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盛唐之后无匈奴?

燕子坞胡同,是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居住的地方。

无数的画家慕名而来,在此定居。

久而久之,燕子坞胡同的绘画产业发展了起来。

毫不避讳的说,这里已经发展成了画家一条街。

今生是林然第一次来,前世的胡同已经商业化,到处都是饭店和画廊。

在八十年代初,还保留着古色古香。

道路两旁,有撑着遮阳伞,摆地摊卖书画的摊贩。

和潘家园不同,来此购物的,以绘画爱好者为主。

当然,生意人擅长挖掘商机。

他们看到如此大的客流量,单纯卖画实属浪费,于是,也有不少的古玩商贩在此摆摊。

当然,林然今天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

魏成斌在工坊当中教工匠师傅如何烧制陶器,李元浩相对工作轻松。

于是,林然把李元浩喊了过来。

在捡漏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观摩学习。

除了小摊贩,胡同里的店铺也基本上卖的是各朝各代的字画作品。

在墙壁上挂满了各代名家的大作。

当然,和潘家园一样,假货和不值钱的真品居多。

想要在此买到真迹,考验的是买家的眼力。

不过会来燕子坞胡同买画的,行内人居多,交易也颇为谨慎。

带着李元浩,走近了路旁的一家店铺。

此处的店铺是木板门隔开的,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风格,给人一种仪式感。

李元浩也颇为好奇,走进去就开始欣赏起字画。

林然注意到这家店,一百多平米,墙上挂满了各朝画家的作品。

店铺里已经有一些客人,正在自己心仪的字画前看着,还有顾客和老板低声讨价还价。

林然打算买一些画,衬托自己店铺的气氛。

所以主要目标放在了唐宋清三个朝代的字画上。

对于这三个朝代的字画鉴赏,他早已烂熟于胸,只需两眼,便可识别真假。

因为他的年龄小,看画速度快,不免被店铺老板小瞧:“哪来的小鬼,装模作样。”

林然的目光定格在了《挥扇仕女图》上。

他有些惊奇的发现,这家店铺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靠近这幅字画,再三确认这就是真迹。

“老板,这幅挥扇仕女图多少钱?”

老板显然刚和另外一位顾客谈崩价格,心情有些差。

眯了眯眼睛看着这幅画,说道:“这可是周昉的真迹,不过这娟本只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缺失了,所以卖你两千块钱。”

“两千?”林然微楞。

这玩意后来被故宫博物馆买去,两千的价格倒也算是合理。

只不过,对他来说有些太贵了。

“老板,你这十三仕女图,只有六个仕女,怎么能卖这么贵?”林然想讨价还价一下。

因为看他是小孩子,老板也没把他放在当在心上。

摆了摆手说道:“不买不要乱摸。”

林然叹了口气,虽然他很想买这幅画,但老板明显知道这是真迹,不可能低价转让。

他的店铺才刚开张,支撑不起这种价格。

于是把李元浩喊了过来:“你能把这幅画大致样子记下来吗?”

既然买不到真品,就用赝品来代替好了。

李元浩摇了摇头:“不行,这只是一部分,我无法想象出另外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没关系,我见过。”林然自信地说道。

“那应该没问题。”李元浩答应下来,开始记忆绘画的各处细节。

林然也开始看其他的字画,不愧是字画一条街,老板并不是愣头青。

必须想办法找出老板不认识的真迹。

“老板,那这幅锁谏图呢?”

老板现在闲了下来,他开始注意到了林然。

像他这个年纪的男孩,不应该会对唐代的字画感兴趣,毕竟上面充满了阴暗和猎奇感。

而且,他询问了两幅画都是真迹。

“小兄弟,你怎么会认识锁谏图?”他眯着眼睛问道。

“在书上看到过,是唐阎立本作,元明摹本。”林然笑道。

在一旁的李元浩听到了,觉得老板真是有眼无珠,身为古玩小大家,怎么可能会字画都不认识。

连李元浩都甘拜下风!

竟然连摹本都看得出来,老板一愣。

林然当然知道这幅画,只是好奇他为什么会在这。

按照历史痕迹,他会被美国人买去,放在他们的博物馆当中进行展览。

眼前的虽然是摹本,但价格依旧不菲。

林然看中这幅画,是因为觉得能烘托唐代的强大!

因为在唐代之前,匈奴一直肆虐我国。

但在唐代出现后,匈奴一词就好像消失了。

放在唐代展区的起始位置再合适不过!

“这幅画要三千块钱。”老板说道,既然对方识货,他也没必要和对方扯了。

直接开出了他内心的价格。

林然叹了一口气,店铺当中的东西实在太贵了,老板也是明白人,想从他手上捡漏,基本还是不可能了。

让李元浩仔细观察一下还行。

在李元浩看完了唐代仕女图后,把整幅图记在脑海当中。

林然招呼他准备离开。

老板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李元浩的年纪看起来做林然的父亲都绰绰有余了,竟然还是他的跟班?

难道林然是哪家的大少爷?

不过,大少爷连几千块钱都拿不出来,也实在太寒碜了吧。

林然刚准备走出店铺大门,却在店铺门口停了下来。

因为在他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幅壁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