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勤劳节俭下的残酷剥削

九连城,总督府内。

两兄弟相对而坐,杨延武泡着茶水,杨延文也不急,等着答案。

购买明朝的流民,表面看起来亏到姥姥家了。

实际上,确实也亏!

而且和大明做生意,很少有不亏的。

这些年,来东方的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他们赚的不是大明的钱,主要赚的是东瀛的钱!

大明的这些富豪士绅,都是读圣人之书的,都讲究勤俭治家。

勤俭当然好,是个美德。

但这些士绅们的勤俭治家方式,可不是自己勤俭,而是让其他人勤俭。

大明的老百姓,都是以大家族群居,主家分家是有区别的。

主家让偏房保持勤俭,让奴才仆人丫鬟保持勤俭。

主家肯定不能勤俭,那样会很丢脸!

这些人逛青楼的时候一掷千金,出手阔绰。

但是对于偏房,下人,就非常吝啬了!

大明的富豪再多,也就那么几万家!

这几万个家庭,唯有主家才会大手大脚花钱,这样又能消耗掉多少商品!

杨延武查看过记录,他高价售卖的镜子,卖出的并不多,一年内才卖掉一千多块。

肥皂也一样,也才两千多块!

后来更是卖不动了!

你说能赚个什么钱!

这些明朝富豪,赚的金银,除了自己享受以外,其余的都存到地窖里去了,根本就不拿出来用!

所以,谁来和大明做生意,谁也别想赚到钱。

这个传统,一直都延续到了大清!

英国人和大清做生意,同样的亏得底裤朝天,最后使了一招毒计,让这些富豪士绅上了瘾,才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杨延武想通过做生意,挽回亏损的局面,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杨延武将茶泡好,给他弟弟倒上一杯,又给自己倒上一杯。

“延文,购买明朝流民的事情,还得继续,我不是和你说了吗!

现在海外,还有大把的土地,那里也有金矿,我们需要人手去占领!

我们不占,可就被别人占去了。

至于大明的商人赚的钱,到时候我们将大明朝灭了,只要是为富不仁的,让他们统统吐出来!”

“好吧,但这个钱可得从兴义矿业公司里出!政务衙门可背负不起这么多开销!”

杨延文其实明白他哥的心思,他的目的是后者。

杨延武笑了,“没问题的,而且以后的明朝流民,我会和他们订立合同,到了海外,需要努力开垦,是需要还债的,放心,不会用税收的钱来做这事!”

“嗯!”杨延文笑了,他就担心这个事情,他现在管理着所有的政务。

别看杨延武大把的金银往外用,但实际领地内的民众还很穷,收不上多少税收,能给官员们发薪水,都还要算计算计!

……

大员岛,北港城。

圣母号降下了风帆,停靠在了港口。

葡萄牙船长安德烈下了船,他身边还站着一个传教士。

黄程站在港口前,迎接安德烈!

黄程是北港城政务署署长,他现在管理着北港城。

大员岛其他地方,也在开垦,也修建了港口。

但大多数的西夷人,还是喜欢来北港。

因为黄程懂夷语,而且更重视贸易。

“安德烈船长,欢迎你!”

“黄程阁下,我这次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金尼阁!是奉教皇之命来大明传教的!”

黄程自然知道什么是传教士。

“教父你好!”

“黄程阁下你好,天父保佑你!”

金尼阁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

金尼阁是奉了教皇之命,来接替利玛窦的职务。

他来到澳门以后,才发现利玛窦已归天国。

此次,金尼阁是乘船前往南直隶,继续利玛窦的传教事业。

不过,金尼阁听说,残害西方传教士的东瀛江户幕府,已经被人给灭了,所以他想了解一番,能不能在东瀛继续传教。

据闻,东瀛的底层农民很愿意入教。

被问起传教的事情,黄程显然并不知道上面的意思。

虽然在新颁布的法律里面,并没有提到不能传教,但黄程可不敢擅自做主。

黄程只能告诉他,会帮忙问问!

因此,杨延武知道了这么一回事情。

对于宗教,杨延武还真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他不知道现在的天主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还是不是像以前那样的黑暗。

但杨延武却很想了解西方的情况,想了解西方的科技发展情况。

而且西方的传教士,大多数都学识渊博,对这方面的认知,很熟悉!

于是杨延武答应,可以和金尼阁谈谈!

金尼阁选了个时机,坐了一艘移民船,来到了海州港!

他看到了海州港中的繁华景象,不可思议。

金尼阁没想到在远东,也会有西方式的大帆船!

据他获得的情报,东方的船只应该不一样,用的是硬帆,而且船比较小,就和他坐的那艘移民船差不多。

金尼阁猜想,这应该是某位西方海商,将造西式帆船的技术,传授出去了!

杨延武并没有在九连城见金尼阁,而是到了海州港,来见他。

金尼阁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人陪着他来了,杨延武不想引起什么麻烦!

海州城的官衙,会客室中。

杨延武见到了金尼阁。

和其他西方传教士没有什么区别,金尼阁穿着一件教士袍,戴着教士冠,留着长长的胡须。

而他旁边,则是一个儒生服打扮的西夷人!

金尼阁很礼貌地向杨延武问好,而旁边的儒生打扮的西夷人开始翻译。

“你好,总督阁下,这位是金尼阁主教,我是南直隶教区的教父高一志!”

“你们好!”

杨延武笑了起来。

一场会谈开始了。

两位教父讨论的是在长崎恢复传教的事情。

而杨延武,他的目的是探听情报。

杨延武确实探听到了不少情报。

当下,西班牙和荷兰处于停战阶段,而荷兰却在与葡萄牙人争夺东方的商业航线。

他们都想要争夺香料群岛的香料。

“金尼阁神父,你们西方的商船,来到东方,不是为了东方的瓷器,丝绸吗?”

“总督大人,你可能误会了,东方的瓷器,丝绸确实在西方很受欢迎,但是香料,在西方可是比黄金还贵!”

金尼阁在谈话中,并没有见到杨延武抵触天主教的情绪,因此很爽快地就说出了原因。

杨延武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将话题转到了火炮的膛线问题,想看看这位知识渊博的神父,是否知道膛线的知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