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抄家问罪诛九族

温体仁此时本来心情就很压抑。

因为他觉得自己还算聪明,没想到居然干了一件蠢事……

现在被李少堪这么一骂,一股无名之火顿时只窜脑门,怎么都止不住。

上前怒甩了李少堪一巴掌,“彼其你娘!”

“来人,给本官拖下去!”

“把这厮拖下去打,打半个时辰,打烂他的嘴!”

“你……!”

来不及再继续说点什么。

两名锦衣卫不顾李少堪的惨叫,如同拖死狗一样,把他拖到了府门外

田尔耕轻笑一声,让人开始抄家。

“温大人,这里就交给

很快,数名大臣几乎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陆陆续续被带进了诏狱商量借钱的事情。

在各种刑具的伺候下,双方交谈甚欢。

他们十分慷慨,仗义疏财,甚至还表示这些银子随便借,不用还!

可谓开心极了……

而这些大臣献出家产之后,本以为田尔耕就此会放过他们。

可不料,田尔耕却是客客气气将他们关进了牢房。

随后拿着他们的罪状,以及清点完资产数目的册子,进宫向朱由检禀报……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一进入暖阁,田尔耕就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随后把手里的册子高高举起。

“哦?”朱由检伸手接过,粗略的扫了几眼,差点没当场气背过去。

好嘛!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国库穷得可以跑老鼠,但这些玩意一个个却是富得流油!

但让朱由检最惊讶的是,这些名单上面的人,官阶品级并不大,最高的也就是六品官员。

可就是这些微末小官,家里居然有八十三万两银子?

我日!

你在逗我??

“陛下,敢问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置?”

见到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田尔耕连忙迅速低下了头颅。

朱由检把册子砸在了地上,猛拍桌案,一字一句道,“抄家,问罪,诛九族!”

“啊?”

此话一出,田尔耕愣住了。

怀疑自己听错。

其实在历史上,别说株连九族,连夷三族这种事情都很罕见!

要知道,诛九族,最少得牵连到数百,甚至上千人!

只是现如今的朱由检怒急攻心,再加上前世古装电视剧,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是诛九族,满门抄斩啥的……

他也就没有多想,随口就说了出来。

但却把田尔耕给吓到了,此刻他的眼里,明显多了几分恐惧。

这位小皇帝,还真是狠啊!

“还愣着干什么?”

朱由检烦躁的挥了挥手,要知道,现在大明岁入也才两百万。

可随便弄了几个小角色,居然弄出了大明国库近两年的收入?

真是无法想象明末这群官员到底有多会贪!

“对了,温体仁如何了?”

田尔耕前脚还没跨出暖阁的门槛。

听到朱由检的声音之后,又折返了回来。

“陛下,温大人干得还不错,只是差了些许火候。”

“不过陛下您放心,等臣再好好调教一番,定会让他脱胎换骨!”

田尔耕跪在地上,恭敬的回答道。

听到这话,朱由检顿时不由哑然失笑,“行了,朕让他跟着你,可不是让他做锦衣卫的,火候到了就行。”

“你下去之后,尽快安排人送一批银子去到川蜀,再知会温体仁一声,就说朕让他督办淮北一事。”

“让他好好查查到底有那些尸位素餐之辈,该办的就办,该抓的抓!”

“锦衣卫负责协查!”

“遵命!”

田尔耕连忙点头,忽然间又想到了什么,“陛下,臣觉得温体仁这老家伙想法很多,不太老实……”

“要不,臣派些人去他老家走一趟,把他的亲眷接到京城来享福?”

“随你。”

朱由检摆了摆手,此刻他挺忙的。

摆在他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说是一团乱麻!

首先就是辽东宁远欠响的问题。

其次,就是不久后即将要发生的己巳之变!

欠响的问题倒是不难,毕竟哪个大臣家中没有几十万银子,温体仁不是很会取钱吗?

那就让他去取啊!

但辽东的局势怎么解决呢?谁能去主持大局?

一时间,朱由检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数个人名,列如曹变蛟、卢象升、倪元璐,黄得功等等,甚至袁崇焕都在他的考虑当中。

但左思右想,朱由检终于确定下来了一个人。

孙承宗!

这孙承宗是保定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

虽然后世对孙承宗评价不一,很多人说他是大明王朝之罪人。

正是他的所谓“三线合围”战略,让本已经入不敷出的大明王朝,财政枯竭。

仅其在辽东几载,其修筑关宁防线,便已然花费约莫七百万两银子。

而在明末年入二百余万的背后,只能是加税加赋。

最终,民不堪其苦,民变迭起!

但亦有人说正是他启用了袁崇焕、马世龙,修堡屯田,逼退努尔哈赤几百里。

而其对于登莱巡抚袁可立的信任,也让这一战线成为明清战争史上唯一主动出击的正面战场!

但穿越过来的朱由检却发现,其实他的战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

甚至可以说非常有前瞻性!

只能说明末局势太复杂了,并非一人之功过。

要知道,孙承宗几起几落,即便如此的仕途,归家之后还是埋头研究军事。

他提出的以热兵器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十二车营,俨然就是跨越时代的产物!

当面对满清鞑靼以大军进攻高阳之时,七十六岁的他,率领全族以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兵力悬殊,最终城破被俘。

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战死!

孙承宗不是薛仁贵,他没有三箭定天山的实力与运气,更没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他一样却用自己的血肉告诉了后来人。

这,就是高阳孙氏的风骨!

“王承恩,传旨,召孙承宗速速入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