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切顺利

收到高启的电报后,杨潇连忙进宫,给周永琪送去这个好消息。

周永琪知道马家的选择,对于北方春雨计划,也就彻底放下了担忧!

陕甘总督就是最关键的一环,现在,马家已经表态回归了,周永琪的计划也就完成了一半。

之后,周永琪和杨潇开始讨论陕甘总督易帜的时机。

通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现在不要动,

等朝廷和川蜀总督刘项、乌斯藏总督赵朴之谈妥以后,

三省之地同时宣布易帜,这样可以让反对势力没有反应的时间!

而且,朝廷也要提前安排人手和军队进入他们的地盘,

在改旗易帜之前,就把三省之地肃清一遍!这样,回归朝廷后,也可以很好的掌控这些地方,不至于手忙脚乱。

接下来,德康皇帝开始召见锦衣卫、户部、兵部等各部尚书,

让他们抽调人手,制定计划,先进入陕甘行省,还要准备好接收川蜀和乌斯藏的准备。

众臣在知道陕甘已经同意和平归顺后,也是嘴都咧开了,

高兴啊!眼看就要分崩离析的帝国,通过皇帝和众人的一起努力,

至少北方之地是彻底统一了!

史书上一定会留下他们的名字,这让他们这些在乎名声的读书人,怎么能不兴奋!

众人对于北方春雨计划,也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西安那边,收到朝廷的指示后,马家表示,一定配合朝廷的行动,

高启也开始和马家商议,准备迎接朝廷军队和人员的相关事宜。

这次,德康皇帝动用了第3军的人进入陕甘。

定武军没必要动,又不是去打仗!

第1军还留在黑龙江,配合当地总政和部队坐镇三省,还负责守卫边境!

征北军10万人,已经全部撤回了蒙古驻地。

第16军和11军的番号,周永琪不准备恢复了。

他发现,现在帝国的常备军如果全部收拢中央后,人数太过庞大了。

帝国编号军团16个,少说也有200万的在职军人,

各个军团之间,人数多的接近20万,人数少的10万出头。

由于这些军团都是七年战争时期建立的,所以编制庞大,

周永琪已经动了军事改革的心思,想要取消军团一级的编制。

只保留定武军和征北军、镇海军三个拥有名号的军团,其他军团一律撤销。

以后以卫级编制排号,刚好,明秦帝国的一个卫,和后世的一个师人数差不多。

发生战争以后,根据需要,在把各卫联合混编成军,

这样一来,可以裁撤一部分军人,还能彻底杜绝地方军队做大的可能。

不过,这些都是要帝国彻底统一后,周永琪才会推动的军事改革。

就在陕甘马家同意归顺后,监察司的人也联系上了川蜀总督刘项。

作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的帝国铁杆总督,

刘项表示,川蜀和平回归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知道了朝廷的接收计划后,他还表示,川蜀之地,完全没必要等朝廷的军队进入,

他们自己就能顺利回归,不会给朝廷引起一点麻烦!

也不怪他刘项说出如此大话,

刘项掌权后,不断的清除与自己理念不合的人,通过多年的布置,

各级军队、政务上的人,都是心怀帝国,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在监察司的人不断表示,这都是为了配合朝廷的计划,刘项只能作罢。

要不是监察司的拦着,怕是他刘项早就冲到电报局,通电全国了!

你无法理解一个,从小被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而且,为了这个理想忍辱负重之人此刻的着急!

眼看,他的理想就要实现了,刘项能不急吗?

刘项为了早日改旗易帜,还派了小部队护送监察司的人进入乌斯藏。

监察司带头人只能吐槽道:你不就是明着催促哥几个赶紧去通知说服乌斯藏总督吗?还美其名曰保护,爷么还能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监察司的人也只能在刘项炙热的瞩目下,马不停蹄的赶往乌斯藏......

赵朴之接到监察司的来意后,也是光棍的很。

所有要求都是一句话,我同意!我配合!

如今,乌斯藏的主要城市,都入驻了帝国第2军的部队,

就连乌斯藏与南亚、中亚等国的边防部队主官都是第2军的人,他有什么好犹豫的!

赵朴之只有一个要求,他回归朝廷后,不想呆在乌斯藏了,

太他妈累了!

作为边境总督,又要和朝廷阳奉阴违,又要防止敌国吞并他们,真的是在刀尖上跳舞,

老赵表示,心力憔悴啊!

现在彻底放下了执念,卸下了担子,他还想去内地,好好养养身体呢。

听说朝廷的地盘,经过两年的改革,彻底变样了,他还想到处看看呢!

这么多年,赵朴之的头发都白了一半,监察司也只能表示同情,并会把他的要求上奏给皇帝陛下。

周永琪知道后,也是呵呵一笑就同意了,并且表示,他的财产可以自行留用。

马家在财产问题上,也是主动上缴了一半,他马占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一些盘剥百姓的事!

马家三兄弟倒是没什么污点,毕竟他们老爹已经为他们攒下了这么厚的家底,完全没必要做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马占和他的儿子,在表示回归后,也是顺势交出了一半的家产,

这就是告诉皇帝,我知道错了,也交了罚款,以后不要抓着小辫子收拾我了。

周永琪也安心的收下了马家的一半家产。

而赵朴之在乌斯藏,本来就穷,还要养着军队!

加之,乌斯藏地区的主体民族也不是汉族,

他老赵不能做得过分,所以也没有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还因为军饷和发展问题,不断缩减自己的开支!

你说这老赵也是个妙人,说他胸无大志,他在乌斯藏干的挺好,

特别是在大是大非上,坚决果断!

牛牛的印度总督,之前没少和乌斯藏制造摩擦,

这老赵也是个能人,该硬就硬,该打太极就打太极,实在不行了,马上向朝廷投诚!

周永琪也只是说了一句:这赵朴之是个人才,也是个聪明人呐。

现在,他来个急流勇退,赵朴之和马占都不是简单人啊......

朝廷在收到三省总督都同意和平回归后,开始研究怎么对付新疆总督盛旗贵。

如今的新疆,还没有和老毛子接壤,

在原时空,这时候的中亚三个斯坦国,都被沙俄吞了!

不过因为明秦的原因,沙俄与明秦都默契的在中亚扶植了一个准格尔斯坦国作为两个大国之间的缓冲!

所以,盛旗贵的外部压力并不大,小日子还过的比较滋润,

也不知道,监察司的人去和他接触能不能让这老小子回归?

周永琪和大臣们一致认为,对于盛旗贵,可以等三省改旗易帜后,再去联系他!

到时候,北边是缓冲国准格尔,其他三个方向被蒙古、乌斯藏和陕甘行省包围,晾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现在就去联系他,第一是效果不好,而且,盛旗贵也没有表示过站在朝廷一方的态度,

所以,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万一盛旗贵把朝廷的打算捅出去了,彡彡訁凊

其余没有回归的省份还不炸锅?

虽然,帝国一统北方后,大概率,剩余的西南两省和南方各省会抱团对抗朝廷,

但他们一定不敢开第一枪,也就是说只能呆在南方被动防御!

他们想北伐,以什么名义?

清君侧?推翻帝制?

哪一条他们都不敢用!德康皇帝这些年干的不错,明显就是一个好皇帝,老百姓会听你的清君侧?

至于推翻帝制?同样的道理,明秦皇室在民间威望巨大,

一个五贤帝,一个抗击外敌的厚坤帝,虽说,造成了帝国的实质分裂,但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这些问题,又不是厚坤帝造成的,都是早多少年积攒下来的,

而且,厚坤帝都把帝国重新拼装起来了,只不过不要脸的西夷背后捅刀子,给帝国来了个狠的!

再到现在的德康皇帝,五炸带两王,就问你怕不怕!

在现在的明秦百姓眼中,像什么大漂亮的总统制都是异端,

你们那什么总统干4年就换一个,最多只能干8年!

怎么滴,闹着玩呢!这样的国家能稳定?一个国家没有皇帝怎么行呢?

这就是如今帝制思想根深蒂固的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那只剩最后一条,直接造反了。

问题是,造反要么是皇帝干得不好,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要么是你自己雄才伟略,干的比皇帝都好,老百姓都拥护支持你。

这两条,一条都不占啊!

所以,帝国统一北方后,完全可以低头种田,积蓄力量!

静静等待一击必杀的时刻,说白了主动权在朝廷这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