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倒台

一直摇摆不定的崔家,这段时间被秦王和晋王盯上了,不断的为难使坏,但崔老爷子什么事儿没经历过啊,具都没放在眼里。

然而,家里的子孙们,却在顾家的挑拨下,去拜访了秦王,还被晋王的人看到了。

一时间关于崔家已经站到秦王一派的流言,再在汴京流传了起来。

崔老爷子恨恨地把几个不争气的子孙叫去询问,却被嫌弃年纪大,看不清形势。

“爹,您老糊涂了,秦王是长子,陛下又没立太子,且秦王世子一直对咱家挺照顾的……”

“住嘴!照顾?你说的是哪门子的照顾?”崔老爷子气急败坏道。

“祖父,世子常常邀孙子出去应酬,带孙子结识了不少人呢!”崔凌亦的大哥忍不住开口道。

崔老爷子被气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没过几天,就有人告秦王私下在广州招兵买马,打算造反。

这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秦王慌忙跪下,大呼冤枉,然而对方说的有理有据,惹的不得人不相信。

庆帝直接当场下旨,秦王闭门思过,不得外出,又指派人即可前往广州查明真相。

这事传到广州时,已经是两个月后了,此时的钦差也已经到了广州,李成远越发的忙碌起来,因为他手里掌握了不少证据。

让李知玥没想到的是,她画的画,竟然成为了证据线索,钦差根据李知玥画的船以及人,立刻就抓住了那手上有痦子的那人,严刑逼供后,果然在荒岛上找到了初步建好的军营。

这些人都是顾家人,他们借口经商招水手,实际则是招兵,这些人来到岛上后,发现不过是些训练,比出海的风险小多了,也就都同意留下来,并按时返回岸上给家人报平安。

顾家人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因为小顾氏的参与,崔凌亦的父亲,暂时也脱不了干系,被要求回京述职,他的职位暂时由李成远接任。

这也算是变相的升职了,可这崔文斌毕竟是李知玥未来的岳父,李成远还是比较尴尬的。

他是真的没想到顾家居然这么大的胆子,和秦王勾结私下养兵。

李知玥听说了更觉得不可思议,养兵这种事情,当然是越隐蔽越好,广州这边人多嘈杂,怎么会想到来这里?

汴京

黑暗中一人长长的舒了口气,“这么些年了,利用一个顾家,绊倒了秦王和崔家……接下来,就轮到晋王了……”

“主上英明!”有人跪地道。

接着那人又迟疑了一下道,“不过主上,这崔家老狐狸精明得很,好像早就发现了什么,让他那最有出息的孙子脱离崔家,来了个金蝉脱壳,崔家的实力还是保留了下来。”

“无妨,崔凌亦确实有才华,新朝建立时,也不能没人用,只要他识相一点,别像李成锦那个硬骨头一样,还是可以一用的!”黑暗中的人低沉着声音道。

“主上思虑周全!”

……

秦王私自养兵的罪名是坐实了,与秦王有关系的官员,不少都落了马。

崔家也在其列,崔老爷子多次遭皇帝训斥,手里的实权更是被拿下,崔家几位小辈儿也是被夺了官职。

没多久连之前皇帝赐的崔府也被收回,崔家人一时间竟有了无家可归的样子。

最后崔老爷子主动辞去官位,才保得一家子的体面,家里的钱财算是保了下来,又在别处置了一处小小的别院住了下来。

住下来没多久,崔老爷子就给孩子们分了家,这样以来,整个崔家算是没了。

这个时候,崔凌亦跪在宅院前,请求给崔老爷子和父亲养老。

于是,崔老爷子就携老妻住了进了崔凌亦的崔府,至于崔文斌,一纸休书休了小顾氏后,就带着两个小女儿,住到了小儿子处。

崔凌睿寒窗苦读几年,如今竟沦落成为了白身,分家虽分得了些银子,但到底没了以前的身份。

在家里也是时常看自己的妻子不顺眼,两人吵吵闹闹的时候,就听说了父亲住进了崔凌亦那里。气得一口鲜血喷出,身子便垮下去了。

此时汴京中的人,再看崔凌亦,再看崔老,已经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只是哪里有这么多人像崔老爷子这样狠得下心来。

所以,最近汴京的囚车都有些不够用了。

李知秋身子在汴京,被这突入其来的变故吓坏了,这里真的是古代,说杀就杀,前段时间还一起逛园子的人,竟有好几个死在了断头台。

只是,死了这么多人,罪魁祸首秦王却好好的,人家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便是犯了这样的错,也不过是被封在府里出不来,吃喝什么,却是一点都没有少,这让李知秋觉得有些不公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成远已经帮助明日商会悄悄与宁王联系上了。

这个关头,人人自危,这件事情做得又隐蔽,所以明日商会自此就依附于宁王了,而李成远也在宁王面前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宁王世子更是抽空把他捡到的花灯是李成远女儿写的告诉了父亲,宁王对李成远更是另眼相看。

觉得这个人不但自己有能力,又能把子女养得很好,选女婿的眼光也不错。

这些李知玥可都不知道,她早在崔父走后她的注意力就又回归到了家庭。

因为经历了上次台风,家里有不少房屋在后期慢慢地都出现了些问题,于是她日常就和母亲一起忙着修缮房屋的事情。

张氏已经开始慢慢的把这里的东西向汴京转移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张紫檀木做的拔步床,非常的精致,但运输也很困难。

没办法,张氏只能找个地方先放着,待寻到了合适大小的船,再运过去。

今年过完年,李知玥距离出嫁的日子就近了,所以她分外的珍惜这段难得的闺中生活,努力地把每一天都过的丰富起来。

崔凌亦的信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他详细地把这段时间汴京发生的事情与李知玥一一说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