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满环

砰砰砰!

连续的枪声不停响着。

何小舒紧张地站在队伍当中。

枪拿在手里的感觉沉重。

“别紧张,咱们的约定其实就是平时的互相激励。”

胡鸳也紧张了。

本来大家认为今天的枪击训练是日常安排。

来到靶场以后,大家就被通知,这次射击是会计入临时考核成绩当中,最后会跟总成绩加在一起。

何小舒是被大家的紧张感染到了,然后才紧张起来。

技术基地。

“何老师,这里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我们用计算机反复验算了一上午,还是对不上。”

何雨柱把方案计算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初步也没有看出上面的问题,眉头就皱起来了。

我记得这个计算式没有问题啊!

何雨柱在心里想着,然后动笔自己计算一遍。

“这里的公式换算少了一步,计算出来的结果就和导弹落地位置有差距,导弹里的芯片运算会很快,所以咱们这第一步肯定不能有错误,是我这边的问题,幸好你们会反复验算,不然问题就大了。”

何雨柱抓了半个小时的脑袋,这才把公式里的问题给找了出来,本来计算式就有十几页,把错误找出来,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

“何老师,是我们学艺不精,原来问题也不是多复杂,我们马上再去验算一遍,这次肯定能成功。”

果然,当大家看到验算的结果跟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致时,所有人都大叫了起来。

导弹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彻底打牢固了。

“何雨柱,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陆求恩从外面走了进来:“我刚刚跟L去靶场了,那边在进行打靶比赛,小舒也要参加。”

何雨柱看着对方,笑着说:“她是第一次摸枪吧,而且现在部队上都更换了新装备,我觉得我女儿打中靶子应该不难,她小时候玩弹弓,一打一个准,她肯定有很好的天赋。”

“那我们去看看呗,而且还能见证到底是哪个班的射击能力最强!”陆求恩乐呵呵地建议道:“反正我们目前的工作也算是达成了第一步,就让我们暂时休息一下。”

“行啊,咱们走。”何雨柱有点期待了。

两人走了好一会儿,这才到了靶场。

“范围可真大。”何雨柱感叹一句:“她们三班在哪边?”

“我带你过去。”陆求恩倒是知道第一笔消息:“她们三班是连队里成绩最好的一个,不过小舒加入以后,课程老师们就把小舒的成绩也算进平均分里,弄得她们三班排到第五去了。”

何雨柱有点尴尬:“这些老师太较真了,李龙云同志不是说让小舒参观学习,怎么还真把她当做连队里的一员了,她们学的知识,可都是研究生的级别,简直再开玩笑啊!”

第五靶场。

“三班准备。”

“是!”

胡鸳也没有多想,把自己所有的杂念都抛开。

这次临时测验必然很重要。

离最终的成绩结算已经不远了,三班的成绩虽然没有一直保持在第一,但是经过大家给何小舒恶补之后,至少也能在中间的位置,所以还算不错。

但是三班的短板就是射击,在整个连队里,排倒数是公认的。

“胡鸳,第一个。十发子弹,两百米靶。”

胡鸳准备好姿势,开始开枪,开枪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超时,会被相应减分,不过对于她们来说,这些时间限制还是很充足的。

砰砰砰。

找准方向,连续开枪。

“十发全中,共八十四环。”

来年优秀都达不到。

“班长,不错啊,这次我们的平均成绩肯定不会垫底了。”

在信息化连队里,这个环数其实不低了,但也称不上好。

“大家放稳心态,我觉得应该能发挥平时的水平,这样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班长放心,你还是在这段时间,赶紧教会小舒怎么才能打得准吧。”

“看来倒数是逃不了。”胡鸳又想到他们会把何小舒的成绩算入班级之中,一个新手,能打中就很不错了:“大家还是做好准备吧!”

“没有关系,咱们是一个班,不管成绩怎么样?我们都会继续努力。”

何小舒心情还不错,她慢慢地没有了过度的紧张,再看了班长的打枪方法,所以学得也很快。

“何小舒,准备。”

“是。”

何小舒站到开枪地点。

后面的观察区,何雨柱和陆求恩正好就在。

“你瞧瞧我女儿的动作,比其他人都标准,我觉得她能都打中。”何雨柱对自己女儿相当自信,所以直接就说:“一定九十环以上了。”

陆求恩笑着说:“我以前也打靶过,而且还参加过研究院的比赛,这会打和打得准,可是两回事,而且小舒是第一次,能打到五十环以上,就算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

“开始了,你就瞧好吧。”

何小舒专注起来,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和手中的枪产生了共鸣一样,前方小如盘子的靶子的红心也非常的清晰。

就是这个方向,就是这个时机。

何小舒开枪了,顺畅得不行。

十发子弹,不一会儿就打完了。

何小舒有些意犹未尽,她喜欢上枪械了。

离开了部队,可能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以后跟班长争取,要多多进行枪击训练。

“何小舒,十发全中,满环。”

当何小舒的成绩出来时,所有人都惊讶了。

陆求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没有听错吧,十发全部都中了红心,这也太厉害了吧,何雨柱,你是不是给你的女儿开过小灶啊!”

“没有。”何雨柱立刻否决:“我都说了我女儿的天赋很高,我没有说错吧,结果出来了,我很满意,一会儿回家让晓娥给我女儿弄点好吃的。”

“不错,我也去恭喜一下。”陆求恩又不是太较真的人,立刻就承认了何雨柱的说法,也许何小舒就是当兵的料:“顺带也去你家吃一次。”

“来,我们欢迎啊!”何雨柱开心地说。

三班所有人听到何小舒的成绩以后,一个个全都开怀大笑起来,何小舒带来的惊喜会让三班本来垫底的成绩冲到前面去,如果其他班的人发挥得不好,也许三班还能拿更好的成绩。

打靶测试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不一会儿等成绩都统计出来后,连长就会把各班的成绩排都公布出来。

“班长,你别紧张啊,小舒成绩可是第一,咱们的平均成绩一定会很好的。”

“是啊,要紧张也是七班,她们一直都是第一,这次似乎没有发挥好,可能要把枪术第一的锦旗移交出来了。”

H把何小舒拉到身边:“你可真厉害,今天是超常发挥呀!”

何小舒本来想说自己是天生的,这种枪感就像是身体里的一部分。

“班长,等我上了大学,我也要来当兵,而且还会当最强的兵。”何小舒很有自信地说:“你觉得我可以成功吗?”

“当然能啊,小舒的学习能力很强,我们能看得出来,你比我们大家都厉害。”

班上的人其实都挺佩服何小舒,至少她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何小舒这样的当兵天才。

“测试第一名:三班。”

结果一出来,有些班级的人脸色尴尬,但更多的人在为三班的所有人鼓掌祝贺,只有相互进步,在部队里要进行的是各个班级的良性竞争。

“我们成功啦。”

咻!

导弹拦截第一次。

成功。

陆求恩继续记录着数据,很满意这次的实验过程:“你们都看清楚一些,咱们每次实验,都得验证一个结论,千万不要疏忽了。”

何雨柱坐在电脑前,不停地输入程序,里面的系统是自主研发的,所以他们也在把系统使用的方法,在一一记录成册,留在部队当中。

这时,风风火火的李龙云大步走过来,极其高兴地说:“真不错,大家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这次的信息化升级必然是划时代的改变。”

“你这些话都说了好几遍,李龙云同志,我才是这次的总指挥,我都没有下这个结论,你可别想得太快了。”陆求恩是有责任的,不然这个时候,他也带着何雨柱直接去基地外面,亲自操持所有的工作了:“就是大部分的工作还没有做好,所以我们才一次次在保证进度的情况下往前面推进,你就不要再给我们太大的压力了。”

何雨柱在一旁帮腔:“李龙云同志,你心里急是很正常的情况,可咱们做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很重要,我们给的计划已经是最快的完成时间了,你就不要再把我们的安排给胡乱排出来了。”

李龙云有些尴尬,他说:“你们不要嘲笑我,我是个大老粗,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真没有想到只需要一个按钮,咱们就能远程轰击一个准确的目标,以后的战争,跟战术的关系越来越小了。”

火力,才是真正的较量。

不过有了李龙云的参与,他的话还是给了基地里的同志们很大的动力,大家的工作热情又高涨了许多。

何雨柱做完了工作,顺顺利利回到家里。

娄晓娥让何雨柱把鞋换上,不要一回来就直接躺着。

“你都是动脑子的工作,本来就在常坐,到了家里,你还是多活动才行。”娄晓娥走过来把何雨柱给拉起来:“帮我一起把饭菜端过来,这么多天了,对我的菜都吃习惯了吧。”

在公司的时候,他们常在食堂里吃,回到家也是何雨柱做饭,毕竟何雨柱的手艺要更好,所以娄晓娥下厨的机会比较少,做出来的饭菜味道肯定要差上一些。

到了部队里,何雨柱的工作比在公司里忙多了,那做饭的事情就压在娄晓娥身上。

本来李龙云安排的是让他们去部队食堂里就餐,但最后考虑了,何雨柱还是拒绝了,他们花钱在食堂里买菜,然后就在自己住的地方做饭,这样也能减少劳烦部队的人。

“我回来啦!”何小舒快步跑了进来,手里还炫耀着自己得了射击第一的锦旗:“妈,你看到没有,我都说了我非常有天赋,你还不相信,这次我证明给你看了。”

娄晓娥惊讶地看了半天,然后摸着何小舒的头说:“行啊,小舒同志,会玩枪了,以后是不是可以保护妈妈了?”

何小舒拍着胸口,保证道:“当然了。”

何雨柱把饭菜都放好了:“都来吃饭吧。”

陆求恩果然准点过来了:“看看,我来的时间刚刚好,一进来就闻到饭菜香了,晓娥同志,你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我觉得你都快比何雨柱还会做家常菜了。”

“陆所,你这就夸张了,雨柱的厨艺那都是第一的存在,就跟我女儿的射击成绩一样。”

妈妈向他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夜色正浓。

房间里的灯都亮着。

陈诗带着陈中秋从传承处回到了公司,整个帮的成员都通过身份的转换,成为公司里的一员,主要经营当地的建筑行业。

“你早点睡,明天我就把公司的事情一一告诉你,你先跟着公司里的老员工慢慢学,反正都不是很难。”

陈中秋坐在新床上,他变得更加坚毅了,眼神很锐利,靠近点就能看见这孩子步入了练武的门槛了,以后这孩子的实力,会随着时间快速提高。

陈中秋点头,他也形成了习惯,对于陈诗的安排,他会稍微的考虑一下结果,但只要是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他都可以接受。

第二天,陈诗就把陈中秋完全介绍给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们,而且还给大家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未来整个公司,会完全交给陈中秋来管理。

第一代管理者陈诗的父亲,因为斗争而死,第二代管理者娄青云现在已经放弃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待在京城陪伴家人。

娄青云年纪也大了。

第三代管理者陈诗其实就是放手管理,她只需要保证公司里的人都是忠心的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