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治国如烹小鲜。

特别是治理幅员辽阔的大明,不仅需要把握好谋改的方向。

更要对前期所做种种,进行总结性报告。

以此确保大明的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将辽地的案牍纲要,给朕念念。”

朱由检走进东暖阁,看向悬挂的舆图,神情正色道,“这几个月下来,辽地的局势算是安稳下来了。”

此时的东暖阁,除王承恩、曹化淳几名太监,再没有其他人。

“据辽东督师府、宁远平虏前指、东江平虏前指等处,先后呈递的奏疏汇总。

辽南三卫皆被戍辽大军接收,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已于辽阳镇、定辽右卫站稳脚跟。”

王承恩捧着一份奏疏,神情严肃的读着,“辽南三卫的撤卫设府,正在加紧推行中。

涉及人口、土地等统筹统查事宜,皆已有序开展。

黄得功所领镇辽军,依托海州卫等处防线,与武烈军、平虏军构成稳定防线。

据天津方面呈报,辽东义军所涉债务皆已清偿。

然考虑到天津军工产业发展,后续几批移交的军火,陈延生要求李自成所部,以金银进行交易,所涉金银达两百余万两……”

“建虏方面呢?”

朱由检双眼微眯道。

“据悉黄台吉所领建虏主力,已退守赫图阿拉。”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王承恩闻言,忙翻阅着手中奏疏,低首禀道,“沉阳城已成建虏前沿重镇,阿敏部,莽古尔泰部的先后背刺,导致黄台吉的处境艰难。

据辽东督师府等处,所探明的情况汇总,科尔沁草原一带频生战乱。

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皆收到阿敏所派使者联合……”

朱由检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提出的泛辽东战略,持续性削弱建虏战争潜力,时至今日,算是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

过去那个动辄就影响大明的建虏叛乱,到现在已退回区域叛乱性质,这对于大明而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新制钱铸造,这些事情,都怎么样了?”

朱由检看着舆图,继续说道。

王承恩、曹化淳等人,一个个变得忙碌起来,在一堆堆奏疏中,开始翻找自家皇爷所询问的事宜。

“据孙传庭所呈奏疏,河南境内的摊丁入亩,已在开封、卫辉、怀庆三府初见成效。

然河南境内的舆情,依旧是很严峻的。

不少群体暗中联合起来,抵制摊丁入亩的试行,甚至还蛊惑部分地方百姓。

不过在河南赈灾行署的统筹下,这些情况都得到压制。

按孙传庭的预测来看,最迟两年,河南全境将落实摊丁入亩……”

“据陈奇瑜所呈奏疏,陕西境内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虽说引起部分争议。

然受先前流贼叛乱的影响,各地的情况比较堪忧,这也使得该制在陕西试行,所遭遇的反对和掣肘,远没有摊丁入亩要严峻。

而军机大臣、山西巡抚傅宗龙,也打算在山西境内,试行……”

“据内务府呈报,新制钱铸造需大于供,特别是工商、建设、邮储、农业、航海银号的先后增设。

导致新制钱需求增加许多。

鉴于这等情况,西山所驻铸币局规模,已明确要增加规模……”

听着王承恩、曹化淳几人,先后讲明的情况,朱由检的心情,变得是愈发开心和喜悦了。

在整体局势趋于安稳的大环境下,一些直击旧秩序的新政,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这对于特权群体的打压和约束,起到了极佳的作用。

土地兼并的势头,倘若不能压制下来的话,就算维新变法的新秩序革新,取得再多的成效和进展,都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拟密旨,对上述有司通传。”

朱由检收敛心神,看着眼前的舆图,“鉴于国朝所处的复杂局势,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所涉及到的变动,要以稳字当头,确保走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的落下。

既定的谋划部署,在朕看来是稳健的,就以原有基调行事,遇到任何问题,当第一时间呈递御前奏明。”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做大明的皇帝难啊,要考虑的问题,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以通盘的角度,去分析局势、明确部署。

过去的大明,欠下的历史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想要将欠下的这些账,都逐一的抹平,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旧账被清除的前提下,还要起到极好的作用。

“给有司传一道中旨。”

在了解各处的情况后,天色渐黑。

朱由检有些疲惫,倚靠在龙椅上,伸手对王承恩说道,“鉴于国朝当前的处境,朕打算特开一届恩科。

此事着内阁办理,朕要招揽天下英才,来治理大明。”

“奴婢遵旨。”

对外朝的一些风波,哪怕过去数月之久,朱由检的心里,都藏着极深的警惕。

对文官群体的分离,他要加快部署才行。

既然现阶段的处境,相较于从前有较大缓和。

朱由检决意召开一届恩科,让各地赈灾行署的士子和读书人,都能参与到这场科举中。

以此更换外朝有司的部分职官,确保局势掌握在他的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