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荒谷设伏二

第四十三章 荒谷设伏(二 )

“此话当真?”莽古尔泰听了亲卫的话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那亲卫一见莽古尔泰不信自己,不由急了,要知这些跟随莽古尔泰十几年的老亲卫,那个没受过莽古尔泰的大恩,为了莽古尔泰的安危,那亲卫毅然道:“大人,让小人在前面为大人探路。”说完拍成越过莽古尔泰,冲在最前面。

等莽古尔泰反应过来,那亲卫已冲出五六米远,只听那亲卫远远道:“大人千万小心。”

莽古尔泰眼见制止也来不及了,只好打马跟上,只希望是这亲卫多虑了,不过他心中又希望这亲卫所言属实,要知道在这狭窄的山谷中,敌军若真有火炮,那自己等人可真是难保性命。

眼见那亲卫冲出十几米也无事,莽古尔泰又担心起敌人的火炮,就在这时,前面不远处突然火光一闪,随之而来的又是那熟悉的爆炸声,探路的亲卫被炸得粉身碎骨,好在莽古尔泰离那亲卫还有不近的距离,只是被溅出的泥土沙石打在身上,仗着身上的盔甲,莽古尔泰才没有受伤,可这次他却也看清楚了,的确如那亲卫所言,爆炸是地上,并非是明军火炮所致。只是可惜了这名忠心的亲卫,竟落得尸骨无存。

没等莽古尔泰开口,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亲卫也看明白了,冲过莽古尔泰,只留下一句:“大人保重!”便继续着刚才那名亲卫的使命,为莽古尔泰等大军开路。

这次冲出的有九骑之多,这些人站成一横列,相距一米左右,齐头并进,没行上几步,便又两名亲卫被爆炸送上了半空,可其余几人竟毫像没有看到,继续打马前行。莽古尔泰身后亲卫见前面折了两人,竟又马上冲上两人,路过莽古尔泰时,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注视了莽古尔泰及同伴一眼,仿佛要把这些与自己共同奋战杀场十余年的同袍、大人牢牢记在心上。看其表情,也不像是要去赴死,却是满脸灿烂的微笑,好像要去赴什么盛宴一般。

莽古尔泰眼见亲卫一个个从自己身边冲过,转瞬间又被这爆炸毙命,只为了给自己及这几百人的大队探出一条血路,莽古尔泰忍不住悲忿的泪水,率军纵横沙场十几年,重未如此窝囊过,每次战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何时竟需要手下以性命为自己开路。

可他也知道此时不是激动的时侯,这吴三桂不知从那里开弄来的这种诡异的武器,不论是谁,只要碰到,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就是自己上去,也只能是白送性命,可他还要为剩下的这些亲卫负责,要带领他们冲出这道山谷,将他们带回到黑山白水之间,让他们与亲人团聚。

亲卫们前赴后继,莽古尔泰只能带着剩下的亲卫寻着前面亲卫用生命、鲜血开出来的血路,踏着往日袍泽的骨肉继续前行。

在离莽古尔泰等人不远处的吴三桂也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也为这些后金士卒的忠心、大义所感动,可这是战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心中这一点点怜悯、同情地也只能压在心底。

山路上这令后金士卒头痛不已的东西不是旁物,正是地雷。地雷最早发源于中国。早在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便曾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纪),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收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至1580年,中国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此可知这地雷是早就存在的,不过这些年来,关外明军对地雷等火器重视不够,竟是从未用过,所以今天莽古尔泰等人见到地雷才会不知所措。

三桂自当日在赵率教面前请令时便已打好主意,要想给后金骑兵以大量杀伤,仅凭火枪是不够的,自己手上的火枪虽说换弹简单,可还不能连发,等后金骑兵真的冲起来,从进入火枪射程到冲到面前不过一两分钟,自己部下仅千人左右,跟本不可能有效阻止他们,所以三桂便想到了地雷。当日出城时,百余旋风狼骑马上所载的两大袋子装的正是地雷。

出了城后,三桂先是率众向大凌河堡进发,可半途中却秘密转向,三桂知道仅凭自己手下这千人要想阻止后金二十万大军前进的步伐何异于螳臂挡车,所以他直奔松山堡附近海岸行去,在海边找到早已等在那里的吴迪,千余士卒坐上了吴迪的海船,经过一天一夜,在后金大军后面登陆,这一路行来,虽说有些士卒难免发生晕船现象,可却为大部分士卒节省了体力,上岸后很快便与后军中的多尔衮取得联系,要求多尔衮提供情报。

多尔衮因近日来得到三桂资助,在后金地位大涨,许多军事会议他也有资格参加,而三桂手中的契约却正是他的软肋,加上身边还有八名三桂派来的“护卫”,对三桂的命令当然不敢怠慢。很快便将后金大军的行军路线、各部将领名称一一告诉了三桂。

如此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三桂才制定了今夜这个黑虎掏心的计划。他从多尔衮那里知道,这莽古尔泰因两次败于己手,对自己已是恨之入骨,只要见到自己,就不怕他不乖乖上当,而且其手下副将又与他不和,想来救援也不会及时。一切果然按照三桂预想的进行,成功将莽古尔泰引到了这山谷中,陷入了自己的陷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