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15章:寒疫

原书提到过,明化三十六年雍京爆发了一场瘟疫。

本来冬末春初,气候多变,偶尔有个头疼脑热乃属常事,但这次的伤寒却不同,不仅发病急猛,还易染难愈,一旦患病,不过三五日功夫就会高热气喘,严重的甚至还会有血斑淤块,到最后气绝而亡。

原书里对这一场瘟疫作了一个大概的估算,仅明化三十六年这一年,雍京的死亡人数就是前五年的总和,而这些死去的人,因伤寒而亡的足足占了七成。

自然,顾家也不能幸免于难。

不仅家里丫鬟仆从患病的多,就是祖父母顾永杰和梁太夫人也染上了寒疫。

而且,二叔顾明瑜就是因为身患寒疫,才在省试的考场上发烧晕了过去,最后失去登榜的机会。二婶子李氏也是因为在寒症时用了猛药,以致气虚体亏,后面才没保住腹中的孩子。

这可是一场大祸啊……

说是伤寒瘟疫,但顾沉晏心里晓得,这多半就是前世的流感之类。

只是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不高,也没什么特效药,即便是一个伤寒,也可能会死不少人。

……

*****

下午一散学,顾沉晏也不着急回家,而是坐车到了城北。

晋阳候府在城北、城南都有药材铺子。

马车停在路边上,他细细看了会,发现来往看医抓药的人确实比往常多了。

唤了药铺管事过来,细问一番,那管事恭敬回话:“这几日药铺是忙些,好在咱们人手够,也忙得过来。只是近来抓伤寒药的人多,公子觉着,咱们铺子可要再多备一些?”

“早些绸缪自然是好。”顾沉晏赞赏地点点头,说道:“不仅你们铺子,城南那边也要早作准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略微思忖片刻,又道:“你们先安排好人手准备着,待明日得了我的信儿再说。”

但凡是在顾家门下当差,无人不晓顾沉晏的身份——顾家唯一的孙子,晋阳候府未来掌舵之人。

见他发话,那管事自然不敢不依,只连忙答应了下来。

要知道,这位晏公子虽然年岁不大,但手段狠辣、行事果决,纵使在侯府里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很是不好应付。

听说前些日子,顾家发卖处置了一百多个家仆,也都是这位小公子的意思。

想到这里,那管事脸上的笑意更是恭谦:“公子,账上还有五千一百两现钱,可需得去银铺兑了宝钞?想来到时出门也方便些。”

对这种闻音知意的人,顾沉晏自是满意,便又多说了几句,才吩咐车夫回府。

……

马车稳稳而行。

华盖两侧游环挂饰随风摆动,车轭上青铜銮铃清脆作响。

车内,顾沉晏歪在靠枕上假寐,脑中一直盘算着这件事。

原书里是到了三月,寒疫才大面积传播开来,如今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应该能来得及。

在这个时代,想要拿出什么治好寒疫的灵丹妙药,多半是不可能,只能从早作预防入手。

预防的重中之重就是药材。

眼下天气还冷,运河上的冰都未化开,若是爆发瘟疫,京都必然会药材短缺。

要知道,死了那许多人,有八成都是无药可用,被病痛硬生生拖死。

况且,医书上也记录了不少伤寒瘟疫的药方,虽做不到药到病除,但总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只要有足够的药材,应该就不会出现书里那般惨状。

不过他们顾家只有两个药铺,即便把所有现钱都拿去采买,也还是差得远。

想到这里,他不由捏了捏眉心。

看来还得再琢磨琢磨别的法子才行……

……

***

晚上吃过了饭,见着一家人都在,顾沉晏便说起京中寒疫之事。

“孙儿下午去城北的铺子看了,患伤寒的人确实不少,咱们家还是早作准备的好。”

他一脸认真地与顾永杰说道:“若是真能为百姓做些事,也是一件功德。”

“每年春初,皆有人患风寒,再看看吧……”毕竟要花一大笔银钱,顾永杰心底有些犹疑。

见状,顾沉晏只得换个角度继续劝道:“此事乃是在学里听二师兄提及的,祖父是知晓的,我那二师兄是王翰林的幼子,王翰林颇受陛下信重,既然他都提及这次寒疫,说不得陛下也已在留心此事……”

听到这里,顾永杰登时眼前一亮:“晏儿的意思是……”

顾沉晏目色一紧,沉声继续道:“自先皇故去,咱们这些勋贵之家在朝中一日不如一日,虽是大势所趋,但焉知不是陛下有心为之?”

“若是能在寒疫时为朝廷出点力,不仅与百姓有益,说不得陛下晓得了,也会念着咱们家一分好,祖父以为呢?”

这一通话下来,顾永杰也被说服了。

他最是看重顾家的兴衰存亡。

当今陛下在位三十多年,重用文臣,他们这些武将在朝中纷纷失势,即便有世袭的爵位,也始终无法踏进权力中枢,反而还陷入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

若是能在寒疫之事上有所作为,说不定顾家还有再起之日。

“你觉得咱们家应该准备多少银钱来筹办此事?”

见着顾永杰问这话,顾沉晏知道祖父这是动心了,暗暗松了口气,而后说道:“自然是越多越好,咱们雍京城数百万人,要准备齐全些才是。”

闻言,一直沉默不语的安氏却开口插话道:“此事不容易,即便咱们家能拿出足够的银钱,恐怕也买不了那许多伤寒药回来。”

这话说的不错。

顾家拢共只有两个药材铺子,采买的渠道又一向固定,突然之间大规模进购,即便有钱,药商那边也很难供应得上。

想到这里,顾沉晏把目光放在了二叔顾明瑜和二婶李氏身上:“李家家商号遍布南北,采买药材自然不再话下,二婶您看呢?”

李氏一直在认真听着,见顾沉晏突然把事情说到自己身上,一时又惊又喜。

她出身商户,心知自己跟不上晋阳侯府的见识,因而以往家里说起这些事,都只坐在边上听着,然后心里悄悄揣度,不敢多说一句。

不成想今天居然也能在这些事上说句话。

“湘省、闵省药商最多,李家在湘、闵两地有数十商号,若是送去急信,应当月余之后便能采买妥当送回雍京。”李氏脑子转的极快,心里估算片刻后,便直言道。

顾家需要找机会在皇帝面前证明价值,来获得复起的可能。

而李家也需要找机会在顾家面前展示实力,来博得侯府的看重。

这不仅为了李家的生意顺畅,也是为了李氏能在侯府站的更稳——须知,梁太夫人可还在时不时提起过继之事呢。

“既如此,那应当是能把这事办的周全。”

顾永杰点点头,又对顾明瑜说道:“待会我书信一封,你明日亲送去李家,让你大舅兄多费心些。”

对于李家那边,顾沉晏却是极为放心——

李家是商户出身,对李绍明李绍辉两兄弟寄予厚望,即便是为了有个好名声,让两个儿子今后科考仕途顺利些,也会对此事上心。

况且这本就是行善积德的事情,当中又夹杂着顾家的亲戚情分,还关系到李氏在婆家的处境,李家大舅那么一个会算计的人,怎么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

有了决断之后,顾永杰便安排账房管事,说要筹措十万两银子备着。

这时,梁太夫人低声喃道:“花这么多钱,若是买回来的药材没用上,可不全烂在手里了。”

顾沉晏笑着劝说:“绸缪此事一则是为了顾家博一个机会,另一则也是为雍京的百姓做件善事。”

“若是这些药材没用上,那必是寒疫被治住了,如此雍京城幸免于这场疫灾,这于国于民,不当都是件好事么?”

看着他满面诚挚之态,梁太夫人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孙儿年岁还小,有一颗善心乃是好事。

一旁顾永杰也是适时的点头说道:“十万两为顾家赌一个机会,这事儿值得。”

……

次日,顾永杰就传了两个药材铺子的管事,分别安排了妥当之后,只待两三日把银子筹措齐备,便能直接出发。

此外,顾沉晏还嘱咐陈大陈二两位管家也一并跟着,以便能早些赶回京都。

另一头,顾明瑜跟李氏带着顾永杰的书信,早早去了李家。

李家大舅是个顶会做生意的人,略微一想,就明白这其中得失利害,当即就让人给李家所有商号传信,开始联络药商购买药材,并知会李家商队定期运往雍京。

……

在顾、李两家忙活药材之事时,礼部的告文总算是发出来了。

今科春闱的时间定了,是二月十四。

同时,雍东省的告文也随之发了出来。

省试定在三月初七。

小舅舅安承泽、大师兄傅易恒要参加今科会试,二叔顾明瑜要考省试。

都得要仔细些才行……

为您提供大神 司徒隐 的《望族(科举)》最快更新

15. 第15章:寒疫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