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函谷关破,帝国的丧钟

赵高指着一头鹿愣说是千里马,给胡亥搞懵了。

胡亥专门跑下来左看右看,揉了揉眼,这明明是一只鹿,赵高怎么说是马呢?

大笑道:“丞相弄错了,这是一只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没有理会胡亥的话,一本正经的厉声问左右的大臣们:“你们说说,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原本还在大笑,以为赵高今天逗天子笑呢。

听见赵高的语气不善,才知道赵高是认真的。

大臣们有的惧怕赵高的权势,不敢做声。

有的反应很快,立刻附和奉承道:“丞相说得对,这肯定是马,前些年我还养过这样的马呢!”

也有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直言不讳道:“陛下,这就是鹿,不是马!”

朝堂之上一时间争论不下,最后愣是辩成了鹿。

这下胡亥彻底被弄懵了,怀疑自己脑子出了问题,连忙回了行宫休息。

胡亥走后,李斯目光扫过群臣露出了冷冷的笑意。

区区一只鹿,他就将朝堂之上,依然不服他的人找了出来。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李斯都无法逃过赵高的手段,更别说现在的赵高更是帝国丞相,只手遮天了。

短短几天,那些在朝堂上认马的大臣,或强加上种种罪名,或赶出朝廷,或被杀害。

被赵高清除得一干二净。

一招指鹿为马,赵高彻底把持朝政。

为了防止胡亥反应过来,赵高不断地忽悠胡亥深居简出,最后甚至搬离了咸阳宫,去上林苑斋戒。

从此所有送达皇帝的书信,都要经过赵高的检查才能到胡亥手中。

凡是不好的事情,全部被赵高扣下。

每天上报的事情机会都是国泰民安,歌舞升平,胡亥乐得清闲。

赵高争权夺利是把好手,当丞相根本不是那块料。

他更不可能像李斯一样尽心尽力。

除了铲除异己,赵高对其他一概不感兴趣。

甚至连无数封陈胜吴广造反求援的八百里加急都统统扣下。

赵高的解决方式不是派军队去镇压,而是解决送信的信使,统统下狱,罪名是欺君。

他害怕胡亥知道,根本不想这消息传入咸阳城内。

还有,他不敢授予任何人军权,因为他谁都信不过。

至于他自己亲自前去镇压,那就更不可能了。

于是,天下民乱四起。

告急文书一封接着一封送往咸阳,结果全都如石沉大海。

这让帝国各地的官员都懵了。

没援兵,给个信指示该怎么处理也行啊。

结果就是所有官员都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就算附近有军队,没有朝廷的调令也无人敢动,只能看着一座座城池沦陷。

区区九百戍卒起义,最后愣是席卷全国,发展成十万之众。

更是一路打下了号称天下第一关,挡住了庞涓、赵武灵王、孟尝君、廉颇、赵奢、信陵君、庞暖等历代名将的函谷关。

六国当初联手做梦都像攻下的千古雄关,轻松被破。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函谷关上根本没有重兵把守,形同虚设。

等到几十万大军冲进函谷关,一路杀至咸阳城外数十里的戏地,秦二世胡亥才突地惊醒过来。

一屁股跌倒在龙座之下,慌道:“奈何?”

群臣无语,不能乱说话,说错了可是要杀头的,安全第一。

这个时候,胡亥终于觉察到不对劲了。

赵高不是说天下太平,只是群盗鼠窃狗偷作祟吗?

天幕下。

所有人都看无语了。

横扫六国的大秦,秦始皇死的时候还有百万大军,精兵良将无数。

结果仅仅过去三年。

一群散兵游勇就能一路长驱直入杀到咸阳城下,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嬴政看得差点吐血。

不是大秦虎狼之师不在,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机会。

他想过大秦最惨烈的死法,唯独没想到过这种。

更是没想到,他死后仅仅两三年,帝国就走到了末路。

嬴政痛心疾首。

而这个时候,天幕上却有一名将领站了出来。

在这个秦国将帅几乎被杀光的情况下,天幕上居然给这名将领单独标注了名字。

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能在天幕上留名的,一定是能够改变历史的人物。

“章邯?”

嬴政看着这个名字愣了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