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向家往事

瓦缸就放在屋子外面,上面拿个木板盖着,苏辛拿陶罐装了水,回屋问向长征,「爸,我看那缸里水不多了,您这边挑水是去哪里?」

水井在食堂那边,向长征说,「食堂在农场的东南边,没事,等晚上回来我再去挑水。」

对了,向南这才想起来,和向长征说,「带我们过来的那位林指导员说,您下午不用去上工了,说让咱们父子好好聚聚。」

行,这老林还真是不错。

烧了水,拿搪瓷杯泡了茶,苏辛递给向长征,「爸您尝尝看这茶叶怎么样。」

向长征接过杯子,不急着喝,先深深闻了一下,茶香怡人,汤色明亮,他轻轻抿了一口,「这是芝兰香单枞吧?」

不错,您挺厉害的啊,这喝一口就知道了,苏辛竖起了大拇指,「是的,可惜忘记给您带茶具来了,只能用搪瓷杯将就了。」

不,不,这样就很好了,向长征说,「以前在家里常喝单枞,来这里之后就没喝过了,谢谢你啊小苏。」

您可别这么说,我是您儿媳妇,孝敬您是应该的。

向长征笑笑,儿媳妇不是儿子,没有什么应不应该的,再说儿子结婚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现在连孙子都有了,自己这边却没给过什么东西,不过这孩子是真不错,儿子娶这个媳妇是娶对了。

「爸,」向南问,「农场有没有小卖部之类的?」

有,不过东西不多,也就是卖些日常用品啥的,向长征说,「我们这些人,有的来了这里之后就和家里人断了联系,也有的时不时就有家人寄东西来。」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算是运气好的,你哥和你姐都有往这边寄过东西,不过我知道他们也艰难,不让他们寄。」

嗯,向南点头,「您放心吧,我哥还好,我姐在滇省,那边知青据说挺难的,对了,爸,我打算把我姐弄到我现在下乡的那地方去。」

哦?向长征问,「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您还不知道吧,我哥部队换防,现在驻扎到离我那边不远的地方,向南说,「滇省离咱们粤省太远了,我姐一个女青年,孤身一个人,要遇到点什么事咱们都不知道,我已经和我那边的大队长说好了,他开个接收证明,只要有地方愿意接收,把我姐的档案调过来不算难。」

向南说得轻描淡写,向长征却知道就现在这个形势,要想人家答应帮忙,肯定要付出些什么,他正了脸色,「老三,爸爸不知道你这些年经历了些什么,但是爸爸希望你知道,我们向家人从不做违法的事。」

您想到哪里去了,向南失笑,「爸您想太多了,晚上我再细细和您说吧,反正您放心,一切都是走正规程序,大哥也知道这个事情的,您放心吧。」

哦?老大也知道?行吧,等晚上你小子可要十给我交代清楚!

外边陆续响起各种声音,应该是午休已经过,准备去橡胶林干活了,向南听到有个粗犷的声音在大声喊着,「老向,老向,上工了!」

向长征走过去打开门,「老梁,我下午不去了,请了假了,我儿子儿媳带着孙子来看我了!」最后那句话向长征说得特别骄傲,在屋里的苏辛和向南都感觉到了他的那种情绪。

「你儿子?」又一个声音响起。

石头小说网这是之前那个声音在问。

「你家老大来看你了?」又是一道声音响起,跟着还有杂乱的脚步声走了过来。

向长征索性把门打开,回首,「老三,小苏,过来见过几位叔伯。」.

向南和苏辛走到门边,就见到门口站了三个男人,看上去都十岁的样子,一个个的都瘦得很,但是看着精神还不错,苏辛看不出什么,但是向南

打眼一看,就判断出其中至少有两个应该是行伍出身的。

也是,被关在这个地方的,不是从军就是从政。

向长征给他们介绍,「这是老三,我最小的孩子,旁边这个是他的革命伴侣小苏。」

「老三?」其中一个身板笔直,头发白了一半,身上衣服虽然补丁摞补丁,但洗得挺干净的男人就问,「是被秦……带走的那个?」

向南看了这人一眼,哦,这个声音就是那个喊「老向」的,也是他判断是行伍出身的俩人中的一个,能问出这话,十有八九跟向长征是老战友了。

嗯,向长征的面色挺正常的,「孩子之前不知道我在这里,这不,说是和他大哥在他插队的那个地方碰到了,知道了我的消息,就马上带着儿媳妇和孙子过来看我了。」

向长征敢和这几个人这么说,苏辛和向南就明白了,这几个肯定是和向长征关系不错的,至少是可以相信的,俩人上前一步,按照向长征介绍的一一喊了人。

都是人精,这些年什么风雨没经历过什么事情没看过,向长征那句话信息量挺大的,不过也没人当着向南的面说什么,那个提到秦芳娥的,向长征让向南称呼对方「梁叔叔」的人探头问,「不是说孙子也来了吗?孩子呢?」

在睡觉呢,向长征哈哈笑,「还不到一岁,晚上下工后你们都过来我这边聚下,小苏给我带了好茶叶。」

行啊,那我们走了啊,你们好好聚聚吧。

向长征这屋子是茅草房,屋顶是茅草盖的,墙壁是茅草和着泥巴糊的,屋子里的地面直接就是泥土的地面,那张床呢,则是八根粗一点的木桩打进土里,一边四根,然后直接铺上床板,这就可以睡觉了,至于桌子和椅子,苏辛猜测应该都是向长征自己做的,这个年代的人,都挺厉害的,一些普通的手工活都会自己做。

琼省多台风,向长征住的茅草屋,白天不开窗的话,阴暗得很,而且地面经常是潮湿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久了,很容易就得风湿类的毛病。

苏辛示意向南看看周围的环境,向南其实早注意到了,但是也没办法,大环境都是这样,据说连知青住的都是这样的茅草屋,不过,向南问向长征,「爸,哪里有茅草,我帮您把这屋顶巩固一下吧。」

向长征挥手,「不用,上个月才刮了一次台风,那个时候就巩固了一次。」

行吧,对了,向南把一个盒子从行李袋取了出来,「差点忘记把这个给您了。」

什么东西来的?向长征接过来一看,眼睛都瞪大了,下意识压低了声音,「这东西哪里来的?」

盒子里就是之前准备好要带给向长征的人参片,向南解释的理由和上次告诉向东的一样,深山里碰到的,后来又专门去找了老师傅炮制。

向长征倒不怀疑向南的话,大山深处什么都有,只能说是向南运气好,不过他的第一个反应和向东也是一样,狠狠拍了向南的背部几下,「臭小子,胆子这么大,敢进深山,你这是运气好没遇到那些大的野物,以后不准去了!」

不愧是亲爹亲哥啊,向南一口答应,「行,听您的,知道了,以后不去了。」

向长征怀疑地看了向南一眼,也不知道信没信他的话。

「这东西功效有点厉害,您最好还是自己用。」向南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

向长征横了向南一眼,「你爸当年也是大家少爷出身,你当你爸这点眼力都没有吗?」

啊?!苏辛和向南都挺惊讶的,向南看了苏辛一眼,苏辛隐晦地摇了下头,表示她不知道,确实,书里好像没提过向家的出身,她还一直以为向长征就是农民出身呢。

这个时候周边的人基本都上工去了,向

南打开房门,出去看了一眼,把门半掩上,这样如果有人过来他们都能知道。

他在向长征身边坐了下来,压低了声音,「我还一直以为您是孤儿呢。」原主的印象里就没有过爷爷奶奶这样的人物,包括他父亲这边好像都没什么亲戚,不过那个年头,战火中成为孤儿的人很多,他还以为向长征也是这样的情况。

话都说到这里了,向长征也不想再隐瞒下去了,至于苏辛这个儿媳妇,他看这姑娘眼神清正,而且都已经是一家人了,那就是可以相信的,他拍了拍椅子,「小苏坐下吧,我给你们说下咱们向家。」

其实也很简单,向长征的老家其实不是在粤省,在闽南,向家祖辈经商,解放前在当地也算是一方豪强了,抗战爆发后,向家变卖大半家产支援我兔,向长征是嫡系这边最小的,他上面有四个亲哥哥,其中三个跟着我兔走了,后来都牺牲了,向家最剩最小的向长征和排行老四的向季达,哦,对了,向长征的原名不叫向长征,叫向幼达,向长征这个名字是他参加革命后给自己改的。

向家牺牲了三个儿子,向家父母把剩下的两个儿子看得死死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向长征刚好,正是热血少年的时候,第二年就瞒着父母偷偷跑了出来,直奔yan安去了,从此就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

这期间因为一直通信不便,再加上部队随时转移,慢慢地向长征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45年的时候,他通过一些关系辗转得到家里的消息,知道父母和兄长一家出国了,具体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只能就此作罢,只要知道人都活着就好。

再后来,风慢慢紧了,向长征就更不敢把这些事告诉妻子儿女了,不过他的出身上面是知道的,有人看他不顺眼想搞他,自然也有人想保他,事实上严格来说向家算是红色资本家,更何况向家还为国捐躯了三个儿郎!

向长征叹了口气,神色有点萧索,「也不知道你爷爷奶奶还健在不……」

苏辛和向南听得目瞪口呆,是真没想到向长征居然出身这么显赫,不过想想也不意外了,这个时代,多的是跟向长征这样的富家子弟投身革命,为国捐躯!

「你大哥和二姐都不知道我们向家的向是出自闽南,不过既然你都知道了,告诉他们也无妨,但是记得保密。」向长征说道。

我明白!向南点头。

「我想以后,他们应该还会回来的,毕竟叶落归根,咱们华国人都讲究这个。」苏辛犹豫了下,看向长征情绪不是很好的样子,出声安慰道。

希望吧,只要人活着就好。

向南倒是若有所思看了苏辛一眼,他知道她不会无故说这样一句话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