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曹操的阳谋

从离开新野以来,刘备就没像今天这么愁过!

他让吴国太劝,没用!

让孙尚香劝,没用!

让卧龙凤雏一起来劝,还是没用!

刘封认准了死理,求刘备放他去见舅舅。

刘备无奈啊,当即和诸葛亮庞统糜竺孙乾等人商量对策。

“哎,封儿这孩子,怎么这般不听劝,那曹操诓骗徐元直未经两年,如今又来赚他,这谁都能看出来的事,他为何这般执拗?”

“主公!”

诸葛亮一拱手:“大公子忠孝重节,倘若此事他不执拗,那就不是大公子了。”

刘备点点头,觉得诸葛亮这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这时,庞统手搭羽扇向前一拱:“主公,在下有三策可解此困!”

“士元快快说来!”

庞统笑了笑,说道:“先说上策,主公可为此事犯愁,愁出病来也理所应当,便倒在卧榻之上,口中一遍一遍呼唤封儿之名,大公子若知你为他而病,他必不会离开!”

“好,好……”刘备叫了两声好,忽然皱皱眉,摇摇头:“这是蒙骗封儿啊!”

诸葛亮接着说道:“主公,曹操尚可蒙骗大公子入虎穴,主公蒙骗大公子却是救他,有何不可?大公子因其孝父亲而阻孝舅父,世人便说不出什么来,在下觉得此计可行。”

“这……”刘备多少有点为难:“我病是假,可如此一来,却让封儿两头着急,若他真急出病来如何是好……”

“这个……”诸葛亮庞统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了句:“应该不会吧……”

话音未落,糜芳着急忙慌的跑进来:“主公,大公子整日未进食,吐了一口血,晕过去了。”

“啊??”刘备大惊,赶忙让人抬进房中好生照料。

看,以刘封表现出的这般情感,两头着急,没准还真急出病来。

刘备真急坏了:“此计不可,此计不可,可有其他良策?”

庞统想了想,一拱手:“主公,在下还有中策!”

“士元快说!”

“便以徐元直入曹营探母为戒,曹操乃挟持樊城令而为,与大公子如此说:你若不去则舅父刘泌能活,若去则舅父刘泌必死!”

刘备沉思点头:“这倒是妙法,我去与他说。”

“不可!”结果却被诸葛亮一把拉住:“切不可如此,”

“孔明,为何如此说?”

诸葛亮慢慢的一抱拳:“大公子极重孝悌,曹操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方以此计诓之!然实际情况却可能恰恰相反!”

“此话怎讲?”

“依我看来,倘若大公子去了,刘泌可能在许昌苟活,倘若大公子不去,刘泌便可能在樊城病死。”

刘备一怔,这与水镜先生当初言徐庶之母的情况截然相反。

诸葛亮继续道:

“回想当初徐元直,倘若他被主公强行留下,其母就真的不会因它事而亡么?”

刘备心中又是一惊。

是啊,当初人说,徐庶不去曹营,则其母不亡,去了曹营则其母反死。

那只是既定事实发生后的说辞。

真会如此吗?

未必!

倘若徐庶真的被刘备强留下来,而没去见其母,结果其母却在忧虑中而亡……

那世人怎么看刘备!

世人又怎么看徐庶!

最重要的,徐庶又会怎么看刘备呢?

而想让其母“忧虑病亡”,这件事让阴险狡诈的曹孟德操作起来难吗?

简单!

太简单了!

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让刘备和徐庶都陷入无法调和的懊悔和矛盾中。

想明白其中之利害,刘备只觉得冷汗涔涔而下!

是啊,真以此说辞让刘封别去曹营,他必然能听话不去。

但一两个月后,刘泌樊城发丧,真就死了你怎么收场?

离间!

赤裸裸的离间,你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刘备瞳孔骤然收缩:“如此不行,难道非得让他去不可?”

庞统点点头:“无论去或不去,主动权都掌握在对方手上,此为阳谋也!而在下的下策,就是让大公子去也!”

“啊?”刘备大惊:“那封儿岂不是要折在曹营?”

庞统摇摇头:“大公子机敏聪慧,又忠诚勇武,未必会折在曹营,以他的做派,示弱以接近曹操,再挟持曹操而遁回,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