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示好

第218章示好

翌日一早被颜家的丫鬟叫醒,打着哈欠去上朝。

一众大佬们向李世民请示完每日例行的政务后,御史们再次化身喷子。

一群有文化的喷子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的数着一群大将军的“罪状”,一副李世民不治这些饶罪他们就要当场撞死在太极殿的架势。

还有御史是弹劾王宁的,李世民没叫自己,王宁也没有往前凑,就像没听见一样,依然站在武将的队列里靠着柱子打瞌睡。

可王宁的瞌睡很快就醒了,因为他听到邻二个弹劾他的声音,让王宁醒过来的原因倒不是这个官员弹劾他玩忽职守。

这个官员的理由是王宁在没有接到中书或者李世民旨意的情况下,私自带着五百禁军回了长安。

这个严格来确实有些犯忌讳,但一来王宁本就是中途去送武器的,二来王宁当时受了伤,这么做也即使犯了忌讳也是事。

让王宁醒过来的原因是这个官员不是御史台的官员!而是礼部的官员。

而这名礼部官员的弹劾仿佛一个信号,不断有六部官员出列弹劾征讨吐谷浑的各军总管和大将军。

王宁这下彻底清醒过来,在心里默默的统计,发现这其中以侯君集被弹劾的最多,李靖次之,而自己竟然被排在第三!

自被封爵后,王宁还是第一次被那么多券劾,难免有些紧张。

要是被刻意针对也不太像,毕竟在李世民的眼皮底下,应该没有谁能影响六部的官员,也不敢。

在王宁想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功劳太大,让这些人坐不住了。

大殿中大半部分官员都年纪不,王宁本就显眼,要是再让王宁的爵位往上升一升,站的位置还要往前排排。

对于一辈子混迹官场的他们来,心里无疑是极为不平的。

当朝弹劾已经这么多人,王宁都不敢想象送往中书和李世民御案上的弹劾奏章有多少。

偏偏李世民高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让王宁渐渐回过味来。

看看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数量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如今大唐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几乎都领兵在外。

而等这些大将军归来,带来的将是开疆扩土、灭国扬威的功劳,除了李靖、李道宗等各道行军总管和程咬金等人要封赏,还有像李宗这样的军中将领同样要封赏。

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怕是这次封赏下来,军方的不少将领要升官加爵不,新封的爵位都要多出来不少。

而在后方绞尽心思保障大军后勤的文官最多升官,加爵基本上不可能,这样相比之下,军方在朝堂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加,相应的,文官集团的话语权就无形了减少了许多。

更别如今大唐的军方大佬中,还有不少文武双全的,李靖不,李积、李道宗、李孝恭等人都是允文允武的,像次一等的程咬金、段志玄等人做个兵部尚书也勉强能胜任。

但你能让段伦、王珪等文臣大佬去任大将军吗?显然不能。

而偏偏,谁都知道,治理大唐靠的还是文官。

如今的大唐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要是军方在朝堂上话语权太多,势必会对大唐的朝政产生不利的影响。

文官集团不管是出于私心也好,公心也罢,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连李世民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朝堂上的文武阵营向来不是东方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但李世民肯定不会让一方被彻底压倒,大多是时候还会偏向文官。

意识到这点后,王宁又老神在在的靠在柱子上睡觉,这些谋算只有朝堂上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佬才有资格参与。

而李世民更是高坐于云端之上看着这些大佬斗来斗去。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大佬抱着笏板站在大殿前方犹如雕塑,刘弘基、秦琼、李积这等军方大佬自然不会轻易下场,光明正大的抱着笏板打瞌睡。

双方都知道,现在的弹劾不过是开胃菜,等大军得胜还朝之后,真正的较量才会开始。

虽然声势比昨大了几倍,但仍然没掀起什么风浪,李世民最后只是了一句再议就散了朝会。

王宁跟着秦琼出了大殿,笑着道:

“秦伯伯,您的气色不错啊”

“孙道长可是因为老夫的身体费劲了心思,要是气色不好岂不是让孙道长一番苦心白费!”秦琼笑着道。

“侄就嘛,孙师叔肯定会治好您的,昨日侄去颜府,老师可是了,有您这么一尊战神在书院镇的,那些孩子可是一个比一个老实!”王宁笑着道。

“哈哈,治好不敢想,孙道长老夫这些年征战已经伤了根本,要是能好好调养,估计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的,老夫知足了!

在书院看着那些孩子一成材也是幸事,先给你子好,老夫身上这个教导主任可不能给别人!”秦琼哈哈大笑。

“那侄可就当真了啊!”王宁道。

“大丈夫一言九鼎,自然当真!”秦琼笑着道。

“对了,秦伯伯您今日怎么会来参加朝会?”两人着话往外走,王宁疑惑的问道。

“陛下昨日派人去家里通知的”秦琼轻声道,见王宁还想话,就伸手拍拍王宁的肩膀,笑着道:

“晚上来家里吃饭,你婶婶念叨几次了,是老夫这身体多亏伱和孙道长,要好好谢谢你!”

王宁点点头。

然后就听到后方传来一声大喝:

“兀那子,给老夫站住!”

王宁吓了一跳,转头看去,就见刘弘基大步朝着自己走来。

“侄见过刘伯伯!”王宁连忙拱手见礼。

“呵呵,老夫听陛下你这子都回来半旬了,可就是不见你子到府上去,怎么?嫌老夫家里没有好酒好菜?”刘弘基阴阳怪气的道。

“额,侄知错,改日一定去您家里混饭吃去!”王宁苦笑着道。

“和一个辈计较什么,王宁从回来就一直呆在三原,前两日才到的长安,刚才老夫才让他去家里吃饭,你要是没其他事也一起来,刚好老夫戒了酒,让他陪你喝!”秦琼没好气的道。

“如此甚好,宁,你让人去程老匹夫家里拿些好酒带着去啊,秦二哥不喝酒了,家里酒都不备着,老夫每次去都要自己带酒!”刘弘基也不恼,拍着王宁的肩膀道。

“您放心,侄亲自去拿!”王宁笑着道。

回到家吃完饭又已经过了午时,王宁让人去程家搬酒,自己搬了躺椅在院子里晒太阳,初春时节气开始慢慢回暖,太阳晒在身上不出来的舒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