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袁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何进惊道:“孟德到底是自己人,岂能对他下杀手?”

“便是不杀,也需将他禁锢,免得消息提前走漏。”袁绍道。

何进一番沉思,最终点头。

会议散后,一人急急离去。

在半道,他追上了一脸失意,牵马步行的曹操。

“典军校尉还有心思在这散步么!?”来人轻声喝问。

曹操循声回头,施礼道:“原来是荀公达,赶来可是有什么指教么?”

荀公达,即荀攸,先任黄门侍郎。

其人出身颍川荀氏——颍川荀氏,和钟、陈、韩共称颍川四大家,为当世名族。

“我想请问曹公,此去何处?”荀攸问道。

曹操叹道:“原本打算去朱府,想想还是改道去皇甫家。”

“曹公倒是应对急速。”荀攸认可点头:“再之后呢?”

“自是回家,还能如何呢?”曹操无奈摊手。

“回家自投罗网么?”荀攸第三次发问。

曹操惊而抬头:“公达这是何意?难道说……”

曹操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当即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是!”

荀攸斩钉截铁地点头:“曹公若回家,重则长眠于此,轻则长禁于此。”

曹操悚然而惊。

半晌,他幽幽一叹:“共事多年,尽至于此乎?”

“所见相异,所求不同,曹公以天下之心,阻袁氏之路,是自求死路!”荀攸毫不留情,一句话直接揭穿。

看似说的是曹操,实则在指责袁绍——为袁氏之路,而不顾天下!

“公达所言甚是啊!”曹操点头:“如此,我在这雒阳是留不得了,将话送到皇甫家后,就该离开雒阳了。”

“容我多问,曹公离开雒阳,是打算归乡么?”

“自然。”

“归乡之后呢?闭门读书?”

“读书?”曹操失笑摇头:“不读了!不读了!再读也无用了,如今这天下,不再是讲诗书的时候了!”

说着,他眼中无奈一扫而尽,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豪气:“如今,是招兵募将的时候了!”

沛国曹氏,实力极强。

曹操的祖父曾掌天下之权,曹操父亲从九卿买了个三公之首。

除此之外,和曹家世代联姻的丁氏也是世家巨族。

跟他们浑然一体的夏侯氏,更是地方一霸。

他们既是世家大族,又是地方豪强巨擘,实力极强。

曹操,有说这个话的本钱!

思索之后,荀攸摘下头上官帽,笑着问道:“不知曹公,是否愿意带我同行呢?”

曹操露出讶异之色:“公达也愿弃官而去么?”

荀攸摇头笑道:“蛇虫当政,国将不国,我又何必贪恋一区区六百石之职呢?”

曹操大喜,拱手施礼:“如此,是操之幸!”

曹操赶往皇甫家传信同时,让随从速回曹府通知夏侯渊撤离。

夏侯渊刚得到消息,打算行动,便有数十骑来到曹府门口。

“曹操可在?”领头之人喊道。

“未在。”夏侯渊摇头。

对方目光眯起,打量着夏侯渊:“你是夏侯妙才?”

“是我。”夏侯渊点头。

“先拿下!”来人一挥手。

铿!

夏侯渊抽出长刀,笔直竖起:“我可没犯罪,凭什么拿我?”

“曹操为阉宦内应,而你追随曹操,自当同罪!”来人厉声喝道。

“真是笑话!”夏侯渊不屑一笑:“既然要扣帽子,我且问你,可有尚书台文书?”

因为皇甫奇的存在,现在尚书台既有站在皇甫奇这边的张让、皇甫嵩;还有中立派的卢植、朱儁等人,根本就不是何袁的一言堂。

所以,怎么可能有文书?

来人也是个老油子,扬起马鞭就冲着夏侯渊脸上甩去!

“混账东西!”

“你算什么东西!”

“某奉大将军之命行动,你也配看文书?”

夏侯渊略退一步,左手抓住马鞭,用力一拽。

那人登时失重,从马背上滚落下来。

夏侯渊反手提住他衣领,如挟童稚,又翻身上了他的马匹。

剩下的骑士们纷纷怒喝,就要向夏侯渊发动袭击。

“既然没有文书,那便是伪命!”

夏侯渊将刀架在领头之人脖子上,怒视众人:“谁敢乱动一下,我便切下他的头来!”

众人不敢动弹,夏侯渊带着曹家人火速撤离,与曹操在城门口汇合。

曹操,刚从皇甫家回来。

“我只能做到这了,该走了!”

曹操再看了一眼雒阳城,挥手带着众人离开。

路上,他好奇询问荀攸:“公达,皇甫家世代名族,皇甫超逸更是名声震天响,公达没有想过为他效力么?”

“确实动过这样的念头,然则……”

“然则如何?”

“他终是关西客。”

曹操会意点头。

地域和乡土,对于人的选择影响巨大。

以皇甫奇为例,他是关西人,所以他麾下文武也多是关西人。1

而荀攸家在颍川,如果去投皇甫奇……将来皇甫奇斗争失利逃回关西,荀攸也要背井离乡跟着他走么?

曹操走后,皇甫嵩迅速找到卢植、朱儁等人,将此事告知他们。

“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朱儁是个暴脾气,当场披挂持剑,赶往坐镇南城,防止有失。

卢植二人则拉拢朝中非何袁党羽,防止他们在这个关头撤下朱儁,将城门校尉换上他们的人。

城门校尉之所以会落到朱儁这样的中间正直派身上,就是因为皇甫奇与何袁之间的斗争妥协。

落夜之前,朱儁早早下令,封闭城门。

袁绍偷取城门的计划,也因此失败。

城外聚拢准备入城的大军,只能被迫停下!

消息传回大将军府,袁绍气得大骂:“曹阿瞒果然坏事!”

何进摇了摇头:“再从长计议吧……”

“迟则生变,岂能拖延?”袁绍并不认同,再次向何进进言:“大军既已集结,干脆直接进攻雒阳城!我等从内接应,城门片刻便可易手!”

“挥兵攻雒阳城?!这……”何进犹豫未决。

“大将军,这都什么时候了!”

“曹节、王甫等人杀窦武时,可没有这么多讲究!”

袁绍急得不行。

这话一出,何进脸色立马变了。

窦武是恒帝时的大将军,算是何进的前辈,而且他是太后的父亲,这一点比何进还硬。

曹节、王甫是当时的中常侍,和如今的张让、赵忠类似,但实力和能力比起这张赵之辈都要强。

恒帝死后,窦武等人扶持灵帝登基,不久因夺权和宦官发生争斗,要求太后下旨诛杀宦官。

曹节、王甫等人得到消息,果断挟持了当时年幼的灵帝和窦太后,让他们写下诏书罢免窦武。

无奈之下,窦武拒诏,驰入步兵营,带领北军发动政变。

结果,当时刚回京复命、不明状况的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被宦官利用,带领其他禁军围攻窦武。

——窦武兵败身死!

昔日昔时,正如此时此刻。

“大将军,我等虽掌握禁军,但禁军中多有宦官子弟。”

“外面五万大军,悉数听命于您,这才是您的长处和根本啊!”

“既拥雷霆之力,能片刻摧毁这群宦官,还跟他们讲什么道与法呢!?”

见何进心动,许攸等人也赶紧上来劝说。

何进终于下定决心,点头:“好!那就如诸位所言,让外军即刻入雒阳!”

袁绍面露喜色,当即行礼:“大将军英明!”

“急报!”

这时,何颙匆匆而来,神情中带着一抹慌张:“诸位要在雒阳大展拳脚,难道能无视一人么?”

“谁?”众人下意识问道。

“武威侯、卫将军、皇甫奇!”他道。

袁绍冷笑:“将死之辈,何足挂齿?”

“本初此言谬矣!”

何颙长叹一声,从袖中取出文书。

“河内急报:皇甫奇击败白波,阻截太行山南,并州之军为之胆丧。

为求生路,九原人吕布杀丁建阳,率部向皇甫奇投降。

皇甫奇统合诸部,率领三军向南,欲跨黄河而胁雒阳,望诸公悉知,早作应对!”

言毕,满堂失色,神情惶恐中带着不信,如闻天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