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成长就是要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小皇帝眼睛微微发亮,丞相久居相位自行做大的问题是每个皇帝都担心的,即便是赢渠梁和商鞅那般,也难逃下一代人的猜忌。

如果把丞相的任期规定下来,倒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更难得的是,这一点是岳庭渊自己提出来的,又为皇帝避免了卸磨杀驴的舆论压力。

而对于丞相而言,这也是一种保障。

只要他在任期中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皇帝也不能想让他滚蛋就让他滚蛋,虽然说在揽权上没有好处,但对于真正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人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规定任期还有一个好处在于,能让政治斗争变得有所缓冲。

以前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现在有了期限,大家可能更加回去关注的是下一个上台的是哪个流派的丞相。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从权谋之争,变成政见之争。

只要四位丞相和皇帝本人没有全部脑子发抽,那么获得权力就会很大程度的发生变化了。

小皇帝越想越兴奋:“此事当送到刑部去议,趁大秦律还没有公布天下,便定为常例——对了,岳大人觉得朕需要跟太后商量一下吗?“

这可不是真的想问岳庭渊要不要商量。

岳庭渊点了点头:“这就是太后给臣的建议。“

那就妥了。

小皇帝笑起来,太后办事情,想得果然还是很周到。

“那关于中原道府正的继任者,岳大人可有人选?“

”中原道现在能做事的很多,但因为事务繁杂,很多新生的东西都是从中原道开始。臣在那里日子久了,手下的官员都习惯性负责自己手上的事情,而不统筹全局。要说继任者的话,臣倒是看中了皇上的一位故人。“

“哦,是谁?”

“现任民部灾情管理司防预署中原、楚北、徽山三道管事,这两年间他参与的各种灾害防预和治理活动高达十五起,每一次表现都十分出色。不出意外的话,梁买会在今年年末考核中推荐他做防预署的总管事。 ”

“你觉得他更适合做中原道府正?”

“那倒也不是。太后言天道有亏,这一两年各地的灾情确实也层出不穷,臣也不知道他是待在哪个职位上能有更大的作用,但优秀的人才,总是很抢手嘛。”

“防预署总管事不过是个四品,府正却是二品。文州兄长和肖三哥救过我们的命,朕自然想让他做更大的官!但就这样把他放到府正的位置上,会不会太招人眼目了。“

“那臣建议许丞相先不要着急去辽东。这次南洋之战,需要中原道出的力必然不少,许丞相先行兼理中原道,招田文州去做副手,只要他能立功,再行拔擢便水到渠成。“

许墨林在旁边吃着猪耳朵,闻言抬头:“可以。“

话说到这份上,君臣之间的气氛就融洽起来了,大家说说笑笑吃完了饭,各自回家。

岳庭渊和赢婉儿手牵着手,小皇帝和萧君佐并肩而立,只有许墨林一人踏着夕阳余晖孤独而又豪迈的消失在了市井之中。

“我以前觉得他就是个很普通庸俗的大臣,虽然他很受先帝宠爱,也自以为才高八斗,但我对他没什么好感;这几年他不做什么事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反而觉得他可爱又有些可敬起来。“岳庭渊注视着许墨林的背影,淡淡说道。

赢婉儿抓着他的手,也望着那片夕阳:“变了很多啊,大秦、皇上、皇族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嗯,我们也要变了。“岳庭渊侧头看向她,”我要在长安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你呢?“

“我啊!“赢婉儿勾唇一笑,”我的火锅店差不多也该往更大的城市发展发展了,你说呢?“

小皇帝坐在马车上,展开岳庭渊的谏书,仔仔细细地看。

萧君佐安静的坐在另一边,望着窗外的夕阳。

“你在洛阳这四个月也没白费,岳庭渊若不是被你磨得心动,断不会写下这份谏书。“小皇帝安慰道。

萧君佐惊讶的侧过头:“您怎么看出臣有些挫败?“

“哈,那么多年的朋友了。“小皇帝忽然合上了谏书,”君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多读些书,你一定要做我的丞相,你承诺过的,知道不?“

萧君佐深深吸了口气:“今日见了许丞相,心中其实有很多感触。你说若是先帝还在,遇到这种情况,舍得让他远赴辽东吗?”

“想来是不舍的。”小皇帝说道,“所以,君佐,你一定要胜任……”

“感情和理智很多时候并不能同时被满足,就好像感情上我希望阿宁和阿舒都留在长安,我们四个还能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的在一起玩耍。但理智上,我又知道,我们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萧君佐望着夕阳,叹息了一声,“大秦实在是太辽阔了,无论是感情还是理智,都让我觉得有些惶恐。”

小皇帝也看向了窗外。

他其实特别能明白萧君佐的感受。

大秦太辽阔了,大秦这片土地上的人太多了,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颁布的每一项政策,都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计和生命。

要是母后和太后没有去南洋,武国公和阿舒他们没有去西域,圣光帝国的计划就要得逞了。

为了保护这个国家,他注定要和最亲爱的人们分开。

包括君佐也是一样的。

如果想要让他将来能成为一个足以胜任天下的丞相,那么自己就不能一直让他待在自己身边做自己的幕僚,而必须允许他不停的出去做独当一面的事情。

从今日之后,最后的朋友,也要变得聚少离多了。

真希望这一切都能有个期限。

小皇帝没说出来,但他心里早已不止一次的那么想过了。

或许有一天,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完美,到处都是挑不尽的人才,官员选拔有流程,百姓生活也有流程。

这个国家不再依靠某几个人来支撑,而他就可以把皇帝交给别人来做,自己游历三山五岳,想去见谁就去见谁,想要留在谁的身边,就去留在谁的身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