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晋省态势

李云龙表态后,杜玉明也说道:我第2装甲集团军,大多数都是老兵,而且许多都接触过机械,训练起来进步非常快。要说和列强的装甲部队作战,胜算不大,但对步兵,还是很有把握的。

叶扬高兴的说道:是吗!那就好,也该让战士们熟悉一下装甲作战了。你们回去后,让各级指挥员归建,部队以团级轮流出击,告诉他们,这是实战也是考核,让他们多动动脑子。还有,所有指挥员,都要写战后总结,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

命令空军主动出击,与小日子空军作战,轰炸机也做好准备,和重炮旅一起,对第2师团重点打击。

命令东路军,放弃渡江,转而攻击小日主力的侧冀。

命令中路军,全线反击,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造成围歼小日中路集团的态势。

第2集团军,抽调第5、8师,参与第1集团军的反击。其它部队,全部作好反击准备。

…………

命令一下,各路部队迅速调整,从主动防御变成主动出击。

一时间,小日子的中路集团,遭到了最猛烈的炮击,前沿阵地迅速溃败。

同时,数十架战机,飞过兰棱渡,扑向小日的第2师团,一到战场,轰炸机就开始轰炸!战机团中,也派出一半战机对敌人扫射。

仅仅十几分钟,第2师团就出现极大伤亡,特别是沿江部队,几乎伤亡三分之一。

人民军的众多小分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与特战队一起,发起渡江作战。一时间,形势出现反转了,本来是小日抢滩,变成守滩。

可问题是,小日子一开始,就没有想着守滩来着。因此,其滩头阵地,本就只是临时工程,再被重炮一阵狂轰,哪里还有防御纵深。

结果,只要有小分队抢滩成功,很快就会变成人民军的前沿基地。浮桥也会很快架设好,大部队如潮水般涌入这一缺口,又迅速向纵深推进。

到了晚上,第1集团军,已经拿下整个蔡家沟阵地。

东路军的突击,分为三路。

第一路,由特战旅为主攻,警备1旅配合作战,从老爷岭南边出击,突袭松花湖口的大丰镇。然后,沿江向下奔袭龙潭,切断小日这条退路。

第二路,由第2军4师,以及骑兵师,从榆树沟出发,沿呼兰河北岸一路突击前进,直至平安,配合此处的第2集团军渡河,并拿下舒兰城。

第三路,独立集团军,以重炮第3旅、排式炮1团的强大攻击力,主力沿溪浪河两岸攻击前进,汇聚舒兰地区。

与第2集团军汇合后,步兵第4师和骑兵师南下,策应特战旅。主力全军向西,与小日主力决战!

至此,小日子的部队,只有松花江口这一条南退之路。而向西数百里的宁江过江,这可是在平原上,四个师团,能跑数百里,还没被炸够吗?除非他们疯了!

等到人民军的主力,杀向榆树的时候,冈村知道,已经没有机会了。他是个果敢之人,而且非常有魄力!

立即命令全师南撤,并准备牺牲一个步兵旅团,以及那些伪军,撤回其它师团的主力。

小日子的部队,动作非常快,一个步兵旅团顶在新安一线,挡住蔡家沟一路。另外一个小日警备团,带着众多的靖卫军和伪军,留在舒兰地区,负责拦截东路和五常方向。

其它的主力部队,全部都由松花江口撤回,并沿江布置好防御。

其左路军,也退出白城地区,退守洮儿河南岸。

李云龙也没有追击,一来广大战士们,还没有熟悉装甲作战;二来,这一地区属于草原洼地,并不适合装甲集团军作战。

自此战后,人民军实际控制的地方,西起洮儿河,中沿南松花江,东至长白山,这一线的北部广大地区。

还有朝国的东北部,一块非常优良的海湾。从此,人民军也佣有了出海口。

不过,由于还没有海军,这个出海口,外海还是由小日控制。

但这难不倒叶扬,因为他所有的进出口,都是挂着星国洛飞的大旗。

你小日只要敢动手,那就意味着,将它们自己的外货也切断。

叶扬无所谓,大不了再走北罗那边的海运就是了。可小日子就不一样了,只要没了外货,它们真的会死的!

…………

冈村的秋季攻势,变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烂尾工程!

只不过这老家伙,关系还挺硬,虽然丢掉了关东军这边的职务,却并没有被打落凡尘。

而是通过运作,在不久后,又拿到一个华东方面军、副参谋长的职务。

很快,就让华东地区的国军,吃尽了苦头,不仅损失惨重!还丢掉了许多大中城市,不得不退守大汉口、和湘赣一线。

小日子陆军本部,由此升任冈村为第11军司令,指挥二十多兵力,发起大汉口会作。

这些都是后话……

东北战区,经此战后,也得到了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发展。

龙江的各项工作,也开始发展起来,民政、经济、交通、文化等等,都走在全国的前面。使得龙江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拥护特区政府,自觉参与到各项建设中。

特别是军队的发展,更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不但几个集团军主力军,兵力得到了扩编,连警备部队,民兵队等,都得到加强和扩大。

现在,人民军除了主力军三十多万人,还有数万警备军和二十多万民兵。再给他们一年的发展,叶扬有信心,收复整个关东以及半岛,对小日子本土形成战略威慑!

人民军这边形势大好,但全国的形势却不是很好。

第一战区,国军已经退守黄河南岸。

华东战场,国军全面退却,第五战区,国军主力退入皖省的大别山等地区;第三战区也退守闽浙地区。

不久后,面对小日子即将发起的大汉口战役,国军也只能招集数十万部队,进入战略防御。并将再次迁都,地点当然是山城。

而叶扬的西线布置,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陈家的海运公司数十艘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