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11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离不开计算。】

【提到华夏古代的数学,那就离不开《九章算术》,提到华夏古代的数学家,又离不开“人形计算机”

祖冲之。】

2021年,华夏的量子科学再次有了新的发展,量子计算机取得新突破,研发的两台量子计算机“九章”

和“祖冲之号”都升级成了二号,华夏成了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机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更有趣的是,最强的量子计算机是华夏造的,最强的反超量子计算机的经典算法也是华夏提出来的。

在量子计算领域和经典计算领域,华夏始终在引领世界。

华夏在光学和超导两条技术路线上都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超越了美国。

但是我们并没有满足,这只是一个开始。

刚刚因为屁股好看,从死刑里逃过一劫的数学家张苍趴在榻上,艰难地抬着头看天幕,这一看立刻精神了:“这不是我增补的《九章算术》吗?”

他的同僚耿寿昌正提着小酒过来探望,一看也乐了:“嘿,还有我,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

张苍为了看天幕,让家人把木榻抬到院子里,耿寿昌一进宅子就看到了张苍的姿势,好一通嘲笑:“活该!不喜欢良家女子,到处偷人,差点没命了吧!”

张苍嘴硬:“你不懂其中乐趣。”

耿寿昌提着小酒坐在他的木榻边,自顾自往嘴里倒了一口,砸吧砸吧:“你也不懂我的乐趣。”

张苍闻着酒香馋死了:“你不是来探望我的吗?这酒水怎么自己喝了?”

“我是来看你,这不已经看到了吗?”耿寿昌用手指了自己眼睛,又指了指张苍表示自己“看”完了。

看到张苍蠕动着身子过来想抢酒喝,耿寿昌把酒水往自己嘴里倒的更欢快了:“现在轮到你看我了,看我喝酒吧哈哈,你伤势未愈不能喝哈哈!”

三国,魏元帝时期,刘徽看了看手中正在研读的书籍,再看了看天幕:“这不是我刚刚作注释的书吗?”

难道后世还在学《九章算术》,甚至研究出了更为高深的内容?

看着那一看就很高级的计算机,刘徽疯狂心动。

“现在有算筹,后世宋明清时期有算盘,未来有计算机,不知道老夫能不能研究个不一样的……”

他的妻子在一旁同样手里拿着一本书,头也不抬地说道:“别想太多,我看你还不如试试那算盘,那东西是木头,明清能造,我们也能造。”

刘徽想了想:“夫人说得有道理!我这就去找工匠做算盘!”

刘夫人这才抬眸,懒洋洋看了他一眼:“知道你喜欢,我已经让人去做了,你等着工匠做好了送上门来直接用就行了。”

刘徽大喜:“夫人贤惠!”

刘夫人傲娇地哼哼一声,把自己手中的书朝刘徽一推:“这个

问题我不是很懂,

……”

?_[(,

俨然就是《九章算术》。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已经被天幕夸过,现在能从容面对:“祖冲之二号,既然有二号,那想必也有一号。”

儿子祖暅颇为羡慕:“父亲,你在后世真出名!”

还年幼的孙子祖皓也在一旁牙牙学语:“厉厉害!”一说话,门牙不在,有点漏风。

祖冲之哈哈一笑,把小孙儿抱起来举高高:“我的乖孙孙也要加油哈哈!”

祖暅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自己儿子,野心勃勃:“我们都要加油!要让史书上记住我们祖孙三代都是知名数学家!”

——他如今发下的誓言,在历史上最终成真,祖孙三代都做到了。

【我们除了有量子计算机,还有量子科学试验卫星。】

【这就是著名的“墨子”量子科学试验卫星。】

2016年8月16日,酒泉发射中心,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升空。

2020年6月,“墨子号”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2021年1月,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在华夏建成。

科学家看着“墨子号”升空,看着它不断刷新历史,取得新成就,激动地对记者说道:“我们取‘墨子号’这个名字,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是可以做好科研……取名‘墨子’正是展现我国的科研自信。”

【这不是我第一次提到墨子,这里再次提到,正是因为,墨家在古代是最有力的一支工匠,象征着华夏古代的工匠精神。】

【在墨家鼎盛时期,有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发展,有军工也有民工。】

【一门技艺有自己的思想才能独立起来,到墨家分裂之后,墨家工匠大部分只被当做手工匠人使唤,并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思想,在乎他们的理念,也没有人在乎那些精妙绝伦领先世界的器物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以致于许多器物只存在于文字图像,完全没有实物流传下来,这是非常可惜的!】

荆咕语气中的遗憾,隔着时空都让人听出了其中的痛惜。

她是真心觉得,古代工匠没有发展出科技不仅仅是因为封建制度,因为封建统治阶级只当做“奇巧淫物”,而且大部分的工匠自己也没有往深处去思考去研究。

但是工匠并不是一直都如此,也不是没有能力思考。

先秦时期的工匠汇聚在一起,同样不是贵族出身,但是依然有自己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这就是人性在劳动中绽放的智慧。

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朝廷统治力衰弱,外界不断有新的技术流传进来时,同样出现了许多跨越时代的新技术,那些工匠同样是平民出身,但是在劳动中发现了科技的火花。

人是独立思考的哺乳动物,但是当被驯化后,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逐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之后,都会沦为他人的

工具。

或者准确来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统治阶级需要的只是工具,

不是聪慧的工匠,

他们也不允许工匠为世界带来大的改变。

“还好,我们又团聚了。”

秦朝时期,好不容易汇聚一堂的三家墨子传人原本还有些彼此膈应,动不动打嘴仗互相鄙视一番,听到这话有些庆幸。

还好天幕出现的早,楚墨还没去当游侠死光,反而冲动的第一个上咸阳,比只擅长嘴皮子功夫的齐墨来得更快。

但是齐墨就是继承墨家理念的学派,闻言傲娇道:“听到了吧,思想才是最重要的,你们都得听我的。”

秦墨笑了:“没有我们的技术,你空有思想算什么墨家。”

齐墨和秦墨一起鄙视的看向楚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们楚墨算什么墨家?

楚墨呵呵一笑,拔剑:“信不信我今日就让墨家再次统一成一支?”

齐墨秦墨齐齐闭嘴。

秦墨常年做工,勉强还有一把力气,但是比不过到处行侠仗义非常能打的楚墨。

至于沉迷研究理论到处与人辩论的齐墨,再憋屈也只能憋着,他一家都打不过,只能默默退回自己的齐墨小团体中,互相念叨些什么“头脑才是最重要的”“一群楚蛮子”什么的。

咸阳宫如今汇聚了百家众多大才,嬴政远远地观看着,看着单独一家墨家就内斗不休,面无表情,还觉得有些吵闹。

什么百家内斗,换成他上,早就一统百家!

【好在我们现在,经过快速追赶后,有了新时代的四大发明!】

嬴政来了兴趣。

秦朝后世的那些四大发明他已经让工匠去尝试了,看起来大秦都能学出来,而且明显很实用。

不知道后世的四大发明能不能也学一下?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各抒己见后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想带回自己母国的四种生活方式: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并将其归纳为华夏的“新四大发明”。】

【新的四大发明,其实都不是华夏首先有,但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各国普遍认为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铁出现在日本,是1964年正式运营的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

2008年,华夏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

截止2018年,www.youxs.org,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华夏的高铁总里程数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而且这还没有结束,铁路网规划依然在向全国铺设,按规划高速铁路网络将会覆盖80%以上大城市。

“我现在坐在华夏的高铁上,我们来测试一下它稳不稳。”一名瑞典人坐在高铁上,拿着手机对全世界网游直播。

华夏的高铁起初不是没有外国人质疑,

比如日本就曾经明里暗里阴阳说肯定不如他们的“新干线”,

美国连自己高铁都没多少还敢说华夏的高铁技术是偷盗的他们的技术。

瑞典人在高铁的舷窗上竖起一枚一元钱硬币,结果硬币稳稳地站着,完全没有倒下。

硬币的背景,是窗外飞速闪过的树木和农田建筑等风景,古人多看几l眼都觉得眩晕的想要呕吐。

瑞典人一直在计时:“1分钟……2分钟……哇,9分钟不倒!”

他激动地把镜头调转,对向车厢内显示速度的显示屏,只见上面的红色数字在不断跳动,显示着高铁正在运行的速度,最高时速是300公里每小时!

“哇!这高铁真是太快!太稳了!”瑞典人激动之余,把前座背后的小桌板打开,自己取出纸本放在小桌板上写字,给大家看他的笔画。

“其实不看硬币,看我也知道多稳,我在小桌板上写字画画完全不会影响。”

他写得是汉字,虽然稚嫩的像是小学生字体,但是能看得出来,很稳,横平竖直,完全没有震动的痕迹。

最后瑞典人感叹:“我多希望在瑞典也能享受到这样的舒适和速度!”

“朕多希望大汉也有这样的高铁!”刘彻看着那宽敞的车厢,大家竟然都坐着各做各的闲事,什么看书睡觉,多浪费啊!

“这么大的空间,可以装好多士兵!”卫青难得主动出言,这高铁实在是在他眼里是运兵利器,“还这么快!”

“刚刚高铁停在外面时看到没,这样的车厢有好多节,这可以装好多人!”

刘彻心想,坐什么坐,都站起来!车厢塞满,可以塞好多将士,这么大空间,连马匹也可以塞下!

不对,有了如此利器,要什么马匹,300公里每小时,直接创都可以把匈奴创得族灭!

越想越馋,刘彻忍不住高呼:“朕的高铁在哪里啊!”

大臣们齐齐装没听到,主父偃也选择性耳聋。

这个难度太大,不能捧,答应了下来做不到就是要命。

【而且华夏高铁笑傲全世界厉害的不仅仅是里程,还有速度,目前的“和谐号”车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10公里,排名世界第四;“复兴号”车组运营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是全世界第一!

这也就意味着,从北京到上海,www.youxs.org!】

“北京是朕的燕京。”朱棣快速展开地图,开始对照着大明自己的舆图来寻找位置。

朱高炽年轻,眼力更好,快速找到,吸了一口冷气,指着上海在大明的位置喊父皇:“父皇!上海在这!”

“这不是松江府的上海县吗?!”

朱棣说完就明白朱高炽为何惊讶了,www.youxs.org,换成大明的时间,也就是——

“竟然只需要两个半时辰!半天都不到!”

连贵族都在感慨,更不用说平民。

在古代,最早只能靠双足徒步;

此后开始利用畜力,有了牛马驴骡开始借力;

天幕出现后,告诉他们,西方后来使用煤炭,出现了蒸汽,有了蒸汽机车;

又使用石油和内燃机,可以直接转换为动能,有了柴油车汽油车;

天幕还短暂的放出过有了电力后出现的有轨电车。

但是都没有高铁更震撼。

“可以坐好多人!”村民拉扯着兄弟的胳膊,“你看到没有,高铁停下来后好多人下来,这得几l百人吧!”

邻居摇着扇子,一边拍蚊子一边搭话:“咱全村都可以坐的下!”

兄弟啧啧几l声:“这肯定是贵人才能坐的。”

村民不相信:“可是上面也有衣着朴素的。”

“大哥,普通人能有几l身衣服,你看上面的衣服有打补丁的吗?”

兄弟一句话,让村民和邻居都沉默了。

是啊,车上的人衣服连补丁都没有,都是富户吧,他们这样的贫苦农人,哪里坐的起。

【现在高铁已经发展出了无人高铁,】

【但是另一方面,绿皮火车也没有退休,并且专门为进城卖菜的菜农留下,车票特别便宜。】

陕西的秦岭深处,依然还有着看似已经被淘汰的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的速度很慢,它的最高时速只有七十公里,比汽车还要慢,但是它非常受欢迎。

因为这趟火车,逢站就停,就是为了方便当地百姓。

三百多公里的路途,沿途多是国家级贫困县,火车故意开得很慢,是为了方便百姓能每站上下,方便百姓在火车上做生意。

——是的,这一趟绿皮火车其实也是移动的农贸集市。

车厢大门缓缓打开,农民们各自背着自己的货物上车:“卖鸡鸭咯!自家养的土鸡土鸭要不要?”

“卖土鸡蛋哟!是山里散养的土鸡蛋——哎哎别挤我,别把我鸡蛋挤破了!”

“卖菜!新鲜的小青菜!”

一片喧哗热闹的叫卖声,穿梭着各种背着背篓、提着菜篮子、用扁担挑着箩筐的农民,这正是农人最熟悉的画面,他们去赶集也是这样的打扮。

兄弟:“还可以这样?”

刚刚说过穷人坐不起的村民看得激动了,拉着兄弟:“你看,穷人坐的火车也不错,还可以卖菜咧!”

兄弟嘴硬道:“肯定很贵!”

谁知下一秒,天幕再次打脸。

一位穿着制服的列车员走了过来,有些人上车时没买票,需要后续补票。

提着鸡蛋的农妇问道:“车票多少钱?”

列车员问:“去哪里?”

“下一站就下。”

“一块钱。”

“哎成。”

又有提着鸡鸭来卖

的农人过来问列车员:“你们这里全程多长时间?”

“每天只发一趟哈,持续九个半小时,从早到晚。”

列车员颇为耐心地解释,“放心,坐到终点最贵也不到四十。”

农人点点头,觉得这个车票钱能接受:“那还行,我卖两只鸭就可以了。”

他干脆的掏出手机,给列车员扫码交钱,然后转身挑着满箩筐的鸡鸭继续去叫卖。

【每天,可以坐着高铁从房价更便宜的其他城市去繁华都市工作,也可以坐着便宜的小绿皮从乡下进城卖菜。】

镜头一转,又来到了城市中。

荆咕放出了一段采访视频,是采访住在杭州但是工作在上海的年轻女白领。

“上海的房价太贵了!我连厕所都买不起。”

对着采访者的镜头,女孩耸耸肩。

“还好,高铁多,我房子买在杭州郊区,可以骑着小电驴去高铁站,然后坐半小时高铁就到上海。”

女孩在昆山买的房子,离高铁比较近,走路6分钟,乘坐高铁17分钟就可以到上海,然后坐20分钟地铁再走路8分钟就到公司了。

采访者询问:“这么远辛苦吗?”

“坐高铁有什么辛苦的,又快又稳。”女孩洒脱一笑,接着变成打工人的苦笑,耸耸肩,“再辛苦哪有上班辛苦,还不是为了生计为了挣钱。”

说完,她等待的高铁已经抵达,她快速冲了过去……

此时苏辙很有同感:“是啊,京城的房价真得很贵,要是大宋也有这样便利这样快速的车,我也想住在郊区。”

北宋时期,京城的房价贵的惊人,苏家人从四川眉山搬到汴京后,一直是租房住。

苏洵做了十来年的官,在京城却没能置上房子,一直带着孩子们借住公署。

后来苏辙、苏轼的家眷搬到京城,公署里住不下了,苏洵才去赁了一处宅院,几l十口挤在一起。

嘉祐五年,苏洵带苏辙移居河南杞县,是租的房子;嘉祐六年,苏洵带苏辙回京闲居,还是租的房子。

后来苏洵找老乡范镇借钱,购买了南园,但是不到三年苏洵就病逝,两兄弟只能送父亲回乡安葬守孝。

等到苏洵去世后,苏辙儿女众多,经济压力很大,还是租的房子……

苏辙对此同样是不甘心,写诗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因为一直没有买房,孩子们也对此诸多抱怨,一直到年迈之后才在河南许昌买下房子扩建,安顿一家老小。

他的难兄难弟苏轼同样没好到哪里去,后来又是找范镇,帮忙卖掉了父亲买的南园,并且借贷80万文,才得以在宜兴买房。

【世界上首个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是在美国先出现的。】

1998年,美国出现了ApplePay等大量同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继之而起,但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信用卡消费,移动支付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

但是华夏的支付

宝不同,不断地更新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同时还促进了生活更加便利,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荆咕去买菜时,顺带采访了一下卖菜的老奶奶:“阿婆,用手机付款会不会不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孙子帮我设置好我给人扫一下就行了。”老奶奶指了指自己的收款码,“那里有提示。”

正好有人来买菜,不断地有进账的提示音:

“支付宝到账10元!”

“www.youxs.org!”

“以前有些缺德没良心的,看我老婆子眼睛不好,故意给我□□,卖完菜回家孩子们才发现是□□,我心疼的,气得胸口都是痛的。”老奶奶想起自己收到□□,现在还觉得心疼。

“现在有这就不用担心□□问题了。”

除了卖菜的老奶奶,甚至有西瓜摊上完全没有摊主,直接挂了一个纸牌:“自助购买。”

纸牌上还印刷了收款码,标明:“扫码支付。”

这西瓜摊旁边还有不少人在自助买西瓜,荆咕询问对方对自助买瓜的感受,买家道:“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我最不喜欢卖家总是介绍什么,西瓜嘛,我自己也会挑。”

说着,他就专业地开始对着西瓜拍一拍,敲一敲,听一听。

“你这有什么经验吗?”

不会挑西瓜的荆咕真诚地询问,买家顿时来了兴致,开始很真诚地与荆咕分享自己的“拍瓜经验”: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脑门,太硬了像没熟好的生瓜;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胸口,熟得比较高,很脆甜;

有得西瓜拍起来像是拍肚子,水分应该比较多。

荆咕:“你开一下试试。”

“这个保证甜!”

买家拍了一个合心意的,然后扫码支付,自己轻轻用力重重往下一落,摔裂出一条缝,再用力一掰开:“嘿!看,又红又水润,一看就甜得很咧!”

等到买家离开,荆咕看到旁边有人的西瓜摊上卖家一直在乐,故意走过去采访摊主:“真得有用吗?”

摊主咧嘴一笑:“瓜不熟我们挑出来卖影响口碑。”

“那你给客人挑瓜怎么拍的?”

“首先,表情要自信,要让客人相信这个瓜一定熟得很好很甜。”摊主露出自信的表情,对着荆咕一笑,“其次,随便挑一个。”

荆咕乐了:“哈哈万一不甜呢?”

“现在有甜度检查的仪器,还有各种不同的品种,瓜是甜的还是脆的,我们瓜农知道的最清楚。”

摊主咧嘴一笑,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只是眼里调侃的精光怎么看都不那么老实。

古代的瓜农齐齐感觉学到了:“学到了!原来卖瓜也要技术!”

“天幕放了之后别人不会上当了。”

瓜农:“没事,我的瓜好,总有回头

客的!”

【到现在,

移动支付已经在全球190个国家普及。】

支付宝在境外有超过4000万的用户。

北达挪威朗伊尔城,

南抵阿根廷乌斯怀亚,都是属于支付宝的“领土”。

2017年6月时,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宝已经接入超过20万家线下商户门店,涵盖了餐饮、超市、免税店、机场、退税等几l乎所有吃喝玩乐的消费场景,在地球村打造了一个无国界支付的“支付宝村”。

到2019年时期,这个数据已经增长到了190个国家!

不管你是美元、欧元、日元,也不管你是在澳洲体验潜水,去美国体验西部牛仔,在中东骑骆驼,还是在北欧滑雪……都可以用移动支付支付。

【当然,看到移动支付如此火爆,西方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生意。

于是,西方各种移动支付也跟了起来,想要瓜分市场。】

【但是这个时候,华夏已经朝无设备支付进发。】

【首先得无设备支付就是——“刷脸!”】

荆咕放出几l个阶段的移动支付。

先是扫码,然后有了刷脸,甚至可以手机都不用携带,出门靠脸就可以购物。

而且人脸识别技术其实不是最新高科技产品,只是之前主要用于安保、刑侦、司法之类专业领域。2016年时,支付宝已经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尝试刷脸登录,现在各大端口已经普遍支持刷脸支付。

在不远的将来,人脸和其他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还可能用来登录、改密、支付,验明“真身”后就从此与你的基因写在一起,成为“偷不走”的密码。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荆咕同样在天幕中展示一番,却没想到给古人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启发。

“每个人的指纹果然是不一样的,后世能用指纹验证个人身份说明指纹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宋慈激动道。

他办案的过程中就发现犯人的指纹多是不同,在自己的《洗冤录》草稿中也有写道,但是被人颇为质疑,现在天幕说出这个道理,就相当于帮他作证了。

“只是没想到原来眼睛也可以。”高兴之后,宋慈看着天幕上虹膜验证的画面,颇为心动。

“不知道眼睛有哪里不同?难道也是特殊的纹路?”

【世界上的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现在荷兰。】

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现了无押金、无租金、无固定还车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但是同样并没有普及,只是有了“共享”的概念。

当时是政府的一个公益项目,普通的自行车给市民免费使用,类似一些公务部门的公益雨伞,只需要记得归还就行了。

1995年,丹麦哥本哈根推出了第二代共享单车,这时候有了定制车辆,也设置了固定的停车桩点,但是自行车依然是免费的,每次使用时投入一枚硬币,结

束后将自行车停到任意指定点,

就可以退还硬币。

这种模式与现代有些超市的投币储物柜和投币购物车相似。

1998年,

法国诞生了第三代共享单车,从投币变为刷智能卡;

2005年,匈牙利也出现了定制版的共享单车,有了内置GPS、智能锁,可以联结手机APP搜索附近车辆。而且这个时期有了鼓励分享制度,分享可以获得打赏红包,与国内的骑行红包、外卖红包、打车红包相似。

2007年,华夏国内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共单车模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后来者居上。

2010年,有桩单车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210个城市,累积投资超过12亿元,在线运营80万辆单车,拥有线下会员1600万元。

当国内市场饱和后,共享单车开始走出国门,开启海外战略,在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无处不在,占领了欧美海外领地后,又向非洲进军,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全面开花。

在互联网体系的支持下,华夏的共享单车开始高速发展,甚至有了更加便捷的共享电动车等,让生活更加便捷。

“这不就是我们的油璧车吗?”

起初,听到租车,唐朝宋朝的百姓还觉得不稀罕。

大唐时期,已经有了出租马车,叫做油璧车,一般由6至8匹马作为动力,但车身很长,不但有车厢,车厢壁上还有车窗,乘客乘坐体验极好。

到南宋时期,油壁车做的更大了,可以坐上十几l人,看起来就像是现代的长途客运。还有专门出租马车的车马铺子,类似现代的长途客运站。

但是看到天幕上的自行车,原来自己就可以操控,相对其他朝代更富庶的宋人们终于心动了。

“那什么自行车看起来的确很方便。”

“朝廷还免费给他们用呢!”

“要是我们也有就好了。”

“全是精铁,别想了。”

有人期待,有人不以为然。

不提技术能不能跟上,首先铁贵,根本买不起。

天幕放出来之后,恐怕也只有王公贵族可以有条件自己打造一两辆过过瘾。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夏古代也差点有机会发明自行车。】

【“自行车”这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华夏典籍之中,是明朝末年王徵所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书。】

王徵是大明时期陕西泾阳人,青年时期就热衷于研究机械技术。

万历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进入大明,在与天主教传教士的交往过程中,王徵收到欧洲机械钟表原理的启发,设计发明了自行车、自行磨等机械,并且在自己所写的书中详细解说了自己发明的自行车的结构原理,还附上一幅自己设计的“自行车”图谱。

书中写道:

“车之行地者,轮凡四,前两轮各有轴,轴无齿。后两轮高于前轮一倍,共一轴,轮

死轴上……”

这种四轮的“自行车”

与现代的自行车差距很大,自行车的图谱也是方方正正,给类似于现代的小推车外形。但是多了许多可以自动的齿轮,“无木牛之名而有木牛之实用”,可以“自行三丈,若作大者,可行三里”,载人载物十分便利。

但是很可惜,这种自行车并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记载投入使用过,很可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相比较于图说阶段的王徵,论证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自行车技术的,是清朝时期黄履庄和他发明的双轮小车。】

黄履庄是清朝顺治年生人,江苏人士,他去世的比较早,自己写作有《奇器目略》,在他去世后姑表兄弟戴榕撰写《黄履庄小传》,后来张潮刊刻《虞初新志》时将此文收录;

还有清朝的吴陈琬著作的《旷园杂志》中有记载黄履庄发明机械狗,对黄履庄颇为赞赏。

可以说,黄履庄虽然在世时间短暂,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出许多突破性的科学仪器,比如验冷热器、验燥湿器、瑞光镜等光学仪器,都收录在他所写的《奇器目略》。

【但是很可惜,此书原著已经遗失,现存的部分书籍是《黄履庄小传》后面附录的部分奇器,光是附录的已知名称就有6大类33种,若是能把原著传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宝贝!】

【姑表兄弟,你怎么不干脆把全文抄下来呢!】

戴榕激动地连连点头:“抄抄抄!”

黄履庄十岁丧父后,不得已寄居在扬州的外祖父家,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厚。

得知自己的小传能帮黄履庄闻名后世,戴榕也跟着一起留名,瞬间觉得自己真没写错。

【在《黄履庄小传》里,戴榕记载,“黄履庄曾作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免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你们看,是不是与现代的自行车很接近了!】

这辆“双轮小车”可能是早期的手动前轮驱动自行车,是近代自行车的雏形。

【黄履庄的故事后来被收录入《清朝野史大观》,流传到了后世。你看,人们对严肃的工艺不感兴趣,但是一说的野史,哇~】

【这样的好处就是,黄履庄的自行车总算没有随着他的《奇器目略》一起消散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到了现在。】

【现在,华夏人认为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华夏已经有人设计自行车,这比法国人斯拉克夫发明的自行车早半个多世纪,比德国斯图加特市“两轮车博物馆”展出的人类第一辆自行车早问世一百多年,所以黄履庄也被称为“东方爱迪生”。】

当然,西方人是不会承认的,抢自行车的第一个发明者的国家很多,除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没什么历史的美国也在抢,甚至还有国家造假的自行车机械图冒充历史上的自行车图稿。

华夏黄履庄的自行车最大的遗憾,就是连王徵那样的自行车图稿都没有,好姑表兄弟抄写

附录只抄了文字,没有抄图。

根据史学家的猜测,以及喜欢钻研器具的科学家的习惯,原著应该是有图的。

戴榕连忙喊冤:“不能怪我,我想抄图我也不懂也不会,万一画错了岂不是误导后人?”

“我知道。”还没去世的年轻黄履庄笑着拍拍姑表兄弟的肩膀,“还是我自己来吧。”

戴榕有了主意:“不是说放野史里面就出名了吗,我给你编个刺激故事,再把你的自行车放上面……”

黄履庄觉得哪里不对劲,兄弟是不是太激动了点?

“天幕没说有什么刺激故事……”

“这不重要!”戴榕一脸正经,“你先画图,画图!”

【电子商务最早依然是出现在美国,但是华夏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

近年来,华夏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快递业务规模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数据。】

2015年,www.youxs.org;

2016年,华夏移动端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亿;

……

2017年双十一,某黑猫总交易额超过1682亿元!

……

2020年双十一,全网各大电商平台的成交额达到了近7700亿人民币;

2021年双十一,全网成交总额逼近万亿,达亿元……

“这么多钱!”正在抚须的房玄龄一时激动,把自己的胡须都扯了一根下来。

户部尚书萧瑀眼红极了:“动不动就是几l千亿几l万亿,后世的钱是不值钱了吗?”

长孙无忌道:“不对,你看他们特意写了是双十一,这难道是一个什么专门购物的节日?他们的集市?”

“交易的钱币如此之多,那得是多少钱!”房玄龄羡慕两个字已经说累了,“岂不是得搬运好多车……不对,他们不需要携带钱,刷一下脸就可以了。”

程义贞两个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真好!”

李世民也有些疑惑。

一天花销如此多,看起来富庶,有钱,真得都是贵族在购物吗?

就算是贵族,也不是能一天挥霍千亿或者千万的,挥霍之后一家族都别想活了,回去就等着被老子打断腿。

李世民作为天下之主,就算富有四海,一看到可怜的国库就没法放开手脚花钱。

他叹息一声:“贵族也不敢这么花钱,谁家的钱不是几l代的积累,花钱大手大脚的反而都是那些纨绔二代,哪位真正当家人舍得大手大脚。”

“只有真正管账,知道家族里的钱财需要用在哪些关键地方,才没法狠下心来花钱。”长孙皇后也插了一句话。

这也是她管理后宫的经验。

她为何对自己、对太子都那么节俭,还不是当家了才知道当家的苦。

都说女人花钱抠抠搜搜,但是从古至今,大部分时候都是女人在家管账,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如何规划都是女性在细致的安排,有些地方看似少,但是积少成多聚在一起都很大,最后都舍不得花用。

“看来后世果然是繁华富庶,真想去后世感受一番!”李世民喟叹一声,对后世更加好奇了。

【当然,这个数据不仅仅是橙色软件的,大家可以看到后面都是全网,因为各个购物平台越来越多,参加双十一购物节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能创造这么大的消费金额,当然首先是需要整体的社会经济繁荣起来,这些都离不开工业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上,华夏的“新四大发明”让华夏人民的生活质量飞一般的跃升。】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进步!】!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