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虐杀饿鬼道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似乎千百年不曾开口,带着一分沙哑,更多的却是荒凉和阴冷。

李治猛地一惊,不知何时,他身前身后那些鬼魂,竟然都不见了踪影?

眼前哪里还有什么河水潺潺,更看不到那些鬼魅的彼岸花。

有的只是一处院子、一座茅棚,茅棚前一个老妪,正佝偻着身子,费力地搅动着一大锅粥状的东西。

李治不自觉提鼻子闻了闻,这是什么味道?

酸、甜、苦、辣、咸,似乎各种滋味都占全了,每分辨出其中的一道滋味,李治的心就往下沉了一分,意识变得模糊了起来。

“不好——”

说声不好,李治赶忙招呼了一声识海中的十二品净世白莲,顿时一股清新的莲花香味,充斥在李治的神识中,那份麻木和模糊才渐渐远去。

“不错、不错,小兄弟年纪轻轻的,这份定力实属难得啊……”

方才那道苍老的声音再次传来,听声辨位,李治将它锁定在茅棚前忙碌的那位老妪。

“在下李治见过前辈,方才可是前辈召唤晚辈到此?——”

就算是没有来过地府,李治也明白,自己居然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人挪移到了此处。

这该是多大的神通啊?

至少,李治的“破妄金瞳”,就无法看出眼前这老妪的修为境界。

你若非说她不是修行中人,你真的信吗?

“破妄金瞳”也算是李治十分依赖的一项神通,可是,这么多年来,往往看不透对方修为的时候,要远多余看透的时候。

尤其是到了现在“蓝色级”的水准,差一级就要大成了,却又出现眼前这样的情况,难不成这老妪也是一位“准圣”吗?

李治很是郁闷,自己也算苦修了这么多年,却越来越发现,三界中的强手太多了,动不动就能跳出来一个大罗、准圣来。

“难得啊,没想到小兄弟居然还是一个识礼之人?不错,是老婆子把你唤过来的。”

“你一个阳气满满之人,却要装作鬼魂去过那‘奈何桥’,也不怕把自己掉到‘忘川水’里吗?”

“看着挺聪明的人,怎么尽去做一些傻事?来,老婆子有些累了,你帮我搅和一会儿汤吧……”

李治有一种错觉,似乎眼前这个老妪,竟然把自己当做了她的子侄一般,随口就毫不客气的吩咐道。

“怎么还不过来,难道还要我老婆子去请你吗?”

李治稍稍一个迟愣,那老妪似乎就要马上发火了。

“这就来——”

李治倒很是乖巧,紧走了两步,来到老妪的身旁。

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更加的强烈了,李治强忍着几欲作呕的味道,从老妪手中接过搅拌的大号汤勺,竟然一个趔趄,好悬没将汤勺给摔地上。

“哎,现在的年轻人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把汤勺都拿不稳,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

老妪晃悠悠地转过身去,从一旁的橱子里,拿出来一个黑漆漆的大碗,那碗也不知道是用何种材料做成的,粗糙的很,关键是碗底还残留一层厚厚的饭渣吗?

“收敛心神,当用文武之力搅拌,左七右三、上九下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为五。小兄弟,你可不能坏了老婆子这锅汤啊。”

李治已经张不开口说话了,这把汤勺也太重了吧?

李治没有细衡量,至少也得在十万斤以上吧,幸亏他现在已经是大巫之体,要不然还真未必能拿得动。

听老妪的口气,居然还要用什么文武之力?

至于后边的口诀,李治倒是很熟悉,不过是简单的九宫诀而已。

李治双手持着汤勺柄,左手推阴、右手过阳,依照口诀将整个大锅想象成一个九宫格来。

用力上逢奇稍缓,遇偶趋强,上下划动,左右捭阖,居然入了忘我之境。

“此子乃何人,怎会有如此悟性?拥有大巫之体,却能够修炼元神,怪哉、怪哉……”

一旁的老妪就那样看着李治,双手甚至在袖子里掐算了半天,却无法算出李治的来历。

……

“一碗迷汤穿肠过,前尘往事随风扬。千世轮回为相见,缘定三生恨意长。汤成也——”

随着老妪的一番吟诵,李治也从忘我之境中醒来,手中的汤勺已经不见了,两臂却酸痛无比,似乎连举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

“小兄弟,方才你自称‘李治’?看起来像是一介人族,却为何会有大巫之体?”

那老妪到底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敢问前辈可是孟婆?”

李治整理了一番心神,却对方才发生的事情感到模模糊糊的,似乎记得又似乎什么也记不得了。

“不错,老婆子正是孟婆,你还没有回答老婆子的话呢,这样的年轻人可不礼貌啊……”

原来此人真是大名鼎鼎的孟婆啊?

虽然李治心中早已有了判断,当这老妪亲口承认的时候,李治还是震惊万分。

传说中,十二祖巫之一的后土,在巫妖之战后,感众生死后鬼魂无处栖身,凄苦不堪,便以身化轮回,从此才有了“六道轮回”。

后土也因此被尊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与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和南极长生大帝,并称为“六御”。

而地府之中,却留下了后土的元神坐镇,就是众所周知的“平心娘娘”。

李治却知道,眼前这位孟婆才是后土的真身所在,无论是“六御”中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还是那位平心娘娘,都只不过是分身而已。

“人族李治,见过孟婆前辈——”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李治重新上前见礼,那恭敬的姿态远胜于当初谒见玉皇大帝之时。

“晚辈虽是人族,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大巫后羿,得后羿大巫赐下一滴大巫精血,方才有在下如今的大巫之体。”

后土娘娘可是有着“地母”之称,算是洪荒以来第一慈悲之人,比起西方天天把慈悲挂在嘴上的佛门,不知强上多少倍。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你如今也算是半个我巫族中人,又能修炼元神,将来的成就无可限量啊。”

孟婆看着眼前的李治,眼神中透露出异样的光芒。

巫族早已没落,到了后土这个层次,已经算是超脱了种族的存在,她虽然出身于巫族,心中所怀的却是万物众生。

“不知李小兄弟犯险来到这地府,究竟所为何事?你要知道,此处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也是一个多方势力犬牙交错之所啊。”

有了半个巫族这层身份,孟婆就更不把李治当外人了,随手一挥,刚刚熬制好的那锅汤,消失在了虚空之中。

想必那就是闻名三界的“孟婆汤”了。

相传“孟婆汤”以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而这第八味,便是一滴孟婆的伤心泪。

“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处,方能熬成一锅好汤。

李治多少还有些可惜,没能带一些回去研究一番,这“孟婆汤”是否还有其他功效。

李治之所以到地府来,就是为了替孙悟空寻找“灵明石猴”的本源,可是,孙悟空自己也仅仅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

地府,那可大了去了,区区本源那么小的一样东西,你让李治到哪里去找?

再说,孙悟空的事情,那是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事关孙悟空的生死,或者说事关佛门的脸面。

一旦在这种情况下泄露了出去,不仅仅孙悟空难以复原,恐怕就连李治都自身难保啊。

“小兄弟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此间只有你我二人,只要不出老婆子这个小院子,就算是圣人也未必能窥测一二。”

这倒不是孟婆在夸口,她虽然也是“准圣”境界,却更是祖巫之体,同一般的斩三尸成就的“准圣”相比,祖巫更算是“以力证道”的“准圣”。

“非是小子不愿言明,实在是此事关系重大,小子怕将前辈也给牵连进来,所以……”

谁说李治是“诚实可靠小郎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