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侵扰

新阳城别的经验没有, 最擅长的要数建房子和安置居民。

井老太一行人, 随着有序的队伍,被安置进了一间亮堂堂的小木楼, 木楼里进了三十多个人,也不嫌拥挤。

窗外打进来一道道米黄色的日光, 对流的风吹腾起清新的木头香气, 木香之中, 一身的颓败之气也仿佛被吹散了, 整个人变得和外面茂密生长的树木一样生机勃勃。

他们不曾想到流离失所的自己还能住进这样清幽的房子。

屋子里也没得讲究,男女老少混住在一起。

经历过那么多事情, 这些人在一起也不吵嚷。

“你们就暂时这样住着,等些天,房子新建好了,你们就可以一家一户搬出去。”

“别担心,我们将军手底下的兵最擅长建房子, 这么一栋木楼,几个人一两天就建成了。”

“将军说了, 来到新阳城, 我们都是一家人。”一个和善的六十岁老婆婆跟在一旁和流民们介绍新阳城的情况。

这位老婆婆姓蒋, 不久前搬来新阳城。

井老太感谢道:“谢谢你啊。”

蒋婆婆笑着咧开了嘴, 露出缺了好几颗牙的牙齿:“不用谢我, 不用谢我, 该感谢的是将军。”

井老太点头:“感谢段将军。”

井老太们在屋子里坐下休息不久, 就有人拎着一袋袋番薯干来给流民们发放, 除了番薯干,还有新蒸好的番薯。

流民的眼睛直溜溜的盯着士兵手中的番薯干,一个人分得了好大一把,有人接到手里,尝了一口,甜的,宝贝一样的护在怀中,再也舍不得咬第二口。

他们以为这是段将军发给他们的口粮,他们饿怕了,现在有了吃的,也要藏着捏着一点,舍不得吃。

蒋婆婆见他们这样,忙劝道:“你们吃啊,随便吃,甜甜嘴儿,将军说了,来到新阳城,就绝不会叫你们饿着。”

一个小男孩轻轻地在番薯干上咬了一口,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以后还有吗?”

“这叫番薯干。在新阳城,这东西多着呢,吃都吃不完。”

“吃都吃不完?”

“是啊,放心吃吧,在新阳城,只要劳动,就绝对不会饿着。”

正巧这时外面有人抬着大锅过来,“来喝汤了!喝汤了!”

这汤是食堂里惯常熬着的筒子骨汤,熬的香浓无比,将军手底下的将士们最喜欢这种骨头汤配粉条,再就着葱花和辣子当做早饭来吃。

飘着肉沫的骨头汤深受大伙喜爱,于是新阳城的食堂里一整天都熬着骨头汤,随时可以喝一碗。

流民们吃完番薯干后,再喝上一碗飘着肉沫的咸香骨头汤,别提多满足欢愉,能吃上一口肉,他们简直要感动的热泪盈眶。

“奶奶,衣服拿来了。”八岁大的蒋江把旧衣服拿给蒋婆婆。

蒋婆婆把衣服给井老太:“我们身形差不多,这是我的衣服,你将就地穿着吧。”

井老太拿着衣服,觉得熨帖暖心无比,他们这群流民一路颠沛流离,受尽旁人的冷言冷语,如今到了新阳城,就好似从寒冬过度到暖春,照着阳春三月的日光,他们的心也暖洋洋的。

他们能感受到新阳城的人对他们没有一丁点的排斥,他们是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

这种真心使得历尽沧桑的他们愈发珍惜和愧疚。

段将军对他们这般好,他们早上还做出那样的事,心间就像被刺扎了一样,无尽的愧疚在心底蔓延。

井老太万分感谢地收下了衣服,她看了看小蒋江,夸奖道:“这是你亲孙子吧,小家伙真机灵。”

继而她又感伤:“要是我的孙子没出事,他和这孩子一样大了。”

蒋婆婆摸着她的手安慰道:“你的感受我懂,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的亲孙子,也早就没了。”

井老太眼中流过诧异,但她不好开口问。

蒋婆婆见状,主动解释道:“要说,真要感谢我们将军心好,当初我的家人病的病死,饿的饿死,就只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流落在阳城街边乞讨为生,小江,也就是那孩子,也是阳城的流浪孤儿,段将军心怜我们,将我们这些可怜人接到新阳城,供我们吃供我们住,还让我和小江结成了一家人,我老婆子这早已死去的心也活了起来。”

“小江他虽然不是我亲孙子,不过他对我来说比亲孙子还要亲!”

“段将军不仅是你的大恩人,也是我的大恩人,”

“现在我在新阳城的食堂里干活,每天好吃好喝着,还有小江在身边,这样的好日子是曾经的我怎么也料想不到的。”蒋婆婆一边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

井老太眼见这位和她有相同遭遇的老太太脸上幸福自在的笑容,也不由得被其感染,对未来在新阳城的日子充满期待。

“将军和将军夫人都是大好人啊!谁要是敢说他们一句坏话,我老婆子第一个就不答应。”

马车开到新阳城时,萧玉和已经醒了过来,精神奕奕地坐在车塌上,段枢白一直留意着他的车,掀开车帘,探头进去让他下车。

“玉和,到了,自己下车吧。”

刚回到新阳城,急待他处理的事情很多,段枢白忙来忙去应付人,和萧玉和说话的时候语气随意了些,连看都没看他。

萧玉和脑中晕船带来的眩晕已经褪去,此时见段枢白眼睛都不往他身上瞥一眼,心生不满,死活不愿意下车。

“还晕着吗?不愿意走?”

萧玉和摇摇头。

段枢白无奈了:“难道要我抱你下去?”

萧玉和还是摇摇头。

“那你想怎么样?”

萧玉和提要求道:“我要你背我回去。”

段枢白在原地叉腰愣了一下。

行行行,不愿意走,也不愿意抱,愣是要他背回去。

这莫非是在告诫他下次晕船的时候,不要不声不响拦腰抱他下去,人家小少爷,要用背的。

“你上来吧。”段枢白在车辕边半蹲下,让娇娇公子爬上他的背。

萧玉和眉开眼笑地攀上了他的肩膀,拍拍他的脸,示意他“驾”地启程。

段枢白抽着嘴角:“你这是要把我当马骑吗?”

萧玉和稳稳当当抱着他的脖子,笑嘻嘻道:“你之前不是说过要教我骑马吗?现在就预先演练一下。”

段枢白无语地闭了闭眼睛,然后睁开眼睛无奈道:“小少爷坐稳了,我这匹千里马带着你回家。”

“就你还千里马,快点走啦,带我回去。”萧玉和双腿在他腰间一夹,催促他快点出发。

段枢白苦哈哈地背着人回去,秋然跟在他们身后偷笑着看他们夫夫搞事情。

对于段枢白来说,萧玉和的重量几乎可以说是羽毛一样轻飘飘,但是背着这个甜蜜的负担,他莫名其妙有一种猪八戒背媳妇的神奇感觉。

他背着萧玉和一路上二楼,去到他俩的房间,在案边的软塌前停下,段枢白请小少爷下车,“去榻上歇息一会儿吧。”

萧玉和抱着他的脖子,不愿意下去,“我不下去,我身上脏死了,我要先泡澡。”

段枢白额头上冒黑线:“那你怎么不早说?”

“我以为你知道。”

“……”

“你背我下楼。”

“……”

萧玉和揪他的耳朵,“怎么,多背我一下还不愿意?”

“没有,别说背一下,就是背一辈子都愿意。”

萧玉和抱着他脖子笑:“这还差不多。”

段枢白把人又背去一楼的浴室,萧玉和终于愿意下来了,坐在小方凳上仰望着他。

“让秋然进来伺候你沐浴吧。”

萧玉和拉他的袖子,“不要,我要你陪我洗。”

萧玉和说完后垂着眼眸,耳尖面颊烧起火来,他这句话说出口,简直就是明晃晃的邀请。

去宣州的前一段时间,他们几乎过着夜夜“笙歌”的日子,而今有好几天没那啥了,加上又是从宣州回来,今天过得担心又漫长,萧玉和……想他了。

段枢白有些为难,极为不解风情地说道:“玉和,等会儿我和长乐还有事情要谈。”

萧玉和气的在他后腿狠踢了一脚。

他猛地想起段枢白之前说过的话:以后我一点天天把克制两个字刻在脑门上……

萧玉和愤愤地想道:最好一辈子克制下去。

段枢白在他脸上歉然地亲了一口,随后转身出了门,萧玉和摸着脸上的口水,勾起嘴角,露出了嫌弃的笑容。

段枢白出门去议事大堂,负责安抚流民的人先汇报说:“将军带回的流民全都安置完毕,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流民们对安排都很满意。”

段枢白点头,问一旁的张长乐:“你不是说我走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吗?什么事?”

张长乐一招手,让士兵把人带上来。

三个人走进了大堂,一个是穿短裳的老人家,另外两个,是一对模样枯瘦的夫妻。

妻子正淌着泪,眼睛哭得红肿不堪。

他们一见到段枢白,就在他身前跪下。

段枢白疑惑:“他们是谁?”

“我是上西村的村长。”

“我们是上西村的村民,将军你要替我们做主啊,救救我的女儿。”

“要为我们做主啊!”

那妻子哭天抢地,几乎要掀开屋顶,段枢白听了半天都没听到正题上,“停停停,到底出什么事了?”

张长乐在一旁解释道:“将军,阳城东南方向几座山的盗匪袭击了上西村,打伤了好几个村民,不但抢了他们家里的粮食,还掳走了几个人家的女儿。”

“将军,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女儿,那杀千刀的盗匪,他们不得好死。”

“将军,他们抢了我们的粮食,我们可要怎么活啊!”

“幸幸苦苦种的粮食就这么被抢了,我这一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张长乐:“秋天野兽肥,我们天天上山打猎,同样的,村民秋收粮食肥沃,那群匪盗也把村民当圈养的野兽打了。”

“一到秋天,就极尽骚扰作乱。”

“除了上西村,下棠村、明渠村也受到了侵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