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182节

彬彬自觉有了退路,下定决心说:“我这次一定好好游,在市里的比赛上拿个第一名!”

狄家几兄弟觉得这小子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嘻嘻哈哈地拍上他的肩膀,让他好好表现。

彬彬的事只能算是个小插曲,狄思科开导完侄子,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合资公司的项目上。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谈判进展非常缓慢。

其他方面还好说,但是双方都想要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徐叔阳甚至说出了,为了控股权可以再投入一部分资金这样的话。

但宝莱集团财大气粗,人家根本不在乎钱。

双方前前后后谈了半个多月,始终僵持不下。

于童摸了摸肚子说:“我这肚子都有点显怀了,你们那个合资项目还没谈成呢?”

“没有,”狄思科开着车送媳妇去学校上培训班,皱眉说,“我可真怕他们拖来拖去,把这单生意拖黄了。那位谭先生来内地,不只跟我们谈合资,还在同时谈着洗发水和化妆品的合资项目。”

“那你们怎么不把这两个项目也争取过来?”

“人家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狄思科分神将自己的公文包递给她说,“这个月的工资刚发,奖金提成也都在这了。你不是要买车么,把这些加进去吧。”

于童从包里翻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没数具体金额,只看工资条上的数字就哇了一声。

“这个月这么多钱啊?比你全年工资还多呢!”于童从信封里抽出两百块放进他的公文包,将剩下的钱和工资条全都转移进自己的包包里。

“看来以后不能让你自己支配工资了,给你留两百块,剩下的钱放进你的零花钱存折里,由我替你保管。”

“……”狄思科忍痛大方道,“可以啊,你拿去给咱狄嘀嘀做点投资也行。”

“不错不错,”于童很满意,“越来越有当爸爸的样子了。”

正式开课以后,培训班里的同学渐渐变多,现在大概有三十人左右,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

狄思科一直想跟那位在动物园上班的同学聊聊,但这位同志经常旷课。

一周三节课,他能来上一节就不错了。

今天好不容易在教室里碰上了这位同学,狄思科赶紧过去跟人家打招呼,“陈哥,我听说你们动物园要修海洋馆了?什么时候能对外开放呀?”

陈京津摇头说:“那都是没影的事,这个项目从84年就立项了,但咱资金不足,就一直搁置着。前段时间刚找了一个投资商,打算合作开发海洋馆,不过听说又没谈成。”

“啊?”狄思科有点蒙,“我怎么听说明年就要竣工了?还要招聘潜水员和救生员呢,我哥还想去应聘呢!”

“明年不太可能,再过几年吧,我们动物园一直在积极联系投资呢。”

狄思科:“……”

那他三哥的事业岂不是又要搁浅了?

不能因为一个没影的海洋馆蹉跎好几年呀!

“陈哥,那你们动物园还有其他场馆需要救生员或者潜水员吗?”

“救生员暂时不需要,但需要饲养员,工资待遇挺好的,来了就有正式编制,还能优先分房。”陈京津先打预防针似的问,“你哥哥的胆子大不大?”

“还行,算是胆大的。”

“胆子大就行,”陈京津犹豫片刻才说,“我们新建成的两栖爬行动物馆里,有个鳄鱼厅,养了几条体型比较庞大的湾鳄。需要找两个胆子大的人去给他们投喂!”

狄思科:“……”

算了,他哥胆子再大,也没大到可以去喂鳄鱼。

万一把他自己也喂进去了,还不如在工体当救生员呢。

于童见他讪讪地返回了座位,了然地问:“没戏吧?”

“嗯,差点让三哥去喂鳄鱼。”狄思科往黑板上瞄了一眼说,“咱下次坐后排吧,第一排总吃粉笔灰。”

“坐第一排方便提问。”

于童以前是跳舞的,听这种专业课有点吃力,所以回家以后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材上。

来上课的时候,也要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经常向老师提问,比狄思科还像个大学生。

他们今天来得早,讲师也提前来了,于童想起二狗子的那个项目,便主动问:“王老师,要是咱们内地的企业与外商合资,双方都想拿到合资企业的控股权的话,应该如何打破僵局呢?”

“那就找个第三方啊。”王老师笑道,“前段时间南方那边就有个这样的案例,中方和外商僵持不下,后来引入了港资,然后中方占40%,外商40%,港资20%。合同签订没多久,港资就把这20%的股权投入到外商的公司了。也就是说,外方占60%的股份,中方占40%。”

狄思科唏嘘:“咱们这是被老外忽悠了吧?”

“呵呵,花钱买教训吧。”

狄思科不知道这种办法能否使用第二次,不过次日上班的时候,他还是将培训班王老师的原话转述给了徐总。

徐叔阳笑着说:“看来你受到高人指点了。”

“人家不是指点我的,我陪媳妇去上培训班,人家指点她呢。”

“甭管指点谁,管用就行。”徐叔阳感慨,“看来大家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最近一位经开区的领导一直联系我,想将咱们这个卫生巾项目争取到他们经开区去。”

狄思科问:“咱们要在经开区建厂房吗?”

如果经开区以土地入股的话,不就是合资公司要找的第三方吗?

“对,他们那边给出的优惠政策还挺优厚的。”徐叔阳沉吟道,“这种事上了谈判桌反而不好谈,咱们先私下跟谭总通通气,以免正式谈判时又谈崩了。”

狄思科建议:“我前段时间去过一个度假村,有山有水环境还不错,要不咱们把谭先生请过去放松一下,顺便跟他提一提引入第三方的事?”

做招待工作是徐叔阳的老本行,闻言就颔首说:“听说他太太最近也来内地了,你跟他联系一下,就说我要组织一次家庭间的小型聚会,邀请他携爱人出席。”

因着主要目的是谈生意,所以这次聚会的规模真的非常小型。

出席的总共只有八个人。

一行人赶到卢大爷那间美式乡村度假村时,太阳都已经落山了。

吃过晚饭,徐叔阳没急着跟谭先生谈生意,在小河边消散了一会儿后,邀请对方在明日早上一起打羽毛球。

谭先生惊讶道:“我来内地以后,发现内地的干部似乎并不注重运动。”

“想要跟内地的企业合作,您还得多了解内地文化才行。”徐叔阳骄傲道,“我们也算是体育大国了,每个单位都相当注重体育锻炼,时常要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

谭先生毫不讳言道:“我们了解内地的渠道比较有限,这半年来内地打破了我很多的固有印象。所以,我已经跟总部提议了,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应该尽量使用本土员工。外国人未必能管好内地的企业。”

徐叔阳警惕地问:“你们不会是不想给我们派遣管理人员了吧?”

外商的企业管理办法也是非常先进的,值得他们借鉴学习。

谭先生笑着说:“最初肯定是要从总部派总经理过来的,只不过,我想尽量提高内地管理人员的比例。”

管理人才在总部也是稀缺资源,不可能都派到这边来。

“咱们的合作成功以后,可以派几名贵公司的干部到我们亚太区总部参观考察,我们内地筹备组的同事也同样可以来贵公司进行学习。咱们相互取长补短。”

谭先生回望向走在后面的狄思科,用他的洋腔洋调邀请道:“像狄经理这样的年轻企业干部,完全可以去我们港岛总部交流学习一段时间,我们有全球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狄思科:“……”

又来了。

什么都能跟“全球”扯上关系。

徐叔阳婉拒:“小狄经理是我们的优秀企业干部,我可不舍得把他放到你们外资企业去。”

万一一去不复返了,他找谁说理去?

第88章

于童比狄思科提早三天来到了度假村,而且是带着爷爷奶奶一起来的。

老两口不适宜远途旅行,而卢大爷的这间度假村就在京郊,既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又有乡下的田间野趣,正适合他们这种孕妇加老人的组合。

狄思科返回房间看媳妇的时候,套间里正热闹。

戴着一副大墨镜的卢大爷,正口若悬河地给郭美凤和于家老两口介绍度假村附近的农村大集。

发现他回来了,卢大爷停下来问:“明天是农村赶大集的日子,你要不要带客户去大集上看看?”

“不了,他们明早要打羽毛球。”

狄思科觉得,谭先生那个新加坡人,未必能接受农村大集上的喧嚣和烟火气。

还是留在度假村里谈生意吧。

他望向卢大爷脸上的那副大墨镜,忍不住笑问:“您的双眼皮不是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嘛,怎么还要戴眼镜?”

刚才迎接他们的时候,卢大爷可是没戴墨镜的。

郭美凤也劝说:“老卢同志,听您家婉淇说您术后恢复得不错,得了一对欧式大双眼皮。您还是别在屋里戴墨镜了,赶紧让我们瞧瞧效果!”

闻言,于家老两口也好奇地望向老卢。

人活得久了,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遇上!

竟然还能碰上老头子拉双眼皮呢!

被数道期待的视线包围,若是坚持不摘墨镜,不免显得矫情,所以自诩是纯爷们的卢大爷只踟蹰片刻,就不太情愿地摘下了墨镜。

他戴墨镜主要是为了耍酷,电影里的大佬都这样!

然而,看清他的欧式大双眼皮后,大家却觉得,他摘了墨镜比架着墨镜时更像社团主事人。

眼睛变大了,眼神特别犀利。

看人的时候,总像在瞪人……

若是非要找个参照物来形容的话,郭美凤觉得,老卢头儿这眼神有点像葫芦娃。

每个被他瞪视的人,都像抓走了他爷爷的妖精!

郭美凤被瞪得都不太敢与他对视。

这大眼睛也忒吓人了!

“咳咳,”于爷爷打破安静,打圆场说,“卢同志,您这双眼皮还挺明显的,割一次挺值!”

www.youxs.o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ouxs.org。唐三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ww.youxs.or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