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关于农肆的不同看法

堂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堂上之人纷纷侧目,熟铁贸易已被禁止,只有官方渠道,才可货售。

天下几处以铁发家之人,都已归了秦吏管制。

若刘邦仍在秘密获此物,便已经触碰了律令。

“季为何做如此反应,本县只是提了一句,并非污你儿商队货此禁物。”

淳于越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看着反应激烈的刘邦,目光中带着得逞的笑意。

众人皆知此人商队自称贸易农产,便真以为此人便是因此而富。

只不过观刘邦反应,似乎已经坐实此人商队之中必有秘密。

刘邦却一脸郑重,“县令此言太过惊天,任谁也是如此。

堂间皆是咱沛县父老,污我儿此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刘季教子无方!”

堂中一阵唏嘘之声,就您这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样子,幸亏那刘肥不是你教的。

“本县只是提醒一句,也是告知诸位,家中财富万千,也莫要碰触国中禁令!”

说完还不忘耍一耍自己县令的威风。

刘邦冷笑一声,退到堂中,拱手道“县令说教,季心领之,只是今日这酒颇不合胃口,季便告退了!”

说完也不管其应不应,便径自离去。

走到门口,还扭头看了看门额之上,略带嘲弄的笑了笑。

“好好的沛县县邑,如今却成了淳于之国了,可叹,可叹!”

堂中之人并没有听到这话,而是旁边是守卫听闻,之后便报给堂上县令听闻。

淳于越眼睛微眯,脸上杀气隐约闪过。

“这刘季得了富贵,却忘了自己身处何地了!”

堂中众人纷纷附和,对于变了一个人的刘邦多有微词。

果然是钱财壮人胆气,谁也不知道如今的刘邦家中藏金几何,但看此人如此模样,还以为可以倾覆一郡。

淳于越则又换上了笑脸,“方才大家就当是个臭屁,莫要怪罪本县请了个搅局之人!”

众人自然乐得揭过此事,县令今日叫他们来,自然也有其他事情。

“都知县中货物皆被刘季货售,这与之后县中将要建立的农肆有些许冲突。

但他刘季不过一小小亭长,农事商事不能尽数占全。

次来就是要与诸位商议县中农肆,究竟该如何筹建?

大家莫要忘了,沛县之事本县还是说了算的。”

淳于越此言就是要告诉众人,这沛县目前的律令运行可不是大秦的,除了几件禁令,和正常税赋,目前所有的规矩,可都是他淳于越定的。

“自当如此!”

众人听闻此言,便知道这是要分蛋糕了。

农肆之事只在国都内史验证,据国都耳目传闻,目前来看有诸多好处。

要不然本郡的蕲县县令也不会那么激进,成了此事的刀下之鬼。

他们蕲县要顺应秦律做事,沛县则不用。

只要不造成民乱,沛县农肆这事便可为之。

“自然,此事要换个名头,不能叫农肆!”

关于蕲县的民乱,黔首自然有所耳闻,农肆便不可再叫农肆,不然会让人误会。

刘邦沉着脸归来,院中已经欢腾一片。

见刘邦归来,纷纷去请他入席。

“哈哈哈!诸位莫要拉扯了,季自己会行!”

换了个笑脸的刘邦大咧咧坐到上首。

这时家中仆从将热菜与温酒端了上来。

还有蒸好的面饼。

“季兄为何如此就回来,以往县中议事,可都是整日整日的。”

刘季挥了挥手,一口咬了个饼子,“都是县中富人,根本没有吏员,所议不过是禁货物之事,与我刘季无甚相干。

加之那里的酒水颇不和季口味,遂推辞而出!

还是与诸位一伙最是舒坦,没那闹人的规矩束缚!”

说着,举起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他口中说的轻巧,此一回算是县中有人已经盯上了他。

私货熟铁,确实是他发迹缘由,但不是全部。

这种要命的货物,并不是谁人欢迎的,刚开始售卖的还很顺利,近一次的货便没了先前热销。

一来他们的产量太高,完全满足了一路上的需求。

二来这又不是消耗品,很多人私藏起来,也不敢拿出来示人,自然就是一次性的售卖。

三是这段时间不知怎得,忽然严查私货盐铁煤一事,很多路上的朋友都拒绝再提供方便,要想畅通,得付出更多的钱财。

运输成本便高了起来。

刘邦便与吕泽商议,双方一番计较,便决定先终止此事。

吕泽有自己的打算,蕲县一番动乱,让他看到了这庞大国家底层并不是铁板一块。

底层的黔首依然是那些富户附庸,煽动几句,就能奋起反抗。

也是那些人没能装备铁刀铁盾,这才被人一锅端了。

同时也看到大秦士卒之强。

一些跃跃欲试的念头压了下去。

时机仍未到。

没了熟铁这项,刘邦就打起了农货的心思。

所以才有此次召集这群想要发财的人,来商议扩大商队的事情。

农肆这件事有了前车之鉴,他自然不会去做。

他想的是在各乡各里设收货之人,然后制定标准,最后由商队统一收购。

这样能少了挑选环节,也能让自己定的标准直接触达那些有产出的黔首之中。

这么一来能多跑两趟,利润便能上来。

如此即使没有熟铁一项,他也能招揽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

同时拢黔首之心,跟县中富户对抗。

这时席间便有人忍不住开口了。

“这些县中富户那管我等死活,要不是季兄平日接济,我等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如今季兄有大事要做,兄弟们自当效力,莫说只是组建商队,就是……”

刘邦笑着止住了此人的言语,“兄弟心意,季已知晓,今日只谈发财之事,其余莫论!”

刘邦还在心中补了一句,日后再论。

“今日我所言农肆,并非日报上的农肆,而是乡间代收之人。

此人不同游商货郎,而是要在本乡本里,宣扬刘氏农商的标准!”

“季兄,何为标准!”

刘邦笑了,一只脚踩到了桌子上,“这你们就不懂了吧!知道国都商贸区物品有几等?”

众人都摇了摇头。

刘邦伸出了一只手。

“五等,足足五等啊!我们所收物品,到了那里被大商贾低价收购,他们会令人分等!你们可知这最低等和最上等的货物差了几倍吗?”

众人又是摇头。

刘邦便又伸出了一只手。

席间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以,咱们若是合伙,不说只做上等的生意,这样也不能造福乡里。但也不能什么货物都收,跑这一趟可不容易,低等的货物白费了兄弟力气!”

众人一阵哄笑。

刘邦得意,真以为自己这商队是凭借私货起来的。

要不是自己交际广泛,将那些大商贾的门路都打开了,怎能有今日气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