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李五郎看到等候在殿门前的妇人,连忙上前行礼。

□□只扫了一眼就低下头。

他不抬,他头上的弹幕却炸开了。

【嘶,长孙皇后这肚子少说四五个月了,按照时间算,应该是长乐公主了。】

【贴贴,长孙皇后好漂亮,难怪李世民那么喜欢。】

【长孙皇后好年轻,算一算还不到二十吧,都怀二胎了。】

长孙氏看到这张比年少时张开的脸,心里泛起喜悦,这可不就是五郎!

她十三岁嫁入李府,因年幼并未圆房,丈夫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待在府里时间并不多。

刚进府时她见到两位夫弟的时间比丈夫还要多,那时四郎十二岁,五郎也才十一岁。

她还记得五郎绷着一张圆圆小脸蛋跟她行礼,这一转眼都过去五年了。

长孙氏招呼他坐下,立马询问,“当年是何情况,你不是跟四郎在老宅读书吗?怎么只四郎跟太子殿下逃回来?这几年你又在何处?阿翁派了很多人都没找到你,怎么不跟我们联系?告知阿翁你回来的消息吗?”

李五郎摇摇头,“刚入京,还安顿下来,这几年让阿耶担忧,是我不孝,我还未告知阿耶。想着见嫂嫂方便些,便先来拜见嫂嫂。”

长孙氏对于当初的混乱并不了解,她当时随丈夫去了晋阳,只知道丈夫和阿翁突然起兵反了,再就是被安排躲在了隐秘的地方,后来得知三娘和神通叔父拿下了长安城,等在长安城稳定下来,才收到太原老家沦陷的消息。

大伯和四弟都安全逃离,只五弟一人留在太原老家下落不明。

消息传来时,她能看到丈夫的难过。

跟总是跟丈夫作对的亲弟弟李元吉比,不同母的五郎李智云才更像是丈夫的亲手足。

前线消息传来很多,有传他已经死于泄愤的前朝官员之手,有说他逃亡后不幸遇难了。

乱世中信息真假难辨,等平定太原后,才确定五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翁派人找了两年已不抱希望,只五郎生母万贵妃不相信儿子死了,多次寻女婿冯少师派人去寻五郎下落。

只是这兵荒马乱时节哪里去寻人?

幸运五郎还活着,完整地回来了。

已经生下一子,又怀有身孕的长孙氏能理解一位母亲失去儿子的痛苦。

光是想想,心痛得要跟着死掉。

“三年前四兄连夜去追长兄,我无意间得知此事追出门,不料夜黑走错路撞进了一支流民队伍,稀里糊涂被带着逃难,去年才在兰州稳定下来。”

“兰州?”长孙氏惊讶,“可是金城郡?去年年初,你二兄还到过金城郡,五郎莫不是错过了?”

她更加惊讶的是,家翁起兵一事未告知下面的弟弟,恐怕是四郎得知后才追了去。

四郎一向不把五郎视为手足,还总是欺负他不告知很正常,可大伯李建成也不提,这就出乎她意料了。

不知丈夫知不知此事,她肯定贵妃是不知晓这里面官司,只以为五郎运气不好。

李五郎想起那场阴差阳错的错过,唏嘘一声,“正是不巧呢,我当时生了一张小病留在了会宁郡,等知道二兄到过兰州已经晚了一步,硬是跟二兄错过了。”

长孙氏忙安慰他,“回来就好,阿翁和阿姨要是知道你回来这个好消息肯定乐坏了。”

大兴宫,延嘉殿。

万贵妃愁眉苦脸听着侧殿虚弱的啼哭声,待逐渐消去,忙吩咐人小心照料,她往后殿走去。

后殿置了一小佛堂,万贵妃每日都要念一念经书祈求儿孙平安。

今日同样如此,万贵妃刚跪下,就听见前殿传来吵闹声音。

“娘子!娘子!”

万贵妃皱眉,谁在宫里大呼小叫?

她宫中服侍的都是老人,按理说规矩就是一等一的好。

到底是哪个不长心的?细听有点耳熟。

万贵妃眉头紧皱,走出佛堂,就看见大门前自己的贴身婢女清娘子在激动尖叫。

看到万贵妃,清娘子再也难以保持冷静,小步跑过来,兴奋道:“娘子,小郎君活着,咱们的五郎还活着!”

万贵妃手中的念珠掉地,像是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五郎还活着?”

清娘子喜极而泣道:“秦王妃让人递信,说五郎正在秦王府。”

“秦王府?”

万贵妃已然无法思考,木愣愣跟着重复。

“没错,娘子,太好了,五郎活着回到您身边了。”

终于意识到自己儿子回来了,眼泪从万贵妃眼中涌出,她掏出手绢如何擦拭都擦拭不干净。

“阿弥陀佛,感谢观世音菩萨,保佑我的五郎,让他平安归来,太好了,他现在人在哪?”

万贵妃带着哭腔追问。

清娘子跟着擦拭眼泪,“秦王妃派人送信去给圣人,五郎还留在秦王府,想来面见圣人后得到圣人恩许便能来见你。”

万贵妃人在宫中,并不能擅自去前朝大殿,哪怕秦王府同属于大兴宫。

清娘子这么一说,她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便喜气洋洋道:“快,快吩咐下去,做几道五郎爱吃的菜,我家五郎这几年肯定受了大罪了。”

这儿子一回来,万贵妃整个面貌都不一样了,就好像整个人有了精神气。

长安城南郊,圜丘气氛肃穆。

此圜丘随大兴城一同建立,前朝用了三十多载,今时新朝仍然沿用。

圜丘就是个大土圆坛,后世有个众人皆知的名字——天坛。

圜丘就在长安城正南明德门外,出了城门往东就能看到偌大的祭祀活动。

秦王府消息传递到明德门此时皇帝正沐浴更衣,他需要在外住宿三日,直到完成冬至那日的祭祀活动。

李渊伸出手,自有宦官为他穿衣,待他穿好衣服,门外等候已久的宦官来报。

“圣人,秦王府有人求见,似是秦王妃派来。”

“哦?”

对于几个儿媳李渊了解并不多,所以也有些惊讶这个很少接触的儿媳在这般重要的祭祀活动中传话。

莫不是二郎在前线有变?

李渊心神一动。

“喊进来。”

李渊如何也想不到秦王府来人是来报喜的。

他赫然起身,满脸惊喜,“五郎回来了,那还不快快将他送过来!”

皇帝一开口,一小队兵马经安化门向皇城飞驰而去。

皇帝身边的守卫突然调离一支,哪怕人数很少也引起不少人注意。

有人打探消息,却并未打探出什么来,只知道一刻钟前有人秘密见了皇帝。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这支守卫护着一少年进入皇帝下榻的斋宫。

“祈健!”

李渊看到活生生的儿子,激动上前拥住他,“你这孩子躲到哪里去了?耶耶以为你遭遇不测了!”

李智云很少体验到父亲这种外放的感情,以往只有二兄三兄能有这待遇。

他鼻子一酸,眼泪不由自主落下来,“孩儿不孝,这几年流落在外没能给您尽孝。”

两父子抱头哭了一会儿,待冷静下来李渊招来人,清洗一番后,李渊才打量这个失而复得的五子。

“长大了。”

李渊满意点头,小孩都有他高了,说明在外没怎么吃苦。

“来跟耶耶说说,当年是怎么回事?”李渊拉着他坐下,亲切询问。

李智云红着眼睛道:“孩儿也不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长兄回家后又带着人厉害,四兄连夜追了上去,然而儿子就听家里仆人说是耶耶谋反了,让我去追长兄,若是留在家里恐怕性命不保,城里有忠于朝廷的官员,倒是肯定会拿儿子出气。”

李渊听了这里点点头,心想家里还是有能人,竟然能够看透五郎留在老家的风险。

祖坟都被掀了,五郎真留下,小命恐不保。

“后来呢?”李渊又问。

五子失踪得莫名其妙,也没人拿他做人质来威胁他,大唐建国三年还没有五郎下落,他心里就有几分肯定这孩子恐怕遭遇不幸。

谁能想到三年后这孩子自己回来了。

“儿子追了出去,半路上没追上两位兄长反而遇见了一群流民,身上的财物和马匹都被人哄抢,人也被裹挟在流民中脱不开身。”

“儿子几次想跑都没能跑出来,只能被迫跟着流民队伍前行,后来有消息传来耶耶起兵反了,老宅人都被官兵抓了,儿子也不敢跑了。”

李渊心里叹息,他知道长子建成不待见下面几个弟弟,要不是元吉机灵见势不妙追上长子,恐怕也处境不妙,只是没想到这两个儿子都没告知祈健。

再想想当初二人回来时的说法,李渊心里有些微妙。

当时他还有些不满,元吉都知道跟着长兄跑,怎么只五子读书读傻了留在老宅等死,如今看来还好,他李渊没生出一个傻儿子来。

“回来就好,你阿姨一直盼着你回来,我大唐初立,需要我们父子共同努力,你三位阿兄在外为大唐开疆辟土,你三姊也为大唐守卫苇泽关,你回来正好,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李智云看李渊开心,张了张口,很想说自己不善兵事,最终没拒绝,算了,这会儿耶耶正高兴的时候,不适合扰了他的兴致。

“你阿姨应该已经接到消息,你回去多陪陪你阿姨,等耶耶忙完再召唤你,你大了也该为耶耶分忧解愁了。”

为您提供大神 玄北 的《当唐太宗能看到弹幕后》最快更新

11. 第十一章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