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他说话就那么让人想睡觉吗。江醒自认不可能,所以只会是闻青轻的问题。

太子殿下因为自己的训示没有被人听见而感到深深的不高兴。

他眼睑低垂,惩罚性地、有点好奇地捏捏小姑娘软乎乎的脸颊。

手感很好,像捏一块刚蒸好的糯米团。

难怪明仙喜欢捏她。

江醒思绪散漫,不自觉又捏了一下,然后他就看见,刚刚被他轻轻捏了一下的白净皮肤,盖上一小块浅浅的红色。闻青轻喉中含混地发出几个不清晰的音节。

……真娇气。

江醒抽回手,指尖微微摩梭袖角,他扶住闻青轻,像展开一卷竹简一样把她弄躺下,做完一切又有些恍惚。

这是他的床啊,闻青轻睡这儿他睡哪儿,宋书到底是怎么安置她的。

江醒微微皱了皱眉,想叫宋书进来把闻青轻弄出去。

他站起来,还没开口,闻青轻半睡半醒地拉住少年一根手指,她不知道是醒了还是没醒,眼神懵懵的,含着清亮的水光,“不要走,我害怕。”

烛火跳跃,碎光在室内漫延,江醒垂眼,望着闻青轻抓住他的那只手,开口道:“有什么好怕的。”

不就是看见人自杀吗。

他又坐下,捏捏闻青轻的脸,说:“没出息。”

闻青轻又模糊地发出几个音调,蹭蹭江醒的衣裳,她终于安心,沉沉睡去。

江醒靠着床头,半梦半醒睡了半夜,月亮偏东时,江醒感受到冷,醒了一次,闻青轻睡梦间松开他的手。

江醒拢拢衣裳起身,一面觉得自己简直发病,一面给闻青轻掖了掖被角,他做完这些,挑灭烛火,在黑暗中摸索着推门出去。

院中月色朗照,竹影深深,如积水空明,江醒站在廊下,扶着柱子咳了一会儿。

细碎的咳嗽声落在冰冷的寒风里。

宋书起夜看见他,大惊:“殿下怎么看着这么憔悴,殿下没睡吗。”

江醒懒懒扫他:“托你的福啊,宋书。”

宋书惶恐极了。

江醒走到书房门口,见宋书还杵在那儿,不满道:“备水,我要沐浴,我要睡觉。”

宋书连忙去做,如是忙碌一番,夜已很深了,宋书侍奉江醒就寝,江醒撑着最后一点清醒的意识,说:“你去煮一锅姜汤,等闻青轻醒了喂她喝。”

也不知道治惊惧要喝什么,算了困了不管了,就姜汤吧。省的她再因为一点小事害怕,没有出息。

前山。

崔町留在客院给章家写信,一封信写到半夜,明月偏斜,月色清冷,他捏捏额角,忽然想起闻青轻还在后山,搁下笔匆匆出门。

到后山时,仆役告诉他,闻姑娘已经睡着了,太子殿下也歇息了,他便没有进去,又回到前山,继续写信。

——

次日,闻青轻醒来时,天色已然大亮。温凉的日光从窗子里漫进来。

她睁开眼睛,下意识掀开被子找小猫,被子里只有一个她。

闻青轻走了会儿神,清醒些,才想起这是太子殿下的屋子。记忆回笼,闻青轻又记起,昨晚自己拉着殿下的手不让他去睡觉,殿下还说她没出息。

他会把她丢掉的吧。

闻青轻叹了口气,深觉人生无望,但是遇到苦难就应当睡一觉,闻青轻把自己埋在被子里舒适地闭上眼睛,丢就丢吧,师父会把她捡回家的。

太子殿下的被褥温暖柔软,上面熏着好闻的果木香,闻青轻又睡了一会儿,迷迷糊糊间,听到宋书在喊她,说崔院长在等她。

冬日寒冷,闻青轻不舍地从被子里钻出来,有女使侍奉她梳洗,宋书又为她披上一件霜蓝的裘衣,又喂她喝了点驱寒的姜汤,之后才牵她出去。

闻青轻一直担心太子殿下会不会来找她问罪,但自从宋书把她带出来,到把她还给师父,她一直没有见到江醒。

闻青轻牵着崔町的手,仰脸看宋书:“殿下呢。”

“殿下自上次下山,身子就一直不好,昨晚吹过冷风便又病了,姑娘娇贵,怕过病气给姑娘,便不出来相送了。”

宋书做事周全,说着又奉上几粒安神丸,顺便把昨夜江醒吩咐的姜汤装到竹筒里,竹筒还是温热的,便给闻青轻抱着取暖:“姑娘昨日受了惊吓,吃些安神丸吧,这些姜汤留着驱寒也好。”

崔町叹了口气:“昨日贸然打扰,令殿下挂心,实在惭愧。”

“崔君哪里话,殿下从来一个人,幸有闻姑娘关心,才不至于过于孤单,”宋书生怕崔町真得惭愧,以后不让闻青轻过来,连忙说,“姑娘能来,我们巴不得的。”

闻青轻抱住竹筒,低着眼帘,抿了抿嘴,问:“殿下病得重不重。”

宋书想了想,说:“殿下常常生病的,这次的病况也跟以前差不多,说不上多好,却也没有更差,姑娘不必担心,倒是你该回去好好休息。”

她已经休息得很好啦。

闻青轻跟宋书告别,随师父一起回前山,一路上都不是很开心,轻轻拽住崔町的袖角,小声说:“殿下是因为我才生病的。”

崔町问:“如何这样说。”

闻青轻揉揉眼睛,忏悔自己的罪过:“我昨夜拉住他,让他在窗户边上吹了很久的风,他想关窗我说很闷,然后他就不关了。”

崔町静默片刻:“我昨日让你来这儿,只是觉得宋书和你关系好,多少会看顾你,没想到你与太子殿下当真如此亲近。”

闻青轻迷茫地眨了眨眼睛:“亲、亲近吗。”

“至少他待你很亲近。”崔町摸摸她的头发。

有吗。

可是他真得会把她丢掉啊。她都害他生病了。

他只是因为生病才来不及丢掉她。

闻青轻觉得这件事有待商榷,但江醒确实因为自己生病了。

她回去之后,立刻去找蒋老,向他问江醒的病况,又缠着他开了没用的草药,有的会让药变甜,有的甚至本身就能当糖吃。

太子殿下是不可能让他开这些的,但闻青轻来讨就非常合理。蒋老只当她是拿来自己吃的,说了句多吃蛀牙,就随她去了。

闻青轻抱着一堆草药开开心心跑走。

蒋老的住处在青要山山脚,想回去还得上山,闻青轻赶得急,直接走的大路。

今日天气晴好,山上的雾散了,天空是明净的湖面一样的青蓝色,时有两片白云飘过。

闻青轻走在山路最右侧,远远的,听见马蹄踩在地上的闷闷的声音。

“小孩儿,听说山上有一间书院,是从这儿上去吗?”清脆明朗的声音落在山路上。

闻青轻抬头看,怔怔眨了眨眼睛。

绚烂日光下,将军跨坐马上,微微偏头看她,长发高高竖起,纯黑的甲胄在阳光下反射出清凌凌的光晕。

这人眉眼清隽,眸如点漆,没有什么嫩滑白净的好皮肤,面皮白里透红,脸颊处还有几处皴裂,但笑起来舒眉展眼,灿然生光,很让人开心。

闻青轻一时有些晃神。她曾经拿着话本,也幻想过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现在,站在她面前的就是一位很符合她志向的将军姐姐。

闻青轻久久地失去声音。

“你这小孩儿,怎么不说话。”许春惊有些无奈。

闻青轻耳尖有点红,不好意思地捂住耳朵,坚定地点点头,声音温温软软的:“是从这里上去。”

她要回去跟师父说她遇到了什么!

闻青轻这样想着,得到答案的将军却没有走,她注意到闻青轻怀里的草药,问:“你生病了?”

“你也上山吗,我捎你一程吧。”许春惊翻身下马。

闻青轻眼睛晶亮,仰脸看她:“可以吗。”

许春惊被她看得心里软软的,捏捏她的脸:“当然可以呀,你这样可爱,做什么都可以。”

闻青轻又揉揉耳尖:“谢谢将军姐姐。”

许春惊笑了一下。

等闻青轻被许春惊拢到怀里,她才从这个美梦一样的遭遇里清醒。良驹在山路上飞快奔跑,寒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周围的花草树木迅速倒退。

闻青轻的小脸被冻得白白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雀跃,她听见自己轻轻细细的呼吸,听见自己怀里草药晃荡发出的细微的声响,听见林地里树枝折断的声音。

原来这就是自由驰骋于天地间的感觉。

她喜欢这种感觉。

许春惊看着怀里的小姑娘,觉得好笑,低头问:“你怎么这么开心。”

闻青轻迎着风扬起声音:“我就是很开心呀!”

没有意义的回答,但许春惊还是被感染得笑了起来。

很快看见书院的建筑。

崔町一身松青长衣站在山门下,乌发用一根玉笄挽起,明月风清,矝雅斯文。

“吁——”

许春惊一拉缰绳。

马儿前蹄扬起,黄尘阵阵。

“音平兄,别来无恙否。”许春惊看向崔町。

天地清旷,朝晖洒落。

“将军,别来无恙,”崔町舒展眉眼,向她行了一礼,“君远道而来,请入书院喝杯茶吧。”

“自然要向你讨茶喝的,你可逃不开。”

许春惊翻身下马,把闻青轻抱下来,安稳放在地上,问:“你要来的是这儿不是,不是我再送你。”

崔町看见闻青轻,微微一怔:“你如何在此。”

许春惊听他这样问,神色也顿了顿,问:“这是你女儿?”

“是我的学生。”崔町温声道。

他招手让闻青轻过去。

闻青轻偷跑出来,不大敢看他,挪到师父身边,拉住他袖上小小一截布料,小声解释:“我给殿下买点药,是将军姐姐送我回来的!”

“不是不许你一个人出来。”崔町语气略有些淡。

“只到山脚有什么,百姓之间多的是满大街乱窜的孩子,”许春惊不以为意,随口说,“也就你们这样的士族贵人,出个门还要带一堆人侍奉,耽误事不说,还很不自在。”

“如今将军才是贵人。”崔町道。

“我是不是贵人,都不影响你是。”许春惊哼了一声,将缰绳递给书院仆役,和二人一道走入山门。

许春惊一路走来,见院中书舍整洁,书生来往交谈,颇有些感慨,道:“你真为黔首开了一家书院,我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在你面前许诺总要做到的。”崔町语气温和。

——

闻青轻在竹林处就和他们分开,抱着一堆草药独自跑去找江醒。

“谁让你来的。”也不怕过了病气。

江醒坐在廊下,微微抬眼,他一身素白衣裳,绸缎委地,乌黑长发松散垂下,整个人看起来脆弱又清冷,比平日里更难以接近。

闻青轻站在门口,睁着湿漉漉的眼睛望他:“殿下要把我丢掉吗。”

他说是她就跑。

闻青轻已经打定了主意。

江醒抿了一口药,有些不解地看她。

她到底在问什么。

“你既来了,杵在门口吃风吗,”江醒真得不能理解她,“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