人,不过如此了。

李建军和二人签订了合同后,这些技术就被整理成册带走了。

除了已经在建的电视机厂,其余技术均会由国家建厂生产。到时候这些产品会通过港城的港口,走出国门。

这件事情,除了李明雪和郑德全,其余人都不知道。

李明雪对于李建军的支持,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

郑德全虽然心疼那些技术,都是有可能在他们当地建厂,能惠及到队员的。

但他分得清哪头重哪头轻。

没有国哪有家?

更何况,他们还有李建军在,不愁没有更好的发展。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