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家H市(一)

七七级本科生分配很抢手。许多年后,这些堪称精英的人才都在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甚至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上担当重任。一个国家的一届学生群体如此出类拔萃,为人称道,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个中原因很值得后代史学家、人才学家去研究。

徐秋萍在K大学学业成绩优秀,特别是参与K研究院G所实习很得实习导师赏识,K大学和K研究院同属国家科学院在A省H市的教育科研单位,于是,直接就被研究院通过省里联系分配过来了。

庄富生呢,同样学业优秀,各项表现出色。S师院是所老牌师范院校,但多年没有培养出这么好的毕业生了。今年向上面要了指标,希望在这届学生中选几个留校任教。按照学业成绩综合排名,庄富生在入选之列。

按正规分配途径,一个到研究所,一个留校任教,当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未来两地分居却成问题。如果这时候能分到同一城市工作,在一起生活,自然更好。毕竟,他们的年纪都老大不小的了,孩子眼见着要上学,一次到位安排好,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H市是A省的省会城市,K研究院是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机构,比之庄富生要留的Y市S师院都有一定的优势。于是,庄富生先到H市看看,争取一下。

真是无巧不成书。当K研究院人事教育处的接待人员为徐秋萍办完手续,戴着老花镜的凌希才处长就站起身,摘下眼镜,笑眯眯地跟他们聊起来:“你俩一起来报到,是不是同样今年毕业,都落实单位啦?”

“谢谢领导关心!”秋萍听问,立即笑着回答,“是的呢,我们七七年恢复高考同时考上,现在都有分配单位了。可不在一个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