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目瞪口呆,一头雾水

当即怒喝一声,大步走上前来,一记耳光打在朴妃脸上:“连我姨娘都敢打,你以为你是谁?”

“善……善相?你……”胡尚仪目瞪口呆。

朴妃更是目瞪口呆,一头雾水。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有一个变态的打手?

看她的打扮,莫非也是什么妃子?

“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怎么能对我动手?”

胡善祥瞪着她,道:“你侮辱我小姨,欠揍!”

“朴妃,您消消气,她是我的义女,如今已经是武王的正妻,您可不要闹起来,否则会影响到皇家的声誉。”胡尚仪一边将她扶起来,一边安慰着,只觉得头疼欲裂。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事情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言语上的冲突不算什么,真要大打出手,那就是大事了。

可有的时候,越是担心,事情就会越糟糕。

“武公主?区区一位皇子的妃子,竟敢闯入我的皇宫,还想杀人,你给我等着!你和那个该死的武王,都会受到惩罚!”朴妃冷喝一声,语气中充满了鄙夷。

她初到大明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有太子、汉王、赵王这三个皇子,有太孙、武王这三个皇子。

但这有什么关系?她如今是皇上的嫔妃,有什么好怕的,而且她的辈分也远超其他几位亲王。

“你……竟敢辱骂武王?”

胡善祥怒火中烧,只觉得一种奇异的能量,在他的身体里流淌。

只是推了他一把。

朴妃以为她要对赵峰动手,下意识的举手抵挡。

啪!

一声脆响!

全场陡然一静,朴妃跌倒在地,一条胳膊断在一旁,她捂着自己的左臂,发出凄厉惨叫:“啊!啊!我的手臂被打断了!”

“……我好像没用多大的力气!”胡善祥心中焦急。

胡尚仪整个人都懵了。

死定了!死定了!

一个皇族的妃子,打断了一个皇族的后宫,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一定是武王给了她一门功法,让她不小心施展了这门功法!

就是武王啊!他必须要去见武王,将这件事告诉他,只要武王出面,他就能保住自己的女儿!

“守卫!带着朴妃,一起回太医!”

说完,胡尚仪就带着目瞪口呆的胡善祥,朝着太子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太子行宫中。

朱瞻塘知道这件事后,叮嘱胡善祥:“你要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感情,要保持镇定。

胡善祥心虚的低着头。

有气无力地回答:“对不起,我不应该伤了朴妃。”

“也没有什么不对,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用浪费我送来的本源灵气,用来温养自己的资质,你这样一用,就省了大半天的功夫,太不值当了!”朱瞻塘大手一挥,有些埋怨。

胡尚仪目瞪口呆。

朴妃手臂骨折,不是最重要的吗?

为何会在意这点?

“武王大人,此事……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责怪我们?”

“不会吧?不过是个野人罢了,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她还活着呢。”朱瞻塘淡淡道。

听说他还在生朱瞻基的闷闷不乐呢。

他在鸡鸣寺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几日,朱高炽一直在监督朝堂,实在是太忙碌了,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也很久没有回来了。

就在这时,他派了一个小公公过来,告诉朱瞻塘,有人要告他一状!

朱瞻塘有些不敢相信。

当真是少见,竟然有人在朝堂上给自己穿小鞋?

这不是找死吗?

他想要见识一下,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这么大的胆子。

他们抵达了奉天大殿。

朝会召开的时间并不长。

朱高炽坐在皇位上,身形笔直,面色凝重。

“启禀太子,属下李时勉,欲上奏武王,犯下两宗大罪!”

一位御史挺身而出,朗声道:“第一,武王之妻,品性不端,滥杀无辜!”

“……”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不是疯了!

皇室的事情,你也配插手?

但是,也有一些官员对此持有异议。

“依我看,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武王妃,而不是武王。”

“公主殿下曾经是个丫鬟,一个下人突然有了权势,难免会有些失态!”

“秦先生,请注意你的措辞,不要说得那么直接。”

“......”

“狂妄!”叶伏天冷哼一声。三叔朱高燧目光锐利,看到朱瞻塘走了进来,连忙插手道:“这是皇室的事情,与你何干?”

“赵王,你这话就不对了,要知道,皇室之间,从来不会有什么私人恩怨,这件事情,已经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了,实在是太难听了!”御史李时勉义愤填膺地说道。

十载苦读,雄心凌云,到了朝中,竟然如此卑躬屈膝,这不是丢人丢到家了吗?

作为监察御史,他的职责就是监察御史,上奏奏章。

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

就算陛下有什么错误,他们也会破口大骂!

武王又如何?神仙怎么了?哪怕是犯了错误,他们也不会退缩!

要是被罚了,呵呵!这下好了,他的威名,将会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他将会是一个被读书人和百姓津津乐道的好官员。

众人听他的意见,他就会成为一个敢于直言的好官员,而众人不听他的意见,他就会成为一个不怕武力的好官员。

所以,他必须要时不时的喊一声!

“说说你的二号罪名。”朱瞻塘摇摇头,微笑道,他已经不想和一个专业水军争辩了。

“第二条罪名,武王下令,在一家报社上发表永乐年间的文章,指责皇帝的所作所为,该死!”李时勉丝毫不惧,又将自己的罪名说了一遍。

朱高炽微微一愣,皱眉道:“这是什么情况?”

议论皇帝的陈年往事,远比伤了一个小小的妃子要严重得多!

他早就知道,爷爷对自己的地位,会如此的在意,他又何必多嘴?

李时勉将手中的一张纸拿了出来,“这张纸上,写着两个派别,一个是所谓的‘高人,一个是对皇帝的功绩赞不绝口,一个则是对建文帝的功绩进行了否定,两个派别在上面吵了起来,引来了不少平民读书人的关注!”

那名内侍拿了过来,交到了朱高炽的手中。

一时之间,大殿上鸦雀无声,没有人说话。

朱高炽捧着手中的那份文件,心中越发的焦急起来。

他看着朱瞻塘,问道:“这是……这是你让工部做的?”

“是啊,怎么了?”朱瞻塘很干脆的说了出来。

朱高炽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件事不是他能决定的,还需要爷爷的同意。

可是,他还在生自己的气呢!

他觉得自己这个监国之位,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转过身来,看向汉王朱高煦:“二弟,我,我有些饥饿,想要回去吃饭,你能不能帮我监督一下国事?”

朱高煦摇了摇头,道:“我不想!”

尼玛,出了事你就想到我啊!

你要是改天再推辞,我会不会同意?

如今,瞻塘的侄子被人弹劾,这件事情就这么明明白白的发生了,可是,谁敢擅自做主,给他定罪?

他堂堂汉王,就算不是最精明的人,也绝对不是最笨的人!

“老三……”朱高炽看他不吃这一套,只能再次开口。

“不用叫我,我只是个陪衬!”

朱高炽:“……”

什么时候,我这个御史之位,也没那么好当了?

还不能给!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之际,吴中却是忍不住开口反驳:“属下觉得,流言只会传给有见识的人,而有见识之人,未必会将其当成事实。”

“虽说吴尚书说的在理,可天下间,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智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