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刘备受赏

“我们已经没有出路了,公开吧,为大贤良师举办葬礼,让大贤良师轰轰烈烈的魂归黄天。”龚都红着眼圈,看向张角的房间。

“对,以王公之礼下葬。”刘辟斩钉截铁的说。

“末将附议。”黄巾军渠帅齐声大喊。

“善。”张梁看着眼神坚定的众人,点头同意。

“对了,何曼呢?”张梁发现人群中没有何曼的身影。

“手下士兵报告说,何曼追击敌军后军时,被一红脸大汉斩杀。”一名渠帅报告了自己得知的信息。

众渠帅内心有些发寒,何曼的武艺再他们中是个顶个的存在。

剩下的渠帅中,武艺最高的刘辟龚都也撑不过何曼二十回合,如今却战死沙场,而且是优势情况下被斩杀。

“尸体带回来了吗?”张梁忍住悲痛。

“带回来了。”

“明日,与大贤良师一同下葬,让他们在黄泉之下,也能并肩作战。”张梁想了想。

如今战况紧急,而且放置时间长容易引发瘟疫。

“大贤良师死讯传出之后,汉军必会攻城,回营之后,镇墩士兵,统计伤亡,紧守城池。”张梁不敢怠慢,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的人要努力活下去。苏丹小说网

众将告退,刘辟龚都留了下来。

“人公将军,这广宗城,怕是守不住了。”刘辟忧心忡忡的说道。

“怎么,你怕了?”龚都没想到刘辟拉着他留下来是为了说这个。

“你不怕死,我更不怕。我意思是,城破之后,大贤良师的尸体可能被破坏。”刘辟悠悠的说道。

“那明日下葬之时,寻一长相相似之道友躯体,与之调换,大贤良师,你二人另寻一处埋葬。”张梁认为刘辟说的有道理,吩咐刘辟前去实行。

二人退下。

“老龚,你说你我二人,死后还能追随大贤良师作战吗?”刘辟边走,边问龚都。

“会的,而且,别叫我老龚,我叫龚都。”龚都自信的点头。

“哈哈哈哈。”

次日,张角死讯传出。

广宗城内哭声震天,黄巾军自发的为他们敬爱的大贤良师披麻戴孝。

城内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昨日黄巾军前军战死八千人,右军左军共战死将近两万人,精锐已经损失殆尽。

加上中军后军的阵亡黄巾军,数万人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张角下葬的那一刻,忠诚的信徒哭晕在地,数千人自杀当场。

广宗城中士气低迷,巡守的士兵如行尸走肉一般,他们敬爱的黄天,没有庇护他们的大贤良师,黄天的代表,已经彻底离他们而去。

张角就是他们的信仰,张角在的时候,他们能发挥出极大的战斗力,但是张角一死,众人已经无心战斗,他们已经感觉出来,黄天没有庇护他们。

城外,皇甫嵩军帐之中。

“城内哭声震天,探子来报,张角已死,广宗城城破在即。”皇甫嵩环视众人。

“将军,请让末将戴罪立功。”郭典出列,他太想洗刷自己的耻辱了。

“你右军昨日战死六千多人,已经是元气大伤。”皇甫嵩没有同意。

“步兵营申请出战。”步兵校尉卫觊出列。

“不急,城内已经是哀兵,休整几日,待援军赶到,再行攻城之事,况且你前军昨日也战死六千多人,谈何攻城?”皇甫嵩手抚长须。

昨日如果不是张角借天时,黄巾军必然打败,广宗城此刻已经被攻下,可惜千算万算,皇甫嵩忽略了张角不仅是黄巾军的天公将军,还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

“坚寿,昨日后军斩杀敌军黄巾渠帅之人,姓甚名谁?”昨日关羽神威一刀,在军中已经传开,何曼征战多月,声名已经大震。

“此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是幽州涿郡义军首领,其结义兄弟三人皆是忠君爱国,智勇双全之人。”皇甫坚寿不吝赞美,毕竟是他的部曲。

“幽州涿郡,还是结义兄弟,想必是刘备等人,只是张飞被自己拐走了,谁补充进来了?”公孙康有些好奇,内心沉吟。

不一会,雄姿英发的三人进账,皇甫嵩不是董卓,听刘备自我介绍之后。

“原来是中山靖王之后,子干之徒,董卓老贼,嫉贤妒能,险些害我大汉损失良将矣。”皇甫嵩大怒。

“汝兄弟三人,作战勇猛,忠君卫国,刘备升任军司马,关羽田豫俱为军侯,尔等可有异议?”皇甫嵩思索一阵,定下安排。

“我等并无异议,有功当赏,三位壮士实至名归。”公孙康第一个出列赞同。

太史慈等熟悉的将官见公孙康赞同,也出列赞同。

刘备三人以及皇甫坚寿感激的看着公孙康,如果有人不顾皇甫坚寿的面子,横加阻拦,自己的功劳可能不会被认同。

“如此,尔等下去整顿义军吧。”皇甫嵩没有多留。

三人拜谢告退。

公孙康在三人进军帐之后就眼神闪烁。

公孙康本想让太史慈出列反对,仔细考虑之后放弃了这种想法,此时刘备三人背后站着的是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自己如果贸然反对,会与皇甫坚寿产生冲突。

皇甫坚寿内心敏感,他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是靠着父亲的余殷才做官,所以后军立功之后,自己带头不承认,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公孙康可不想被人射黑箭。

况且三人本就有功,自己反对皇甫嵩升官,对自己的名声也有伤,恐落个嫉贤妒能的名声。

再者,皇甫嵩也不会同意自己的说法,如今天下大乱还有多年,不知道这方世界刘备能不能跟上一世的世界中,白手起家打出一片天地。

想到这里,公孙康产生了浓厚的结交之心,一来是对这位白手起家的汉昭烈帝的好奇与丝丝钦佩。

二来关羽自己挖不来,可以试试田豫啊,而且多年以后群雄并起,说不定会与刘备发生冲突。

让手下众人与关羽切磋一番,摸一摸关羽的路数,毕竟关羽斩将的能力太猛了,自己可不想手下的将领被关羽乱杀。

相通之后的公孙康,第一个起身同意,他在军中多月,也有自己的人脉,加上刘备统帅的还是皇甫坚寿手下的义军,不会查收他们前军等军的军权,自然是无人反对。

如此,刘备三人在这位面中彻底洗白,做了汉军中军官,虽然统领的还是手下义军为首,没有朝廷承认的话,黄巾之乱结束之后可能也会随义军回乡。

但是已经入了皇甫嵩的眼,想必刘备起家会早几年。

散会之后,公孙康找来太史慈,郑益,典韦郭嘉四人,“刘备三人非池中之物,俱是气势非凡。

况且那何曼手中武艺不差,稳稳胜我,想必这关羽武艺更是不凡,我等去结交一番这兄弟三人如何?”。

典韦与何曼交过手,自然对关羽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之心。

“弃疾,那还等什么,走啊。”太史慈性急,提着长枪就要走。

被典韦拽住,“你骑着马气势汹汹的去干啥?万一引起误会,导致炸营,十个你都不够皇甫将军砍的,先去拜访,再切磋。”

“也是,也是,老典教训的是,咱们老典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妥。”太史慈承认错误。

“就是,子义,你这个性急的毛病,以后可得改一改,不然会吃大亏的。

你以后必然要坐镇一方,领军打仗,还要考虑手下的士兵的性命。”郭嘉识人很准,他感觉出来太史慈如此下去,会吃大亏。

“晓得了,晓得了,那弃疾打头,我们前去结交一番?”太史慈点头,郭嘉的话也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演义中对太史慈的塑造就是重义,重功,是刚毅武勇之士,最后也是中了张辽的埋伏遗憾身亡。

如今被郭嘉说教一番,日后潜移默化之下,太史慈也许会改变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