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电视台的朋友

关于刘长春的转业风波,江归也听说过。

转业前,刘长春在部队宣传单位,他的笔杆子非常厉害。

刘长春的转业单位,原定的是淮东省报,那里完全可以一展他所长。

但,在转业时,淮东省报留给他的名额,被省里一个大领导的儿媳妇占了。无奈之下,刘长春能接受调剂,被安排进淮东省的电视台。

对这件事,刘长春一直耿耿于怀。

“淮东电视台,现在把我下放到江州电视台,做编导!气不气人?”

刘长春的情绪激动,手臂上的青筋暴起。

对于这件事,江归有自己的看法,“长春,我认为,现在报社虽好,但是就大趋势来说,还是电视台更好。”

温玉珠用余光看着江归的手,江归骨节分明,手指纤长,这种人一般都是很有自己主见,且不容易被他人左右心智的人。

在她心中,江归一向闷不做声,是个典型的理工男,但是他看待未来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好。

以报纸为代表的纸媒,在八九十年代,确实风光无限。就市级报社而言,一年下来,广告费就非常可观,且掌握很大的话语权。

那个年代,如果能供职报社,是最让人羡慕的职业。

但,报社的好待遇,在九十年代以后,以电视台的崛起为分界线,一去不返。

听到江归这番言论,刘长春以为江归是在安慰他。

“唉,江归,你就别安慰我了。”他叹了一口气,“要怪,就只怪我没有个好爸爸。”

这句话,到让让温玉珠想起来了八十年代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温玉珠不禁笑了笑,她拿起茶壶,帮刘长春续了一杯茶,推到他手边。

“刘大哥,我觉得江归不是安慰你。他说的很对。”

刘长春从没见过江归身边出现过女人,今天,江归特意带温玉珠来见他,这让刘长春对温玉珠多了几分关注。

“小温,你说说,江归说的为什么对呢?”

温玉珠抿了一口茶,“我觉得江归看的长远。相比传统的报纸行业,电视的传播会更加高效……”

后面温玉珠说了什么,江归听见了,但又像什么也没听见。

他的心在耳畔怦怦乱跳,手紧紧攥着。

温玉珠竟然夸自己了!

她竟然夸自己了?

大概一分钟后,温玉珠的话说完了。

刘长春早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他用手搓了搓脸。

“小温,你怎么知道的呢?”

温玉珠尴尬的笑笑,“我是分析出来的,我想江归和我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一定会进入千家万户,不出十年,家家拥有电视机就不是梦。”

江归正神归位,他喉头翻滚了一遭。

“是的,长春你可以想想,周围看报的有多少人?每天挤在别人家看电视的又多少人?”

江归的这句话,瞬间点醒了刘长春。

电视对于人的吸引力,是报纸不能比的。

良久,刘长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了出来。

他心潮澎湃起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刘长春突然意味不明的看着江归,又看看温玉珠,用手指比划了一下他们二人。

“说的就是你俩。”

江归端起杯子,强行给自己灌了一杯水,用杯子遮住自己通红的脸。

刘长春忍俊不禁,“江归,你不是说找我有事吗?什么事啊?”

江归把温玉珠的汉堡店被登报的事,原原本本讲给了刘长春。

刘长春听罢,气的心口起伏不定,就连他最爱的烧鲶鱼,香味往他鼻子里冲,他也觉得寡淡无味。

“笔贼!”

刘长春把筷子拍在桌上,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

他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说到激动时,他的头发就像海草,跟着乱颤。

“就是有这种笔贼!无良,无良啊!”

刘长春定下心神,正色说:“你放心,我帮你出一篇文章!我要让他们江州日报的人知道,看谁的笔刀更厉害一些!”

温玉珠淡淡一笑,和江归对视一眼。

她又给刘长春满了一杯茶,“刘大哥,谢谢你!但这件事儿不急,先不用麻烦你。”

“不急?”

刘长春一脸懵圈,“江归,你不急你找我干啥?”

“叙旧!叙旧!”

江归无奈的摇摇头,刘长春的急脾气一点没改。

温玉珠帮将归解围,“江归也是担心这件事,刘大哥,我这边还有后招,等我运作的差不多了,还真要你帮帮忙。”

刘长春一听,来了精神,“那行!我等你们的消息啊!”

第二天一早,温玉珠把两个店的员工召集在一处,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新店老店,员工加起来一共有八个人。

当着把名员工的面儿,温玉珠开了个“遣散大会”。

温玉珠站在她们中间,脸色和平时一样。

“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不用来上班了。”

在场的,除了曲晓丽和江妮,大家都似乎预料到了这个结果。毕竟店里生意这么差,关门只是迟早的事情。

曲晓丽呜咽着,用袖口捂着眼睛。

江妮情绪也不好,别过脸,偷偷擦泪。

温玉珠从包里掏出一沓信封,一个一个的发,每发到一个人手中,温玉珠都会说一句谢谢。

半小时后,店面空了。

温玉珠坐在窗边,看着江州城的街景。

江州人口不少,市区面积不小,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看着让人眼花缭乱。

忙活了半年,她终于有闲暇时间,来欣赏这个城市的日常了。

江妮和曲晓丽闷不做声,坐在另外一头暗自垂泪。

“玉珠,都是因为我。”

江妮突然哭了出来,她把一切都揽在自己头上。

“要不是我,周佑君这个混蛋也不能害你!”

曲晓丽也很自责,她也把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她认为,如果大波浪的事情,她能处理的更及时一些,汉堡店就不会上报纸,更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事件。

温玉珠托着腮,静静等着时间的安排。

时间匆匆,一个月过去了。

“麦乐汉堡”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麦杰汉堡”,它一路攻城略地,在江州连开六家门店。

临近六月,夏初的风燥热不安,呼呼的吹拂人们的脸,让人烦躁。

李芬从夜校放学回家,气哄哄的把书包砸在了床上。

门外的温大强听见声音,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蹲在门下,吸着烟袋,短短一个月,他觉得自己老了十岁。

“玉珠呢?”

温大强问李梅,李梅没听见他的话,她现在,正在屋里安慰李芬。

“小芬,你这么怎么?”

李芬抹了一把眼泪,“气死我了!我今天看见麦杰汉堡了,又开了一家店!”

李梅长吁短叹起来,她现在听不得这四个字,一听就头疼。

温大强这时候,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玉珠呢?江妮也不回来,这都几点了?”

李梅抬头看了一眼钟,已经十点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