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七十天 看齐妃……

看齐妃这架势她就知道了, 齐妃定是不会答应把这功劳分给旁人的,起码这个旁人不会是她和裕嫔就是了。

既然如此,那她为什么还要在此处跟齐妃耗着呢?

她也不是没去别的娘娘那儿请过安, 只上茶水不上糕点的,还真就只有这位齐妃娘娘了。

没见着翊坤宫的这小宫女之前她还真没想起来她也能到翊坤宫去求见年贵妃。

毕竟年贵妃的位份和她隔着整整两级, 虽然贵妃娘娘瞧着柔柔弱弱极好说话的样子, 可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点怵她。

可她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 她在这嫔位上呆得束手束脚的,实在是憋屈, 自然是要想想办法再升升位份的。

既然这佛经是年贵妃在誊抄, 那她与其来求齐妃还不如直接去求贵妃呢。

她那手字虽然比不上贵妃,可真要比女红,齐妃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她呢。熹嫔想着。

齐妃觉得翊坤宫都来人了,熹嫔就算脸皮再厚也应该坐不住了才对, 结果熹嫔不但没走, 她反而坐得更稳当了。

齐妃眼睁睁的看着她一口气喝完了一杯茶,都开始忍不住怀疑春杏是不是给她上错茶了,熹嫔的那杯茶难道不苦吗?齐妃想着。

最后还是裕嫔说弘历和弘昼快下学了,她二人才终于走了。

熹嫔有多难缠她现在是知道了,她此次铩羽而归,应该不会再来她的长春宫了, 就是不知道她接下来又要去缠着谁了, 齐妃看着她二人的背影, 想着。

熹嫔还真去缠着别人去了,不过这次她没带上裕嫔,她是自己一个人去的。

她前日才去了长春宫,就只隔了一日, 就又到翊坤宫给年贵妃请安去了。

她一个嫔,去给贵妃请安,只要贵妃肯见她,那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不过她去的时候是兴冲冲去的,回来的时候是灰溜溜的回的,这就让人不注意到都不行了。

这些人里当然也包括了齐妃,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让人去打听这事呢,这事就已经在后宫里传开了。

原来年贵妃根本没有让熹嫔进她的翊坤宫,熹嫔在翊坤宫外头站了多久,路过的宫女和太监就看了她多久的笑话。

她要是熹嫔现在肯定得找个地方躲起来谁也不见才好,齐妃幸灾乐祸的想着。

不过齐妃很快就乐不起来了,因为翊坤宫那边送来的佛经越来越多,都已经堆起来了。

她原本就只打算亲自绣个开头和结尾的,眼下这种情况,她也只能捡着那篇幅短的佛经绣制起来了。

尽管她这长春宫里能动的人都动起来了,这件事还是出了岔子。

之前都是底下人绣一篇,她就仔仔细细的看一遍的,等她也得开始动针线了,底下人绣好的佛经她就只能粗粗的看一遍,只要没有什么大错就让人收起来妥善保管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事才出了纰漏。

原本这佛经绣好了是要立马就送到佛前去供奉着的,齐妃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非要带着那绣了一半儿的佛经去永寿宫走一趟。

她是一大早就去的永寿宫,却是直到天擦黑了才回的长春宫,还是让两个小宫女扶着回来的,且她前脚才刚踏进长春宫,后脚就被禁足了。

秀玉本来看后宫的这些妃嫔们你来我往的看得正起劲儿呢,永寿宫就来人了这,她还有什么不懂的,齐妃这是又捅娄子了,且还是个大娄子,不然永寿宫的人也不会来请她这个主子娘娘了。

去永寿宫的路上太后身边的这个嬷嬷竟然主动跟她搭话了,告诉她之前去过永寿宫的人除了齐妃还有年贵妃。

她原本是不打算理这嬷嬷的,听她这么说,这才没忍住瞧了她一眼。

然后她就发现这是一个面生的年轻嬷嬷。

说她年轻,那是把她跟太后身边她认识的嬷嬷都比较过了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和那几位嬷嬷相比,她实在年轻的有些过分了。

难怪自己瞧着她眼生,这么年轻的嬷嬷要是能得到太后的重用那这来坤宁宫的差事也不会轮到她头上去了不是。

她能到永寿宫去当差,那进宫不知道已经多少年了,不可能不知道太后对她这个主子娘娘是个什么态度。

既然知道,她还来找她说话,这是不是代表着太后的病又重了,这嬷嬷是在给自个儿找后路呢。

这般想着,她走得愈发的快了。

她一进永寿宫就看见除了院判之外的所有太医都站在一处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什么,就连那位老院判也在跟太后身边的嬷嬷说话。

然后她就看见了睡着了的太后。

秀玉会觉得她是睡着了而不是昏迷着,是因为她知道太后要是真昏迷了那这群太医不可能还像现在这样能有空聚在一处说话,要真是那样,他们恐怕早就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了。

不过他们见着她进来了,立马就都转过来给她请安来了。

等秀玉叫了起,他们才跟被上了发条似的,又动起来了。

最后她才看见胤禛,她最后才看见他倒不是因为他穿的那身龙袍不够显眼,而是因为他是这内殿里唯一一个坐着的。

不过他很快就不是唯一的一个了,因为她也坐下了,还刚好坐在了他的对面。

她都坐下了才想起来她还没给胤禛见礼,这要是在坤宁宫或是乾清宫,只要胤禛不说什么,她也懒得再动弹,可这是在永寿宫,她就是再不情愿也只能连忙站起来把这安给请了。

她又一次坐下之后才发现胤禛的左手还伸着呢,她立马就明白了胤禛这个动作的含义,他这是想扶她起来呢。偏偏她没看见,他也只能扶了个空了。

这要是在她的坤宁宫,她没准儿还真能把手伸过去。她倒不是想让胤禛扶她一把,她就是想看看她要是许久都还把自己的手给抽出来,他是会把手收回去还是会就这么一直握着。

可惜这是在永寿宫,她也只能忍了,反正以后的机会多的是,她总能见着的,秀玉想着。

直到她发现那个永寿宫的年轻嬷嬷也跟进来了,她才想起她来这永寿宫是有正事要做的。

胤禛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秀玉见他对着散落在八仙桌上的一张张写满了字的薛涛笺挑挑拣拣了一番,然后翻出了一张递到了她面前。

她还没来得及看这纸上写的是什么呢,他又递过来一卷绣布。

这下她就是不用看也知道了,齐妃之所以被禁足,就是因为这卷绣布。

没打开这卷绣布之前她是真没想到一块绣布上竟然能密密麻麻的绣这么多字。

尤其是这些字既要小,又要让人看得清,这就更难了。

不过她将这东西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也没看出来这东西有何不对之处,便没忍住看了胤禛一眼。

秀玉以为他这是要来弯腰跟她说话了,就在想她是就这么坐着好还是站起来好,毕竟胤禛是皇帝,让他在人前和自己这么亲密,她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胤禛大概也反应过来此处是永寿宫而不是坤宁宫了,她明明都察觉到胤禛已经走到她身后了,等了半天却发现她身后什么动静儿都没有。

然后她没忍住用余光偷瞄了一眼,再然后她就发现她刚才猜得真没错,胤禛的确是在他旁边站着呢。

他也没有弯腰,他就这么直挺挺的站着,然后伸手在那卷佛经开头的位置指了指。

还好他身高臂长,不然他还真够不着这佛经,秀玉坏心眼儿的想着。

自个儿这是怎么了,不是来办正事的吗?怎么一个劲儿的走神?秀玉想着。

他没忍住又偷瞄了一眼胤禛,发现他已经背着手往回走了,没忍住在低头的时候撇了撇嘴。

多站会儿怎么了,她身旁的这块地难道不是平的,是梅花桩不成?秀玉想着。

直到她听见胤禛轻了轻嗓子,她才意识到她这是又走神了,这回她也顾不上什么梅花桩不梅花桩了,赶紧看起了那卷佛经来。

然而她又把这佛经的开头翻过来倒过去的看了好几遍,还是没看出这佛经上有何不妥之处,能让齐妃心甘情愿的领了罚。

她还在想她要不要再跟胤禛求一回救,就发现胤禛把她手里的这卷佛经给抽走了。

她正想说话,胤禛又立马把那张纸笺递给了她。

这下她总算明白了,应该是这纸笺上的佛经和那绣布上的佛经有出入,这才让齐妃被禁了足。

要是齐嬷嬷在这儿,脑子里一定想的是齐妃这回是被谁给陷害的了。

她就还一样,她知道问题出在那卷绣布上的时候想的是,难不成她总看话本儿把眼睛给看坏了,她怎么就没看出来那绣布上的佛经和纸笺上的佛经有什么不同呢?

之前没往这上头想她还不觉得,现在她越想越觉得她的眼睛怕是真出毛病了。

不过这会儿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她还非得把这两样东西的不同之处找出来不可,她想。

眼睛不舒服,那就揉一揉,这么想着,她就真揉了。

等她揉了好几下她才想起来之前胤禛只要见她揉眼睛脸色就会变得及其难看,然后自己珍藏的话本总是会在第二天不翼而飞。

想到这一点她赶忙停住了揉眼睛的动作,让她是手待在了它们该待的地方。

眼睛不舒服,那就眨眨眼,只要胤禛没瞧见她揉眼睛,她的话本儿就还能保住,她也不敢再偷瞄胤禛,只好低头仔细的研读起佛经,好让自己显得认真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