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小白脸儿

李知秋闻言泄气地坐在椅子上。

李知玥犹豫了一番,还是没有把凶手是谁告诉她,就她这样的脾气,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崔凌亦也不知逛到哪里去了,到现在都还没到姐姐的摊位上来接自己。

李知玥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李知秋聊着天,“你是崔家的媳妇儿,可知孙灵玉为何还未成亲?”

李知秋闻言叹气,“说白了,她如今也不过才十九岁的年纪,但外人看来却是老姑娘了,亲事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

“我看她今日卖的是针线,还都是她自己的做的,可是在家的日子过得不好?”都是老乡,李知玥还是忍不住询问一二。

李知秋点点头,一脸的同情,“在家时间长了,就变得碍眼了呗,如今她们那一房,当家的是她大嫂,她母亲这些年身子又不好了,如今在家里的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好在有落玉公主在,不然她早就被她大嫂给送到尼姑庵了!”

两人正聊着,面前突然过来了两位男子,李知秋疑惑抬头道,“我们这里只给女子化妆,两位可是要买钗环?”

“表哥,我找的就是她,你说,她到底成亲没成亲,可不要骗我!”一年轻人眼睛亮亮,用手指着李知玥,对李知秋的话是充耳不闻。

李知玥头疼的看着眼前的这位潭公子,眼神略带求救地看着他旁边站着的一位略有些眼熟的青衣公子。

那位青衣公子看到李知玥的眼神,有些不自在地把拳头放在嘴边咳了一声。

“这位夫人确实已经成亲,夫君还是大庆的一位状元郎,他们是郎才女貌……”

“不要,我要跟姑姑说,我就要她,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女侠,女侠,你跟着我吧?咱们一起仗剑天涯……”那位潭公子上前就要拉李知玥。

被李知秋一把拦住,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人,不客气道,“你神经病吧?没听见我妹妹已经成亲了吗?她和我妹夫可是青梅竹马,怎么可能会跟你走!”

旁边那位青衣公子有些尴尬,刚想要说话,就听李知秋小嘴继续叭叭道,“宁王世子,你贵为世子,这样的事儿就在眼前,你难道就不管管吗?”

李知玥长年不在汴京,不认识眼前这位青衣公子是宁王世子,但李知秋知道啊,宴会她可没少参加,没少凑热闹,汴京的王孙贵族她可是都摸得清清楚楚的,眼前这傻子她可没见过,所以才大胆的开口叫骂!

宁王世子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认出了身份,于是有些尴尬地介绍道,“这位是我的表弟,乃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儿,名叫苏子潭,他这人性情洒脱,并无恶意!”

李知秋一听人家是皇后的侄儿,再一想皇后娘娘的年龄,立刻就联想到,这位怕就是苏家那位老来子了,宠得没边儿了,妹妹怎么会惹上这样一位难缠头啊。

这苏子潭虽然想不相信,可如今已经有多个人告诉自己,对方已经成亲,无奈只能承认这个事实,“就算成亲,也不一定是女侠愿意的,他会不会功夫?若是不会,那肯定是配不上女侠的……”

崔凌亦刚回来,就听到对方这句话,面色一沉,声音冰冷得比着街道上的寒风还要冷上几分,“哦?配不上配不上,也不是这位公子说了算的,我与夫人伉俪情深,希望这位公子以后莫要再来打扰!”

那苏子潭在家可是说一不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从来没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想着崔凌亦也不过是汴京城中一个小小的官员,便挑眉讽刺了起来。

“不过是仗着自己是个小白脸儿,有本事,跟本公子打一场,本公子倒要看看,你配不配得上女侠!”

“宫内不允许私斗,若潭公子真想要一较高下,可在出宫后再约在下!”崔凌亦冷冷的说着,他根本不把对方的激将法放在眼里。

那苏子潭一听对方不上当,上前就要去拉李知玥的手,想要逼迫崔凌亦动手,而事实上,崔凌亦也确实动手了。

他揽住李知玥的腰,稍微一个用力,李知玥就自己借力转个圈,躲到崔凌亦身后了。

“跑!”李知玥在崔凌亦身后轻道。

崔凌亦闻言如冰块一般的脸上,立刻绽放出张扬的笑容,拉起李知玥,两人就这么穿着粗布棉袄,奔跑在宫门街上。

后面苏子潭愣了一下,立刻就气急败坏地朝两人追了过去。

李知秋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又看了看呆在原地的宁王世子道,“世子,您不打算管管?”

宁王世子摇摇头,带着几个人追了上去。

虽然两方没有打起来,但到底追来追去,影响不是很好,庆帝,特别是皇后娘娘知道后,把几人叫到面前,很是训斥了一通。

皇后娘娘虽说全程都在训斥自己的侄儿,可到底心里是心疼的,看崔凌亦就没那么顺眼了。

两人出宫后,坐在马车上,互相看着,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个武艺都不错的人,竟然被人追得狼狈逃窜,各自都觉得这是一段不错的回忆。

过了十五,到正月二十的时候,崔府家里就迎来了那位番邦的画师,名叫麦肯,据说在他们国家还是位王子,画画只是他的一项技能,他还会弹钢琴、会唱歌、跳舞等。

不过他今日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作画。

李知玥想了想,就和崔凌亦商量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崔凌亦自然同意,于是两人就带着麦肯,回到了李家。

这边李知玥还通知了李知秋到家里来。

“画什么画?你父亲,你表哥,都会画画,让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人给我画?”张氏摆手拒绝。

四夫人和四老爷则是笑眯眯地看着,两人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时就见打扮隆重的李知秋,带着夫君,以及孩子匆匆赶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