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要钱,要田!可那可是足足三万亩田啊

钦天监正是四品官,虽然官阶不如朝中大佬,但袁天罡身份超然,深受李二重视。

因此,他与朝中的许多大佬都是好友。

从那些人的口中,袁天罡也算是对柳白有一些了解。

况且,袁天罡本来就是个心思玲珑的人,像他们这样的神棍,一向都是靠脑子混饭吃的。

哪里会听不出柳白话里的意思?

他直截了当的说道:“五千贯!只要柳公子能写出完整的《八仙过海》,我道门愿出五千贯购买!”

五千贯是他这次来泾阳,带的所有银子,也是和师兄弟们商议之后,确定的价格。

五千贯?

柳白抬了抬眼,又端起茶来呷了一口,过了片刻,才悠悠的说道:“不瞒袁监正,柳某这茶楼,才开业几天,营利已经不下于一万贯了...”

袁天罡闻言,嘴角抽搐了几下。

柳白的话没说尽,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五千贯,他真看不上眼。

且不说柳家的财力,五千贯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便是这茶楼,以这茶的价格,以及每日的高朋满座,五千贯他会放在眼里?

袁天罡咬了咬牙,道,“柳公子尽管开价,只要贫道能出的起,绝对不会推脱!”

“我柳家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几万贯银子还是不放眼里的...”

柳白笑了笑,慢条斯理的说道。

柳白说的越慢,袁天罡心里越焦灼。

他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佛门日渐兴盛,就连皇亲国戚也开始信奉佛教,再不想办法吸引信徒,道门迟早会破落!

“柳公子...还请拿出一个章程来,只要老道能答应的,绝对不会推搪。”袁天罡苦笑道。

听柳白的语气,他花多少银子,都无法让柳白动心。

他实在想不出,柳白究竟想要什么。

柳白见火候差不多了,再逼下去,恐怕会适得其反,

“袁监正言重了!”

柳白笑了笑,说道:“柳某听闻,道门在华阴县,有一些农田...”

此言一出,袁天罡‘蹭’得站了起来。

“柳公子...那可是有足足三万亩良田!”

他被柳白的胃口吓了一跳。

关中本来就人多地少,一亩地,起码值七八贯银子,而且几乎没有人肯将自家的农田卖给别人,可以说,农田根本就是有价无市的。

“我知道!”

柳白点了点头,依旧笑吟吟的看着袁天罡。

他并不缺银子,等铸铁生意到手之后,柳家的财产起码还要翻上好几倍。

但农田和银子不同,堪称是一个家族的根基。

柳家在泾阳县以及周边县城,共有十万亩农田,听起来不少,但是和世家大族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

早在当初,丈量土地的时候,柳白就知道,道门在华阴县拥有三万亩良田,接近华阴县总田亩的一半。

若是把这些农田都收入囊中,柳家的农田就可以连成一片!

袁天罡一脸的阴晴不定。

如果他真用三万亩良田,来换一个故事,说不定道门的先祖,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抽死他...

“柳公子,若是一万亩,贫道立刻就可以拍板,三万亩...实在是太多了!”

柳白摇了摇头,道:“袁监正,这故事可不是柳某一人所写,想要请动另外一位大才,三万亩已经很合算了。”

袁天罡一愣。

“不知是哪位大才?”

柳白笑吟吟的看着他,吐声道,“当朝太子!”

“太子殿下?”

袁天罡目瞪口呆。

他感觉,柳白好像在拿自己开涮。

李承乾才八岁,他懂个屁啊?

柳白面色一沉,“怎么?袁监正很看不起太子殿下?”

袁天罡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

他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

李二的近臣,都知道李承乾是个什么德行,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李二的皇位来路不正,李承乾早就不是太子了。

和越王李泰相比,李承乾简直就跟个傻子,没什么区别。

“不敢便好!”

柳白点了点头,悠悠的说道:“别看太子殿下年纪尚幼,但才学出众,只有在他的帮助之下,柳某才能将故事写好!”

“用三万亩良田,请太子殿下动笔,袁监正还认为多吗?是不是感觉很合算了?”

柳白之所以扛起李承乾的大旗,自然有他的目的。

整个大唐,除了皇上皇后的名头之外,也就李承乾这个太子的名头值钱了。

让太子殿下动笔写故事,足以称得上是天大的荣幸。

用铜臭之物来买,岂不是在羞辱太子殿下?

袁天罡有这个胆子?

能换来三万亩良田,柳白才不在乎故事的署名加上一个人。

反正《八仙过海》又不是柳白自己编的...

这样的故事,他完全可以想写多少写多少。

而农田也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却是让道门欠李承乾一个人情!

自己既然已经成了李承乾的‘老师’,在外人眼中,就是妥妥的太子党了。

身为太子党,不能把李承乾送上皇位,未免有些不称职。

要知道,道门在朝中的力量,一点都不容小觑。

柳白清清楚楚的记得,后来的武则天,就是因为袁天罡的一句话,被李世民送到感业寺出家!

而且袁天罡与许多朝廷大佬交情莫逆,如果有了他的支持,等柳白未来进入长安之时,也能多一层保障!

柳白这么一说,让袁天罡陷入了沉思。

用三万亩良田,让太子殿下动笔,的确物超所值。

而且,他完全可以在祭祀法会上说明,故事乃是太子殿下所写,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以为,太子殿下是在公开支持道门!

李承乾靠谱不靠谱放在一边,只要有他的名头在,还怕缺少信徒?

袁天罡越想越觉得,柳白说的有道理。

他一咬牙,“也罢,贫道这就回去和同门商议,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把田契,送到柳公子府上!”

......

送走了袁天罡,柳白并没有急着写故事。

《八仙过海》耳熟能详,用不了两个时辰,柳白就能原原本本的复述出来。

他坐在桌前的雅间里,回想着刚才与袁天罡的一番谈话,愈发觉得这个老道士有趣。

房玄龄等人足智多谋,但在一些事情上,太过于古板。

同样的一件事,换做房玄龄等人,不可能这么快答应,而是一点一点的涨价,逐步试探柳白的心里价位。

而袁天罡,却多了几分江湖人的豪爽。

说明,他很清楚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人,不像是朝廷官员,反倒更像生意人。

“或许,以后可以多和道门合作几次...”

柳白托着下巴想道。

贞观朝的佛道之争,是历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为了争抢信徒,打出脑浆子的事情,都不罕见。

到了贞观朝后期,就连朝中重臣也参与了进去,甚至,影响到了皇权的交替!

柳白对宗教不感兴趣,可今天的事情,却是提醒了他。

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都能让袁天罡亲自登门求教,若是再想些其他的办法,给佛道之争添上一把火,未必不能从中获取几分好处...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