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少年壮志不言愁

杂志社半周年庆。

本来按徐山的意思,并不需要搞得太过隆重,毕竟只有半年,怎么说也得等一周年再庆。

可是曹玲却是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半年庆意义要比一年庆更加重要,因为警言杂志突破一百万册,这个成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只有一些报纸和国家刊物才能达到发行量百万册,而作为新生杂志,警言能达成这个目标,速度算是坐火箭一般了。

而且曹玲打算在警言杂志的基础上,再加一本类似于故事会形式的杂志,小开本,短篇幅,着重的就是小故事大智慧。

这也是受到了徐山的启发,徐山老是讲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故事,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新鲜而且管用的,曹玲也深有感触,因此跟徐山商量过之后,就定下了下来,打算在半年庆之后就创刊号,名字都起好了,叫做警句。

这也算是警字系列的了。

虽然徐山其实挺不想让心灵鸡汤类的故事变成杂志,祸害年轻人的,可是他也知道,历史大势不能更改,就算他不做,后世的某林杂志,毒者杂志,还是会涌现出来的,估计这会儿都已经创刊号,准备大干一场了。

与其让别人把这事情给干歪了,不如自己下场,好好规范,倒是可以拨乱反正。

而这类杂志的意义,在徐山看来也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国人在这个时代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哪怕是到了后世,网络时代,有一种大学生不如狗的错觉的时代,大学文化程度的也差不多只有百分之一而已。更何况学历不等于文化,在社会一再拔苗助长之下,没文化有学历的大有人在。

所以看这类杂志,的确可以让人获得一些启迪。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写作文,这类杂志可是素材库一般的存在。

最让徐山看重的地方,是这时代的人们,需要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而后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种窗口都被刻意扭曲了,培养出来许多觉得灯塔国空气香甜,倭奴马桶水可以直饮,袋鼠国苍蝇会采蜜这种离谱观念的跪族,所以徐山希望给大家一个正确看世界的窗口,让读者从杂志里读到的是真正的智慧,而非被杜撰出来的外国老爷的智慧。

杂志社的半年庆摆在沪上国际饭店举行,曹玲早早地下了请帖,来的都是文艺界,出版界还有警界的大佬们,可以说是冠盖云集,群贤毕至。

这半年庆是以西式冷餐会的形式进行的,主打一个自由自在,宾主气氛融洽,在舒缓的音乐之中,大家举着香槟,走来走去,徐山也借机跟许多后世只听说过名字的传奇大佬握手交谈,相谈甚欢。

这时候曹玲向徐山发出邀请:“各位,感谢大家来到我们半年庆的酒会,我们警言杂志有今天的成就,与大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我们警界的传奇,同时也是商界的传奇,我们警言杂志的社长,神探徐山先生,有请徐山先生上台讲两句……”

这并不是安排好的流程,估计是曹玲看徐山跟苏婉一直形影不离,在那里撒狗粮,心生妒忌,想故意捉弄一下徐山。

可是徐山还没办法推掉,毕竟他是社长,而且宾客们也很期待地鼓起掌来。

徐山有点无奈,即兴发挥这事,他可不太擅长,不过现在已经被架到火上烤了,他也不得不上台。

牵着苏婉的手,一起来到酒会正上方的一个小舞台,站在追光灯之下,徐山心潮澎湃,他拿起话筒,连说了三个感谢:“今天有幸站在这里,我要感谢国家,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感谢我的夫人,没有她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没有她的信任,我想我也走不到今天。警言杂志是一本好杂志,当初曹玲主编跟我提起她的想法时,我就知道这本杂志一定会成功,而且接下去还会更加成功,因为它是真诚的,材料真实,文字真切,感情真挚……最后,我邀请大家一起见证我们杂志的成长,一同守护这一份真诚。”.

徐山的讲话虽然不算长,但是却也算精彩,即兴发挥到这种程度,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在收获了一片掌声之后,徐山牵着苏婉施施然下台。

这时候突然有人跟了上来,却是一个小老太太,她自我介绍道:“徐山同志你好,我叫林湟,我是警言杂志的忠实读者,很崇拜徐山神探,希望能跟徐山神探合作,把警言当中的一些故事,改编成为电视剧,不知道能否有这个荣幸……”

听到林湟这个名字,徐山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这位也是大佬,影视界的大佬,电视剧《便衣警探》的导演,她一手捧红的导演,编剧,演员也是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她还会填词,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重整山河待后生》还有《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样的大佬主动求合作,徐山自然是乐意的。

其实拍警察题材的电视剧,也是徐山一直的夙愿,后世的宅男徐山,也经常幻想自己整几个类似倭奴拍出来的经典推理剧。就事论事,倭奴别的不怎么地,但是拍推理剧还是有一套的。

和林湟导演聊了几句,说的其实都是《便衣警探》的内容,由于这些都是早就成型的东西,徐山这个神棍已经炉火纯青,发挥出色,听得林导演眼睛一亮,连声称好,恨不得马上就出剧本开拍。

徐山却是突发恶趣味,对林湟导演说道:“林导,我正好有一首现成的诗,希望能用在将来拍的电视剧上,你帮我看看行不行。”

说着就拿笔在纸上写下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危难之处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林导看完这几句话,不由拍案叫绝:“好词,把我心中的话都说出来了,我决定了,这电视剧的主题由,就叫少年壮志不言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