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从龙之臣

到了第二天下午时分,黄信一行人就回到了清风山西面山林外的那个曾经宿营的荒村之处。

现在其实足够时间回去的,从这回青州府,就是一百来里,人人有马的情况之下,的确可以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赶回青州城。

但黄信并没有继续赶路,而是让众人先在这里停下,并且让他们生火造饭。

吴月娘、潘金莲、贾氏、李瓶儿、李怜儿她们也都从马车上下来,都陪着许贯忠的老母亲说话,这几个女人,一个个也都有点心思玲珑,把许母哄得挺高兴的。尤其是李怜儿,她说等到了青州城后,要为许贯忠说一门亲事,这可把老夫人哄得心花怒放。

话说许贯忠的确三十好几了,居然还没有娶妻,只专心服侍她一个老人,作为母亲,她其实也真的替自己的儿子的亲事着急。许贯忠在青少年时期,到处游历,错过了最佳的成亲时间,现在她人老了,身子还有病,干不了活出不了门,也没有办法为儿子张罗亲事,如今有人说替她儿子说亲,她自然是非常高兴。

黄信和许贯忠也都不约而同的远离这群女人。

许贯忠自然是因为尴尬,在这方面,他估计还真的是一个初哥,居然还有些腼腆,一说到为他说亲,他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而黄信,却是真心的有点心虚,尽管昨夜在南渡黄河之后,在宿营的时候,她们已经互相见了面,认识了,她们彼此之间也都似很相敬和气融洽的样子,能一起聊话,可黄信也总觉得她们在酝酿着什么似的。

这在外面,她们应该也是忍着不跟黄信置气,如果到了家后,黄信怕还真的得要承受她们的“怒火”。说不得,到时候肯定得要花费点心思才能把她们哄好。

她们现在越是平静,到时候就越有黄信好看的。

黄信和许贯忠把皇甫端、郑天寿两人叫上,一起爬上了一个高坡之处,遥望着这一片山林,看着连绵起伏,连着远处的一座高高的山岭。

“许先生、皇甫老哥,你们看,那就是清风山,只要控制了清风山,那么以清风山为中心,这一带百里山林,都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在山林里藏十万兵也都不成问题,平时在山林里练兵,外界也都未必能知道。”

“的确……那清风山真的太险峻了,这一看就让人心里生寒,真要占据了话,略加布置,足可抵挡千军万马的进攻。现在被山贼占据,我们想要攻下来怕也有困难啊。”皇甫端看着那清风山,把心里的感观说了出来。

十余里之外的清风山,的确是远远看着都能给人一种险恶的压迫感。

这也是为什么青州地界之内有那么多的山领,就只有这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等等的山岭如此出名的主要原因,皆因这些山岭,真的是一座比一座险恶,恰好又正处于一些主要的交通关隘之处。

“黄都监,清风山山贼,有燕顺、王英两位头领,山贼兵约有三到五百左右对吧?这样的话,我想现在想夺取这清风山不太容易啊,你有什么计划没?”许贯忠问道。

这两天,黄信在路上,也一直和许贯忠谈论过如何夺取清风山的事。黄信画的清风山的大致地图也给许贯忠看过了,目前他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也了解得非常清楚。

“许先生你肯定有想法了对吧?”黄信问。

“嗯,想法是有,就看黄都监你敢不敢了。”许贯忠掳着胡子道。

皇甫端这会接话道:“许兄,别埋关子,咱们兄弟有啥敢不敢的?按我说就直接杀过去得了,那些山贼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赞同,黄信兄弟,王英那小矮子一定要留给我弄死他!”郑天寿还念念不忘当时碰到王英时的嘴碎,还记得王英对他的辱骂。

许贯忠似无语的先对皇甫端说道:“皇甫兄,你平时也算是挺慎微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冲动的念头?自古攻城攻山也都不容易,明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再说了,咱们就这么一点家底人马,损伤不起。郑兄弟,以后凡事多考虑一下,不可冲动。”

他最后又拍拍郑天寿的肩头,再伸手对黄信说道:“地图。”

黄信把地图拿出来给他。

许贯忠把地图打开,蹲下去铺在地上的干草上,说道:“黄都监,你自己肯定有想法的,那就看看咱们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好。”黄信和皇甫端、郑天寿三人也围着地图蹲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许某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说得不对别见笑。”许贯忠指着地图道:“这清风山事关咱们的以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拿下。但如今我们,其实也相当于是乌合之众,手上能用的人马,算上花小妹的那一百骑兵,就一百几十号官兵,别的,暂时怕还派不上用场。”

现在黄信可用的人的确就是自己从青州府带来的七十来个官兵,其中有十多二十人还是慕容彦达的扈从,这真的要攻打清风山的话,邓觉恐怕也不会同意,调动不了他们。所以,实际真正可用的,就是彭林都头所率的这五十个官兵。

花小妹的一百骑兵,现在不知道藏在哪里。但是,黄信也不可能让骑兵参与攻山,拿骑兵来攻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毕竟花小妹的一百骑兵也不是自己的人,这有什么的损失,自己也需要负责任的。

余下的人,有黄信买回来的二十来个***隶,但他们也都没有恢复过来,并且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根本不会有什么的战斗力。

皇甫端带来的十来二十个青壮以及朱瑞、朱虎兄弟招来的七、八十个青壮,他们倒有一定的战斗力,可是他们却也一样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武器装备这些也都有所欠缺,这一时肯定没法派上太大用场。黄信也不可能就让他们去跟山贼拼命,真那么干就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了。

许贯忠接着说道:“所以,强攻不可取,估计真的要强攻的话,我们怕还真的未必能攻得下来,反而会死伤惨重。想夺取清风山,那必须要偷山,也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拿下清风山。黄都监,我想你也肯定是这么想的,对吧?”

“哈哈,的确如此,咱们如今的情况摆在这里,如果现在就想夺取清风山,那也真的只有偷山一途。否则,咱们就只能先回青州城,然后再慢慢图之。”黄信笑道。

“嗯,的确,现在拿不下,那就只能徐徐图之。可这样一来,黄都监你可能就会有麻烦。毕竟,黄都监你这一下子多了这一百多号人,算是你的私兵呢?还是家丁仆从呢?还是被慕容彦达编进青州府兵里去呢?我想,不管如何,这对我们的发展也都有所不利的。我们兄弟的目的很明确,官府靠不住,咱们就只能靠自己来训练出一支足可以跟异族正规军一战的强军。这方面,我们兄弟可以负责,但是,如何让官府默可我们的存在,那就得要靠黄信兄弟你了。不然,咱们的一切也都无从说起。”许贯忠说道。

许贯忠看待问题的确很透彻,他不是那种毛头小子,而是一个成熟的智者,考虑问题,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他真的很明白黄信的心思,知道黄信是想训练出一支游离于官府之外的强军,不受官府控制。但是,却又不能被官府定性为山贼强盗,还要借官府的名义来发展,不能明目张胆的打出造反的旗号。

是的,许贯忠真的看得出,黄信这人根本就不是那种循规蹈距的人,不会甘心受人控制的人。这真的顺利发展下去,恐怕早晚得要走上造反之路。但他也的确有点佩服黄信,这年纪不大,却办事精明稳重,深思熟虑,把问题看得长远,懂得借官府之势。

许贯忠是一个智者,他熟读经史,真的看出了赵宋朝廷出了很大的问题,对比秦汉晋唐等朝代,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全都是有征兆的。其中最关键的征兆就是朝廷朝***败,弄得天下民不聊生,每当出现这样的局面的时候,就是天下动荡,开始陆续出现百姓起义造反的事。

许贯忠觉得,如今的赵宋,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风暴,一些事,将会无法避免的降临,席卷整个天下。

他也不是真的甘心当什么的隐士,结庐而居,除了俸母之外,其实多少也有点想仿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内心里也希望有朝一日有明主可以三顾茅庐。

不过,他也很清楚,如今的赵宋不比当初的三国时代,当初的大汉,虽然也有异族人的威胁,可是那威胁并不算太大。那时的大汉,主要还是内斗,还没有历经遭受异族人大举杀入汉境内部,对汉人造成灭绝性的打击。

今时不同往日,汉人已经经历过衣冠南渡的悲剧屈辱,经过了差点被异族人杀得亡种灭族的教训。对于像许贯忠这样的有识之士来说,他们考虑的问题,往往也会优先考虑异族人对汉人的威胁的问题。

对于这些,许贯忠内心深处,的确是有点痛心疾首的,整个赵宋,那么多的文人儒生,他们难道就没有一个人以史为鉴,没有人看得到赵宋的最大威胁吗?赵宋立国以来,基本就没停止过跟西夏、辽国等等的异族人的战争,人家那些异族人,一个个在磨刀霍霍,而赵宋的朝廷上下,却在醉生梦死,你抢我夺,贪腐成性,都在为自己谋取私利,全都不顾赵宋百姓的死活,不顾这赵宋的江山摇摇欲坠。

异族人的大刀已经悬在头顶上了,他们还不知死活。

许贯忠真的对赵宋朝廷官府失望透顶。

而皇甫端找到了他,跟他说了黄信的话,黄信的计划,这真的一下子打开了他的另一种思维。

尤其是被黄信一激,他也真的觉得,那隐士之路真的不可取,与其等着不知道是否会出现的明主三顾茅庐,那还不如早择明主谋求发展。如果黄信真的值得他追随,那么他早早投靠黄信,做一个从龙之臣岂不是更好?

如果没有异族人的威胁,许贯忠认为自己还是可以走隐士之路的,但现在对赵宋对汉人的威胁,是来之于那些凶残的异族人,那么他也不得不改变一些自己原来的想法了。

当然,如果黄信是那种不知死活的人,早早就打出了造反的旗号,成为众矢矢的,那么他肯定会第一时间离开黄信。不懂隐忍,肆意妄为,没有一点城府机心的莽夫,绝对不是能成大事的明主,他可不想被连累害死。

自然,有城府机心,也得要看其人的人品,如果是那种阴险狡诈的家伙,许贯忠也一样会离开。

现在看来,黄信待人真诚,重情重义,的确是一个值得他追随的明主,所以,他现在也是真的劳心竭力的为黄信的发展出谋划策。

他对黄信等人道:“为今之计,就只能寻找一条可以悄悄的潜上到清风山上的山寨的路,挑选出精悍之士,从他们的内部攻破,只要能够先把那燕顺、王英等头领击杀,那么这清风山自然就能不攻而破,落入咱们的手上了。”

许贯忠说完,拍拍自己的胸膛再道:“黄都监,我许某游走过很多名川大山,攀山越岭不在话下,比清风山更险恶的山岭许某也攀登过。我建议,由我许某带人,趁夜色潜上清风山。”

“这肯定要算我一个!西域雪山我也都攀上去过,何惧这区区一座清风山?”皇甫端怕漏了他,赶紧道。

“呵,我走过的地方,攀过的高山恐怕也不比你们少,我肯定也要参加。”郑天寿也道。

黄信知道,想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清风山,这的确就只有偷袭一个办法。

当下黄信道:“清风山是我们选定的第一个发展之地,那就让我们兄弟一起联手夺取好了。等一下时迁兄弟,等他回来再拟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他早去清风山探路了。”

黄信伸手握拳对他们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他们三人会意,齐齐伸拳相抵。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