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生产下

吸了一会儿露珠儿大宝贝,感觉自己又满血复活的李三娘就牵着露珠儿往出走。

也是今儿赶上李母和李二兄被紧急请到乡下,下午头儿又和李大嫂帮着李二嫂接生,天都要擦黑了,李家今天的晚饭还没有着落呢。

把小露珠儿交给李四郎带着,李三娘就去厨房帮李二嫂准备晚食,看今儿这个样子,估计得留饭给李母、李二兄、李大郎了,也不知李大兄今日能否按时回来。

厨房里,李大嫂看时间有些晚了,就用李三娘前两日买的三合面下了一锅汤饼,又用番薯做了卤子,打了几个鸡蛋,单独做了一碗打了三个鸡蛋的留出来在锅里,好回头给李二嫂送去。

因着今儿小五郎出生,李大嫂才舍得用三合面下了汤饼,但也不舍得真给每人都吃的饱饱的分量,所以,还是又煮了一锅番薯,陪着自家做的小菜,也是一顿不错的饭食了。

等把这些端出来,都没什么光亮了,李大郎去接李母、李二兄还没回来,李大兄倒是回来了,去找了灯笼点了两盏,一家子靠着这点儿光才没把汤饼吃到鼻子里去。

李大嫂帮着又喂了一次小五郎米油,李二嫂都睡了一觉起来了,那份加量了的汤饼都吃完了,李母、李二兄、李大郎就还没回来。

这时,李三娘悄悄叮嘱了李二嫂两句,一是这伤口每日都得擦洗,最好能忍着痛用那烧酒擦洗,预防感染,等回头看情况,要是能吸收最好,吸收的不好,自己就来给拆了;二是这回生产糟了大罪了,产褥期内,也就是四十二天内不能行房,以免对未恢复的身体造成损害,留下月子病。

李二嫂红着脸仔细听了,也点了头。

让李三娘觉得甚是可爱,孩子都生了三个了,还是如此腼腆。

且,回头李三娘想跟阿娘说声,给李二嫂做个双月子,好好养养。再就是,李二兄李二嫂已有三个儿子了,实在没必要再让李二嫂继续生产了,虽作为小姑子不好管兄嫂的房里事,但作为妇产科医生,这话还是得说的。

不过,也只能旁敲侧击的跟李母说下罢了,李母也不是那苛待人,该是会跟李二兄李二嫂说的。

李大兄也没闲着,日常挑水主力李大郎不在,李大兄就带着李二郎、李三郎去干了。

李父在厨房门口支了两个小炉子熬药,一份给李二嫂,通奶补养的;一份给李三娘,小产后气血补养的。

李大嫂在李二嫂屋里帮着带娃,李三娘秉着最好别感染的心,又给擦了一回烧酒。

终于在李二嫂和李三娘都喝上汤药的时候,李母、李二兄和李大郎回来了。

幸亏现在是夏天,晚上不冷,这个时节,还有点闷热,李大嫂见人回来了,就想出去给他们拿饭食,本来就想着会回来晚的,提前给盛出来放在锅里保温着呢。

李三娘摆摆手,示意自己去拿,让李大嫂歇着吧。

李母和李二兄也是真的惊喜,喜中带惊的那种。

这下了趟乡,一回来就得一大孙子和一小儿子的惊喜真的很难让人形容。

李三娘让李二兄抱李二嫂上床上休息的时候,仔细着点儿,要是要抱小五郎,可得换身衣服,洗了手脸的好,这可是太医署近出的医术里写的了呢。

李二兄很是听话,先在院子里,就着侄子和儿子倒得水洗了手脸,才回屋里看了李二嫂。

这八九个小时了,李二嫂终于摆脱地面了,被转移到床上了。

李大嫂想帮着收拾地上这一堆沾了血污的铺盖稻草,李二兄却摆摆手说:“今儿多亏了大嫂和三娘,这些小事儿就不麻烦大嫂了,忙了一下午,大嫂歇着,回头我就收拾了。”

在旁抱着小五郎的李母也是这么个意思,李二嫂可是给李二兄又生了个儿子,还是糟了大罪的,合该让他收拾。

看了一会儿小五郎,大家也都散去了。

李三娘又请了李大兄帮着抬了两大桶热水,晚上好好和小露珠儿玩了会儿水,好好晾干了头发才把露珠儿哄睡。

要再说一点古代妇女比较惨的一点就是除了小童,都得留长发,这可真是糟了大罪了。

留长发无所谓,关键是留了长发它无法保持洁净,洗的频率跟不上啊!

这一是太长,洗起来麻烦;二是古代燃料都要花钱买的;三是太长又没有吹风机,拧干水再晾干透透的时间太长了,耽误事儿。

所以,就没办法洗的频繁,那就只能脏脏的,有钱人家还能买个带香味的头油抹抹,不然真是等着长虱子吧。

李三娘都有些羡慕小露珠儿了,虽然中间剃光了,只留两边还短只能扎个揪揪也不好看,但方便还凉快啊。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李三娘打开了任务系统,领取了第二个任务的奖励“可使用一次无菌手术室”,百格背包有了第二个带图标的小格子了。

这个奖励目前估计是用不到了,不过相信以后是会有机会的。

有了经验,再看到任务栏的1,李三娘已经不激动了,带着平常心点开界面看看任务三是什么?

“成功立女户,可得剖宫产产包一个”

看着这个奖励,再想到今儿得到的“无菌手术室使用一次”的奖励,结合三次任务要求,李三娘琢磨了一小会儿,想着,这任务系统是来辅助她走出后宅,推广妇产科知识和技术,帮助大唐妇女的吧?!

这个flag有点儿高大上啊!

不想了,不想了,一步步来吧,万一任务四的奖励是超能力呢,李三娘清空脑子里杂七杂八的想法,就着知了声搂着大宝贝睡去。

隔日,大概是昨日累着了,李三娘是让露珠儿的小手手扒拉醒的。

和小露珠儿玩了一会儿起床前的游戏,李三娘想着是不是给露珠儿养只小狗或者小猫什么的来做个陪伴呢?

四小只里只有李四郎和露珠儿仅仅差六岁,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有别,估计以后更是很难玩到一块儿去了。

刚出生小五郎还是吃奶的小娃娃呢,怎么也得两三年才能会说会跑会跳能和露珠儿一块儿玩。

所以,李三娘考虑先给露珠儿养只小狗或者小猫,毛绒绒谁不爱呢!

好吧,是李三娘自己个人特别喜爱毛绒绒啦!不拘猫狗,长毛的都爱!

回头看看巷子里谁家有下的小崽子去换一个回来养的好。

这起来了,正好遇到四小只上学去,看来自己和露珠儿是错过了和大家一起吃早饭的时间。

厨房的蒸笼里果然有李大嫂预留好的娘俩的饭,是小米粥和小菜加鸡蛋,估计是给李二嫂专门做的,自己和露珠儿跟着沾了光。

喂饱了肚子,正要带着露珠儿去李二嫂屋子里看看呢,药柜伙计李贵就领着陈牙郎进来了。

原来是前两日李三娘摆脱陈牙郎给看的房子有消息了。

陈牙郎也没再客套,谢了茶水就跟李三娘说起来了。

要说还是得感谢武帝大大,武帝大大登位后,先后三次扩建长安城,每次都有不少人迁出,让内城有不少房子闲置。

可再是闲置,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房价它就不可能便宜了,要是想买个房子还真的不容易,连那七八品的官员可都有住在城郊的,盖因为赁不起城内的房子。

陈牙郎这回给介绍了三处:

一处是在长寿坊旁的丰邑坊,虽不在长寿坊内,但也是一处好居处,有三间房,院内还有口井,吃水也方便,周围也都是殷食人家,安全有保障,要价高些,一千六百两,房子主人已迁出内城,但有在官牙留有文书,官牙可代办手续。

另一处是在长寿坊了,在打铁巷子里面,有两间小屋,院内没有井,得买水吃用。因隔了两座屋有一个铁匠铺子,敲敲打打的,所以,这房子也便宜些,七百两,不二价。

最后一处就是四季胡同了,对,就是四小只上学的那个青莲书院所在的四季胡同。

是有一南地的大户买下用来在长安给会来京都定品的家中子侄买的,本有一位家中子弟在住,但突遇其祖父去世,前两日才刚准备往南地返回。

这家主人只打算出租,不买卖。因着原主人都是去街面上吃饭的,家中没有水井,倒是有两棵大枣树,还有个花圃,种了不少花草。只有两间房,也可说是三间,门口处还加盖了一小间是给照顾日常起居的仆从住的。

因靠着青莲书院,也是个好地方。要不是陈牙郎看的准,还不一定能赶得上。

原主人要价不贵,算市场价,五两银子一个月,但只能签半年的契,因这家明年有别的郎君来京需要自住。

原主人只说,看好两颗大枣树,别让长了虫,院中花草打理好,别荒废了就好。

听完陈牙郎的介绍,李三娘想想自己的钱包,在第二处和第三处之间摇摆。

第一,立女户是要有房契才可以的。这三处房产,也就第二处李三娘紧紧手头的银子还能买得起;

第二,要是买了第二处的房子,手头就没有几个闲钱了,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可如何是好?

所以,这房子怎么选的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