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孙卿啊国朝需要你啊

辽东,这对现阶段的大明来讲,是不管怎样都绕不开的雷区。

嗯,在朱由检的眼里,这就是一个雷区。

表面上来看,这是身为上国天朝兼大哥的大明朝,要平定昔日奴才兼小弟反叛的一场战事。

想跟主子兼大哥一起称兄道弟,这不是道反天罡吗?!

然在实际的平叛过程中,渐渐掺杂的人多了,势力多了,那相对应的利益也就多了。

数以千万两计的钱粮、各类军需,源源不断的运往辽东。

有多少是真用到平叛上,这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孙承宗眉头微挑,欠身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是想继续贯彻步步为营的策略,并增强侧翼钳制建奴的底蕴。”

“来逐步收复被建虏窃据的辽东失地?”

这次建虏绕道辽前,进犯大明关内,尽管过程凶险了些,但好歹大局已被大明掌控。

袁崇焕这个辽东督师,想保住他的位置,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不,孙卿说的不准确。”

朱由检敲击着书案,神情淡然道,“朕不打算搞什么五年平辽,或者八年平辽的蠢事了。”

“再这么搞下去,大明必将亡于此!”

孙承宗脸色微变,忙站起身来拱手作揖。

“孙卿啊,你也无需。”

朱由检站起身来,缓步向前走着,说道,“经过这次建虏进犯一事,朕看清楚辽前的本质了。”

“在辽东,在朝堂,藏着一帮隐秘的硕鼠啊!”

“他们表面上是大明的臣子,嘴上讲着忠君、为了社稷的话。”

“可背地里干的勾当,却是他娘的用辽东在放大明的血啊!”

“朕先前就想不明白这些,不过现在却想明白了,朝廷每年调拨数以百万计的钱粮,还有军械、甲具、火器、火炮等各类军需。”

“从天启朝到现在,前前后后花费的银子,都有数千万两了吧?”

“可是这些年呢,大明在辽前那边,失地没收复多少,可封出去的官却大把!”

“而建虏却越打越强,孙卿,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孙承宗的额头生出细汗。

虽说现在天气很冷,但听完朱由检所讲这些,他却觉得自己后背被汗水浸湿了。

其实朱由检所讲的这些,他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这些年朝廷调拨的钱粮也好,各类军需也罢,真正用到平叛上的很少。

另外,在天启年间,因辽前战事危急,奉旨援辽的客军也不少。

可真正落得好下场的,却没有几个。

多数都在辽东战场上,遭受建虏的致命打击……

“袁崇焕这个人,朕不打算再用了。”

朱由检负手而立,“他不好,把朕当成了傻子。”

“觉得用几句话哄骗,再加上朝中大臣的帮衬,就能让朕一直信任他。”

“相信他那套五年平辽的说辞。”

“被他吹嘘说大明怎样怎样强,建虏怎样怎样弱,可实际上呢?”

“在朕相信他,一定能为国朝分忧!”

“然而,他替朕分忧之际,却让建虏打到我大明的家门口,还打进来了。”

“这可真是够讽刺的啊!”

“这家贼硕鼠实在太多了,朕就算是搬一座金山银山,也满足不了这帮人胃口啊!”

受党争的影响,从万历朝就存在的吏治腐败。

到了崇祯朝,那更是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辽饷,本意是想解决建虏反叛,还大明朗朗乾坤。

可在上下其手的氛围下,不知有多少贪官污吏,将其当成敛财的工具。

“陛下,我大明不能放松,对建虏的压制啊。”

孙承宗双手微颤,作揖道,“倘若这般放纵建虏,在辽东之地发展下去,只怕……”

“放松?这肯定是不能的。”

朱由检神情冷厉,伸手搀扶起孙承宗,说道,“朕要用毛文龙先前那一套。”

“搅得建虏在辽南不得安生!”

“爱卿知道朕为何要重用刘兴祚吗?”

“因为他更懂建虏!”

“知晓建虏内的所有情况!”

“朕要以东江镇为前出要地,乘船渡海袭扰辽南。”

“今天杀十个建虏,明天斩百个建虏,将辽南变成建虏的梦魇!”

“另外,像登莱之地,包括觉华岛,都能成为前出辽南的要地。”

“朕所想的平辽方针,就是放弃斥重金打造防线,辽西行守土有责,确保现有疆域不丢。”

“敢丢,那就按大明法纪来办!”

“该杀就杀,该罢免就罢免,朕要围绕辽南沿海之地放建虏的血!”

“除此之外,建虏这次进犯关内,我大明采取的也是步步为营,多挖宽沟,阻碍建虏骑兵形成机动冲杀之势。”

“这在辽前是不是能推行起来?”

“在辽西,围绕先前斥重金所打造的防线,给朕多挖宽沟!”

“形成坑道防线,一条不够那就两条,两条不够那就四条。

“既然打仗不行,那领着麾下将士挖沟掘土总会吧?”

“……”

孙承宗嘴巴微张,难以置信的看向朱由检。

显然他从没有想到当今天子,竟然想以发展水师力量。

将整个辽南变成战场,来一点点消耗建虏的元气。

孙承宗收敛心神,眉头微蹙道,“可是陛下,若这是这样做的话。”

“那建虏缩在城池不出,或者撤离沿海地带,我大明岂不是……”

“他们不要,我大明也不要!”

朱由检朗声道,“在我大明袭扰辽南期间,要多多的收拢。”

“被建虏奴役的大明百姓,把他们全都迁移回关内安置。”

“什么时候,朕把那帮把辽东当成他们升官发财、中饱私囊的家贼硕鼠全都一一铲除干净了。”

“我大明什么时候再谋收复辽东之事。”

就当前的大明,在这里上下摆烂。

任何以平叛的名义,所摊派的银饷,那多数都是落到贪官污吏之手。

想要在这个堆满火药桶,随时都会引爆的龙椅下,可以先安稳的坐下去。

那首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

像什么三五年平辽,三五年造个崇祯盛世……

在梦里想想就行了,千万别映照到现实,容易蛋疼。

毕竟那都是瞎扯淡嘛。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用空间换时间。

你建虏想放我大明血,那我就从源头堵住。

反过来再想个办法,持续放你建虏的血。

只要能让辽前稳个一年半载,腾出手来制衡朝堂。

杀一批围绕辽前的家贼硕鼠,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孙卿啊,国朝需要你啊。”

收敛心神的朱由检,动容的抓住孙承宗的手,说道,“眼下大明处在这动荡之下,各地灾害频发,朝中国库空虚,山西等地反叛不绝。”

“而朝堂、地方上的官员,又一个个是那般德性!”

“孙卿,你要多为朕分忧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