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暗潮汹涌

一匹快马从襄阳城东门驶出。

季云轩坐在马上,紧紧握住缰绳,满头是汗。

淦……

季云轩心想,早知道还是让蔚岳准备一辆马车了……

他一看到那封关于袁绍拥刘协在邺城建都的消息,就立马坐不住了。

没时间再慢悠悠顺江而下回徐州了,他立刻让蔚岳给他准备了一匹快马。

可是,刚出城没多久,他就后悔了。

这从小没练过骑马,一个人坐在这快马之上,颠得他三餐都要出来了。

“驭……”

季云轩拉停了快马,自言自语说道:“冲动了冲动了……”

他翻身,从马上下来,揉了揉自己的屁股。

从襄阳城东出来,可能还没有十里地吧,季云轩这小腰已经受不住了。

他牵着马,在官道上走了一会。

此时,脑中回忆起那几份情报来。

关于袁绍的那份情报,一共有三封信。

三封信分别来自河内郡怀县、并州晋城和冀州邺城。

三封信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看,其细节是:

当时,刘协一行刚要登船,就看见自北方并州方向,来了一支骑兵。

那是袁绍军的部将颜良。

颜良奉命南下,迎接刘协,并护送刘协往东,去冀州邺城定都。

这一点,来自并州晋城的情报可以证实,那几日,确实有一队骑兵挂着颜良的旗号,从南门出。

自河内郡,黄河下游怀县发来的情报看。渡河的船队在黄河里出事之后,于黄河北岸,怀县境内,出现了部分生还者。

而这些生还者,在怀县短暂停留后,被袁绍的军队,悉数带去了冀州邺城。

自邺城发来的情报看,一个月前,袁绍在邺城南门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恭迎天子。

天子并未露面,据说是惊魂未定,不愿露面。

三天之后,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天子定都邺城。

季云轩牵着马,在官道上慢慢走着。

他觉着,这三份情报,看上去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天子刘协当时并没有登船,而是被颜良接走了。

而有一些登船后,出事生还的东迁公卿、随从,在怀县被救起,很快也都随着天子的路径,去往了邺城。

袁绍在邺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刘协入城后第三天便定都,向天下发布诏书。

但是,其中的疑点也是不少。

第一、天子未登船,但颜良只接走了天子,并没接走跟在天子身边的那些侍从。这些人,去哪里了?

第二、在怀县被救起的那些生还者,是怎么知道天子去了邺城的。因为,那个时候河内郡的怀县,实际上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

第三、刘协进邺城,并未露面。

第四、距离黄河上的事故,已经过去了将近七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前进邺城,那就是说,颜良护送刘协的军队,在路上花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这六个月的时间,他们干什么去了。

第五、也就是他最怀疑的一点。在历史上,袁绍是拒绝迎接天子的。是什么让他改变了注意,突然间派颜良南下的呢?

颜良已经接走了刘协,袁绍又大费周章,将怀县的那些生还者接到邺城做什么呢?

单单一个刘协,放在身边,岂不是更好控制么?

又或者说……

季云轩心想,颜良只接走了刘协,那么能够在邺城证明刘协身份的,就只有那些随着刘协一路东迁的,在怀县被救起的生还者。

袁绍大费周章,去到曹操的地盘接人,就是为了证明,他接到的天子,是真的刘协……

不管这事情,是真是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在袁绍的军中,出现变化。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袁绍改变了注意,主动去接刘协。

而在邺城定都之后,马上发布檄文要讨伐曹操。

这就意味着,规模接近官渡之战大战役,很有可能要提前四年开打了。

而这个时候打,曹操可以说完全不是袁绍的对手。

冥冥之中,季云轩感觉到,这件事情,跟他开启了霸王模式有关。

几乎就是在系统升级完的同时,他收到了这些信息。

跟袁绍方面的情报,同时收到的,还是长安的消息。

因为长安的消息,跟袁绍拥刘协比起来,没有那么刺激,所以季云轩并未放在心上。

而此时,他再回想起来,长安那边的情况,似乎也是不寻常。

据报,长安城里,李傕设计杀了郭氾,并把他的全家给灭了,但是,仅仅留了郭氾的妻子,做妾。

这看上去,在这乱世,极为稀松平常的事情,此时引起了季云轩的警惕。

李傕灭了郭氾,基本上统一了以长安城为核心的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三府。

以潼关为要塞,据守关西平原。

这个变化,加上袁绍和曹操的矛盾加剧,有可能让本来蹦跶不了几年的李傕,获得了猥琐发育的时间。

只要他不再那么作,好好发育,有可能占据关西平原肥沃的土地,强势发展起来。

突然,一队骑兵,从季云轩的前面飞驰而来,扬起了一片灰尘。

季云轩看着,那骑兵上打的是“蔡”字旗号。

估计,是蔡冒的部下。

那队骑兵,经过季云轩之后,往侧面的小路,走向汉水的方向。

季云轩好奇,便跟着他们,也改道进入小路,一路下山,来到汉水边。

走出密林,就看见,汉水在此处,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走势开始往南。

那队骑兵,在河滩上飞驰,一路往南驶去。

季云轩抬头,顺着他们去的方向看去,一下子震惊住了。

在那汉水上,密密麻麻停靠着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

无数的陆军和水军,在那战船上操练着。

这气势,你要说是打赤壁之战的曹操八十万大军,也有人相信。

季云轩下马,躲在密林间,慢慢向那水军营寨靠近。

那营寨上,打的都是“蔡”字号的旗帜,说明这是一支由蔡冒掌管的水军。

按理来说,在196年的这个时间点,刘表的荆州军,是不可能有这等规模的水军的。

而现在,这支强大的水军,就在他的面前,这母庸置疑了。

不远处,他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昨天还在和自己喝酒的蒯良、蒯越兄弟俩。

他们从马车上下来,在士兵的指引下,匆匆走向前方,在河滩上的大营。

看上去,一片祥和的荆州,似乎,也在准备着一场大战。

这数百艘战船,要开向哪里呢?

季云轩心里如明镜一般。

不是扬州,便是徐州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